漂浮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891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漂浮曝气装置,其包括曝气装置和浮力装置;曝气装置设置在浮力装置上;其中,曝气装置包括泵体、第一管、第二管以及气液混合装置;气液混合装置包括进气管;泵体与第一管连接,第一管与第二管连通设置,第二管上形成有与第一管连通的接口;第二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管的第二端沿着重力势能方向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并相贯通;进气管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外界相通;进气管的出气口延伸到接口的出水下游位置。当使用者想要变换本装置的位置时,拖动浮力装置移动,从而浮力装置载动曝气装置到达目标地点;本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特点。

Floating a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漂浮曝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漂浮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曝气工艺是指利用曝气设备向水体中通入空气,来达到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的目的;但是在使用时,现有的曝气设备都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水体(例如河流、水库、池塘等)中,当曝气增氧完成后,需要通过拆除然后才能移动到水体的其他位置,耗时费力,这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漂浮曝气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漂浮曝气装置,其包括曝气装置和浮力装置;曝气装置设置在浮力装置上;其中,曝气装置包括泵体、第一管、第二管以及气液混合装置;气液混合装置包括进气管;泵体与第一管连接,第一管与第二管连通设置,第二管上形成有与第一管连通的接口;第二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管的第二端沿着重力势能方向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并相贯通;进气管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外界相通;进气管的出气口延伸到接口的出水下游位置。这样,当使用者想要变换本装置的位置时,拖动浮力装置移动,从而浮力装置载动曝气装置到达目标地点;到达目标地点后泵体将水泵入到第一管内,使水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通过水泵来提高水的流动速度,第一管将水流通过接口导入第二管内,由于第二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管的第二端沿着重力势能方向由高到低依次设置,那么水流在重力作用下朝第二管的第二端流动,并且由于第二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管的第二端相贯通,那么水流在重力作用下朝第二管的第二端流动时,水流柱的形态和速度不会因受到负压的影响而产生干扰;由于进气管的出气口是延伸到第二管内接口的出水下游位置的,从接口流出的水流柱会将进气管上位于接口的出水下游的部分和出气口包裹浸没;而由于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外界相通,随着水流柱在重力作用下朝第二管的第二端流动,流动的水流将空气从进气管的进气口通过出气口虹吸进入水流中,随着空气被吸入到水流中,空气在出气口逐渐堆积,堆积的空气逐渐将水流从出气口上排开,直到虹吸效应消除,空气停止从出气口进入到水流中,然后由于水流的速度大于空气在水中上浮的速度,该堆积的空气随着水流一同流走,即在水流中形成了随之流动的气泡,接着由于堆积的空气被水流带走,没有了空气的阻挡,水流重新将出气口包裹浸没,又产生了虹吸效应,出气口又逐渐堆积产生气泡,这样周而复始,从而在水流中形成一连串的气泡,气泡被裹挟在水流中,以使得多个气泡分布在水流中,从而提高了水流中气泡的数量,增加了水流的溶氧率,最后水流带着气泡从第二管的第二端喷入到水体中,以提高水体中的溶氧率。本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运用在例如:鱼塘曝气增氧、河涌曝气增氧等水体增氧场合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泵体设置在浮力装置的中间部位上,第一管沿着浮力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管的两末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管,第二管的第二端朝浮力装置的底部延伸。这样,通过在第一管的两末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管,更多量的带着气泡的水流从第二管的第二端喷入到水体中,增加了曝气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别位于第一管的两末端的第二管的第二端的喷射方向设置成相对冲。这样,当带着气泡的水流从第二管的第二端喷射出时,由于分别位于第一管的两末端的第二管的第二端的喷射方向设置成相对冲,这两股水流的冲力在汇合后相抵消,并且将位于这两个第二管的第二端之间的底泥限定在固定区域内,防止水体底部的底泥被水流冲走,并通过水流中的气泡持续地为底泥喷射增氧,对底泥中的细菌进行繁殖培养,起到“活化”底泥的作用,由于底泥中的细菌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具有消化作用,从而增加了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管的两末端分别连通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二管,位于第一管一末端的第二管的第二端与位于第一管另一末端的第二管的第二端均设置成一一对应地相对冲喷射。这样,本装置可以对更大范围面积内的底泥进行细菌的繁殖培养;进一步地增强了本装置的“活化”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除杂物装置和隔离箱;除杂物装置包括链带、驱动装置和多个耙齿,其中链带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透水孔,多个耙齿分布在链带上,驱动装置设置成驱动链带循环转动;泵体的入水口设置在隔离箱内,隔离箱开设有开口,链带将开口覆盖遮挡。这样,由于链带将隔离箱的开口覆盖遮挡,水只能通过链带上的透水孔进入到隔离箱内;由于泵体的入水口设置在隔离箱内,当泵体在吸水时,水由隔离箱外通过透水孔进入到隔离箱内,同时水体中杂物、垃圾会会随着水流向链带移动并贴附在链带上;然后驱动装置驱动链带循环转动,链带上的耙齿也随链带一同转动,同时耙齿耙动杂物、垃圾,杂物、垃圾由链带运走,放置杂物、垃圾堆积淤积,从而避免了泵体的入水口被杂物、垃圾遮挡堵塞。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收纳箱;收纳箱设置在链带的传动方向的下游末端,且收纳箱与上游末端对准。这样,通过将用于收集垃圾的收纳箱设置在链带的传动方向的下游末端(是指链带由初始端运转到末尾端的传动方向,下游末端是指末尾端),链带所运载的杂物、垃圾最终会从链带抛卸入收纳箱内,从而使得本装置具有收集垃圾的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浮力装置包括第一浮箱、第二浮箱和锁紧件;其中,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并列排布设置,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紧固,且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泵体沉降设置在间隔空间内。这样,在运输时,可以将锁紧件从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上拆卸下来,使得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可以分开叠放,方便运输;同时通过在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之间设有间隔空间,使得泵体沉降设置在间隔空间内,方便泵体从水体中泵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锚定机构,锚定机构包括锚定杆和伸缩结构;其中,伸缩结构设置在浮力装置上,锚定杆可伸缩地设置在伸缩结构上,锚定杆朝浮力装置的底部方向延伸。这样,当本装置到达预定位置后,驱动锚定杆朝浮力装置的底部方向伸出,由于浮力装置的底部是朝向水体底部的,最终锚定杆插入到水体底部内,从而将本装置固定在该预定位置上,防止水流推动本装置偏离预定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锚定机构还包括旋转结构a13,伸缩结构通过旋转结构a13设置在浮力装置上,以使得伸缩结构能够在浮力装置上转动。这样,当不需要将本装置固定在预定位置时,可以通过转动旋转结构a13,伸缩结构带动锚定杆一同旋转到与浮力装置平行的位置,使得锚定杆不会高耸在浮力装置上,相当于锚定杆具备折叠收放的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系统、陀螺仪以及伸缩驱动装置;锚定机构包括多个锚定杆和相配套的多个伸缩结构,多个锚定杆和伸缩结构均布在浮力装置的外周;且多个锚定杆均设置成由伸缩驱动装置驱动在伸缩结构进行伸缩;陀螺仪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伸缩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这样,陀螺仪检测浮力装置的水平度,然后陀螺仪将数据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指令伸缩驱动装置来驱动浮力装置的外周上相应位置上的锚定杆伸出或者缩回,将浮力装置调整到水平位置,具有自动调整平衡的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推进驱动装置、动力系统以及定位模块;其中,推进驱动装置和动力系统均设置在浮力装置上,动力系统设置成为推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定位模块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推进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控制系统控制推进驱动装置的启停与推进方向。这样,定位模块将预定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装置和浮力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浮力装置上;其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泵体、第一管、第二管以及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泵体与所述第一管连接,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连通设置,第二管上形成有与第一管连通的接口;所述第二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管的第二端沿着重力势能方向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并相贯通;所述进气管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外界相通;进气管的出气口延伸到所述接口的出水下游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装置和浮力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浮力装置上;其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泵体、第一管、第二管以及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泵体与所述第一管连接,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连通设置,第二管上形成有与第一管连通的接口;所述第二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管的第二端沿着重力势能方向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并相贯通;所述进气管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外界相通;进气管的出气口延伸到所述接口的出水下游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浮力装置的中间部位上;所述第一管的两末端分别连通设置有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朝所述浮力装置的底部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管的两末端的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的喷射方向设置成相对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的两末端分别连通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个所述第二管,位于所述第一管一末端的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与位于所述第一管另一末端的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均设置成一一对应地相对冲喷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杂物装置和隔离箱;所述除杂物装置包括链带、驱动装置和多个耙齿,其中所述链带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透水孔,多个所述耙齿分布在所述链带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驱动所述链带循环转动;所述泵体的入水口设置在所述隔离箱内,隔离箱开设有开口,所述链带将所述开口覆盖遮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设置在所述链带的传动方向的下游末端,且收纳箱与所述上游末端对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装置包括第一浮箱、第二浮箱和锁紧件;其中,所述第一浮箱和所述第二浮箱并列排布设置,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之间通过所述锁紧件连接紧固,且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泵体沉降设置在所述间隔空间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定机构,所述锚定机构包括锚定杆和伸缩结构;其中,所述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浮力装置上,所述锚定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伸缩结构上,所述锚定杆朝所述浮力装置的底部方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机构还包括旋转结构a13,所述伸缩结构通过所述旋转结构a13设置在所述浮力装置上,以使得伸缩结构能够在浮力装置上转动。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浮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爱民刘摇黄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能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