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切割装置及气泡切割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781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溶解或水体曝气、增氧设备领域,具体为气泡切割装置及气泡切割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泡切割装置,包括:导流主体,具有至少一个过流通道;切割丝,至少三条,设置于所述过流通道内,所述切割丝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导流主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至少具有第一出气部,该第一出气部处于所述过流通道的下方且至少部分与所述过流通道垂直重叠,所述第一出气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出气口;延长管,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所述延长管与所述导流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以及采用气泡切割装置的气泡切割系统,其中两个所述导流主体或过流通道可排列组合为汉字或字母或符号或图案或几何形状。合为汉字或字母或符号或图案或几何形状。合为汉字或字母或符号或图案或几何形状。

Bubble cutting device and bubble cut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泡切割装置及气泡切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溶解或水体曝气、增氧设备领域,具体为气泡切割装置及气泡切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气泡切割溶解装置是将气体溶解到液体中的一类装置,其主要机理一般是通过向液体中注入气体,以增加该气体在该液体中的溶解量;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应用分类是增氧曝气机——将空气溶解到水体或其他液体里;此外还有一些生化或化学工程中需要将某些特定气体溶解到特定溶液中的装置等。
[0003]根据传统气液传质双膜理论,在气液界面处存在着气膜和液膜,该双膜层结构是气体溶解到液体过程中阻力最大的部分,在气泡中,气体与气泡壁的液体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双膜结构,因此,只要是形态稳定的气泡,无论是在液面上还是液面下,其内部的气体向周围液体溶解的过程必定是缓慢而微弱的。
[0004]为了对在液体中上浮的稳定气泡的壁膜的双膜结构进行物理破坏,可以对气泡进行切割,以提高气泡溶解于水中的效率。
[0005]在气泡切割、曝气方面;
[0006]市面上其他公司研发生产的传统设备存在的缺点包括至少以下三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主体,具有至少一个过流通道;切割丝,至少三条,设置于所述过流通道内,所述切割丝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导流主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至少具有第一出气部,该第一出气部处于所述过流通道的下方且至少部分与所述过流通道垂直重叠,所述第一出气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出气口;延长管,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所述延长管与所述导流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删除所述延长管,将所述第一出气部设置于所述过流通道竖直方向的中部或上部或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任意其一:(1).删除所述延长管,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过流通道的横截面的中部;(2).保留所述延长管,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过流通道的横截面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出气部,该第二出气部处于所述第一出气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出气部具有第二出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部与所述输气管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罩,该过滤罩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气部,所述过滤罩完全包裹或封闭所述第一出气口。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道的横截面为方形,其中方形的长宽比为3:1以内;至少三条所述切割丝为相等长度,且处于平行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泡切割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摇黄国林柳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能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