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通常都会使用到造氧机和微生物,通过造氧机产生大量的氧气,然后微生物利用氧气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分解。目前造氧机产生的氧气流动速度较慢,从而导致氧气与污水融合速度较慢,大大降低了箱体内微生物的活性,增加了污水的治理时间,对水体的修复速度慢,不利于环境的改善,同时修复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装置的运输,此外装置在水体中放置时,水面风大浪大不利于装置的稳定,影响装置的固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氧气与污水融合速度慢、修复装置体积大和装置不够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底座,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底座(10),且底座(10)的两侧内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装置壳体(1)的右侧固定有控制按钮(23),所述底座(10)靠近限位杆(9)的一侧底端固定有固定桩(11),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端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漂浮气囊(13),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入水管(15),且入水管(1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板(18),所述入水管(15)的顶端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4),所述入水管(15)的顶端与混合室(6)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混合室(6)的内部左侧固定设置有电机(8),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底座(10),且底座(10)的两侧内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装置壳体(1)的右侧固定有控制按钮(23),所述底座(10)靠近限位杆(9)的一侧底端固定有固定桩(11),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端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漂浮气囊(13),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入水管(15),且入水管(1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板(18),所述入水管(15)的顶端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4),所述入水管(15)的顶端与混合室(6)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混合室(6)的内部左侧固定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一端传动轴上焊接有第一皮带轮(28),所述第一皮带轮(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顶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且第一连接杆(5)的正面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活塞(4),所述混合室(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板(3),所述混合室(6)的右侧两端与混合腔室(21)的两端相连通,所述混合腔室(21)的右侧与通气管(24)的左侧相连通,所述通气管(24)的右侧与制氧机(31)的左侧相连通,所述混合腔室(21)的左侧顶端设置有第三转板(22),且第三转板(22)的顶端与微生物放置箱(2)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混合腔室(21)的左侧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塞(20),且第三活塞(20)的左侧铰接有第三连接杆(27),所述第三连接杆(27)的左侧铰接有转杆(30),且转杆(30)的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正,赵俊翼,申琴,赵尹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绿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