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车轮胎修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73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车轮胎修补装置,涉及轮胎修补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轮胎修补机固定轮胎的方式难以进行放置状态调整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板与固定板,固定板表面设置有轮胎夹具,轮胎夹具包括三条上下交错并相交于一点的支撑臂与外壳,外壳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供支撑臂穿过的导向口,外壳背面中心与固定板表面活动连接,外壳内部在一条支撑臂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其中一个驱动齿轮通过齿条同时与其两侧的两条支撑臂连接配合、另一个驱动齿轮通过齿条与剩下的一条支撑臂连接配合,外壳正面设置有用于使两个驱动齿轮相互连接的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其中一个传动齿轮的中心设置有与外部旋转动力配合的接口。

A Tire Repair Device for Small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车轮胎修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修补设备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小车轮胎修补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构件,其状态的好坏影响了汽车行驶的速度、安全性以及驾驶体验,轮胎中的外胎长期与路面摩擦,同时受到路面上杂物的干扰,例如钉子、碎玻璃、金属片等,常常会出现局部破损,进而需要进行修补。传统的修补方式是人工纯手动进行,由于轮胎上的破碎可能不止一处,并且杂修补常常会对轮胎进行全面检查,这就需要人工的调整轮胎的放置形态,例如对其进行翻转观测。而一般轮胎的重量都不小,即使是小汽车的轮胎,通过人工手动搬动翻转也是非常吃力的。而现有的轮胎修补机才有机械夹具对轮胎进行固定,通常是将轮胎放置成竖直状态并固定其底部,但是这样依然难以对轮胎进行状态调整,例如旋转轮胎进行全面的观测检查或着进行不同位置的破碎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轮胎修补机固定轮胎的方式难以进行放置状态调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车轮胎修补装置。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车轮胎修补装置,包括底板与底板上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表面设置有轮胎夹具,轮胎夹具包括三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车轮胎修补装置,包括底板(8)与底板(8)上竖直设置的固定板(1),固定板(1)表面设置有轮胎夹具,其特征在于:轮胎夹具包括三条上下交错并相交于一点的支撑臂(6)以及用于封闭三条支撑臂(6)相交处的外壳(9),外壳(9)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供支撑臂(6)穿过的导向口(13),外壳(9)背面中心与固定板(1)表面以二者可相对旋转的方式活动连接,三条支撑臂(6)两两之间夹角的锐角为60度、钝角为120度,外壳(9)内部在一条支撑臂(6)两侧对应60度夹角处分别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11),其中一个驱动齿轮(11)通过齿条(12)同时与其两侧的两条支撑臂(6)连接配合、另一个驱动齿轮(11)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车轮胎修补装置,包括底板(8)与底板(8)上竖直设置的固定板(1),固定板(1)表面设置有轮胎夹具,其特征在于:轮胎夹具包括三条上下交错并相交于一点的支撑臂(6)以及用于封闭三条支撑臂(6)相交处的外壳(9),外壳(9)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供支撑臂(6)穿过的导向口(13),外壳(9)背面中心与固定板(1)表面以二者可相对旋转的方式活动连接,三条支撑臂(6)两两之间夹角的锐角为60度、钝角为120度,外壳(9)内部在一条支撑臂(6)两侧对应60度夹角处分别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11),其中一个驱动齿轮(11)通过齿条(12)同时与其两侧的两条支撑臂(6)连接配合、另一个驱动齿轮(11)通过齿条(12)与剩下的一条支撑臂(6)连接配合,外壳(9)正面设置有用于使两个驱动齿轮(11)相互连接的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5),其中一个传动齿轮(5)的中心设置有与外部旋转动力配合的接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车轮胎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三条支撑臂(6)中与同一个驱动齿轮(11)连接配合的两条支撑臂(6)上下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车轮胎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9)的外形为圆形,三条支撑臂(6)的交点位于外壳(9)内部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车轮胎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三条支撑臂(6)沿自身轴线向外移动的方向为支撑方向,三个支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三条支撑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高振焱陈璐娜李亚琦高敏琳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麒祥轮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