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磁流变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70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流变隔振器,包括橡胶主簧3、油缸5、励磁线圈10、橡胶底膜8,在油缸5中有一个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的活塞杆1,活塞杆1将油缸5分隔成上下液室,油缸5的上下液室中充满磁流变液体14,活塞杆1的下部缠绕有励磁线圈10,励磁线圈10中通以不同大小电流产生连续可变磁场;活塞杆1底部有间断环形孔11,磁流变液体14通过间断环形孔11在上、下液室间流动,橡胶底膜8由锁紧螺母7锁紧后压合在油缸5底部端面上,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其弹性补偿上、下液室体积变化。本磁流变隔振器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阻尼可调,工作可靠,在电控部分失效的情况下,仍能利用橡胶主簧工作,使发动机隔振系统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隔振系统的磁流变隔振器。也可用于其他机械或结构的隔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使用的隔振器多为被动式橡胶隔振块,高档车则采用被动式液压悬置隔振器。两者均为被动隔振器,阻尼特性保持不变,不能根据发动机振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所需的阻尼力,影响汽车的乘座舒适性。被动式橡胶隔振块主要对非共振与高频区域有较好的隔振效果,对低频共振区域的隔振效果很差;液压悬置隔振器虽然能满足低频共振区域大动力学刚度的要求,明显改善共振区域的隔振效果,但对非共振区域的隔振效果却很差。则会出现明显恶化。为了克服上述被动阻尼隔振器的性能限制,出现了各种主动液压阻尼隔振器包括用电磁阀或步进电机调节阻尼孔大小的主动液压阻尼隔振器。主动液压阻尼隔振器能耗高,控制系统复杂,可靠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安全、可靠,且具有智能可控特性的磁流变隔振器。它通过改变阻尼通道间的磁场大小来改变通道中磁流变液体的剪切屈服应力,实现阻尼力快速、连续调节,从而达到隔绝发动机宽频振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流变隔振器,包括橡胶主簧3、油缸5、励磁线圈10、橡胶底膜8,在油缸5中有一个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的活塞杆1,活塞杆1将油缸5分隔成上下液室,油缸5的上下液室中充满磁流变液体14,活塞杆1的下部缠绕有励磁线圈10,励磁线圈10中通以不同大小电流产生连续可变磁场;活塞杆1底部有间断环形孔11,磁流变液体14通过间断环形孔11在上、下液室间流动,橡胶底膜8由锁紧螺母7锁紧后压合在油缸5底部端面上,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其弹性补偿上、下液室体积变化。改变改变励磁线圈9的磁场大小,可改变阻尼通道中磁流变液体的剪切屈服应力,达到调节阻尼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流变隔振器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可控半主动隔振器,通过外加磁场的变化,可实现隔振器阻尼力在一定范围内的连续、无级可调。它与传统隔振器相比,无流体的冲击与噪声,响应迅速,阻尼连续可调,与主动液压阻尼隔振器相比,能耗低,结构简单。由于磁流变隔振器的这些特点,能适应发动机在车身上各种振动工况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宽频隔振。附图说明图1是磁流变隔振器的结构示意中,1.活塞杆,2.加强块,3.橡胶主簧,4.O型密封圈,5.油缸,6.底座,7.锁紧螺母,8.橡胶底膜,10.励磁线圈9,12.O型密封圈,磁流变液体14。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如下磁流变隔振器包括活塞杆1、橡胶主簧3、油缸5、橡胶底膜8、励磁线圈10、磁流变液14;活塞杆1上部有连接螺纹与发动机相连,下部励磁线圈10缠绕在其上,产生的磁场经活塞杆1、磁流变液、油缸壁构成闭合磁路;活塞杆1底部有周向均布的环形孔11,上、下腔磁流变液体14经环形孔可自由流动;当励磁线圈10产生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流经环形孔的磁流变液体14的粘度发生相应变化,这就实现了一定范围内阻尼力的连续变化。活塞杆1在油缸5中上下运动,活塞杆1台阶9,对活塞杆1上行运动进行限位,锁紧螺母7的顶部13,对活塞杆1下行运动进行限位。O型密封圈4,防止活塞杆1在轴向运动过程中液体泄漏。O型密封圈12可防止活塞杆1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摆,而损伤油缸内壁。橡胶底膜8由锁紧螺母7锁紧后压合在油缸5底部端面上,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其弹性补偿上、下液室体积变化,同时也能防止液体泄漏。在压缩行程中,活塞杆1下行,油缸5中的下腔磁流变液体通过活塞杆1下部周向均布的环形流通孔B(阻尼通道)进入上腔,下腔压力大于上腔压力,使活塞向下运动受到阻力,产生阻尼力,改变磁场强度,可控制环形流通孔11中磁流变液体的粘度,从而控制阻尼力。在复原行程中,活塞杆1上行,油缸5中上腔中的磁流变液体通过活塞杆1下部周向均布的环形流通孔11(阻尼通道)流入下腔,改变磁场强度,同样可控制环形流通孔11中磁流变液体的粘度,控制阻尼力。橡胶底膜8在压力作用下上、下运动,补偿由于活塞杆的进、出所带来的油液体积变化,避免出现补偿不畅或空行程。权利要求1.一种磁流变隔振器,包括橡胶主簧(3)、油缸(5)、励磁线圈(10)、橡胶底膜(8),其特征是在油缸(5)中有一个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的活塞杆(1),活塞杆(1)将油缸(5)分隔成上下液室,油缸(5)的上下液室中充满磁流变液体(14),活塞杆(1)的下部缠绕有励磁线圈(10),励磁线圈(10)中通以不同大小电流产生连续可变磁场;活塞杆(1)底部有间断环形孔(11),磁流变液体(14)通过间断环形孔(11)在上、下液室间流动,橡胶底膜(8)由锁紧螺母(7)锁紧后压合在油缸(5)底部端面上,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其弹性补偿上、下液室体积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隔振器,其特征在于锁紧螺母(7)的顶部(13),对活塞(1)下行运动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活塞杆(1)台阶(9),对活塞(1)上行运动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隔振器,其特征在于上液室密封件有O型圈(4)和避免油缸(5)内壁损伤的O型圈(12)。全文摘要一种磁流变隔振器,包括橡胶主簧3、油缸5、励磁线圈10、橡胶底膜8,在油缸5中有一个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的活塞杆1,活塞杆1将油缸5分隔成上下液室,油缸5的上下液室中充满磁流变液体14,活塞杆1的下部缠绕有励磁线圈10,励磁线圈10中通以不同大小电流产生连续可变磁场;活塞杆1底部有间断环形孔11,磁流变液体14通过间断环形孔11在上、下液室间流动,橡胶底膜8由锁紧螺母7锁紧后压合在油缸5底部端面上,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其弹性补偿上、下液室体积变化。本磁流变隔振器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阻尼可调,工作可靠,在电控部分失效的情况下,仍能利用橡胶主簧工作,使发动机隔振系统安全、可靠。文档编号F16F9/53GK101089418SQ20071007847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郑玲, 李以农, 胡勇 申请人:重庆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流变隔振器,包括橡胶主簧(3)、油缸(5)、励磁线圈(10)、橡胶底膜(8),其特征是:在油缸(5)中有一个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的活塞杆(1),活塞杆(1)将油缸(5)分隔成上下液室,油缸(5)的上下液室中充满磁流变液体(14),活塞杆(1)的下部缠绕有励磁线圈(10),励磁线圈(10)中通以不同大小电流产生连续可变磁场;活塞杆(1)底部有间断环形孔(11),磁流变液体(14)通过间断环形孔(11)在上、下液室间流动,橡胶底膜(8)由锁紧螺母(7)锁紧后压合在油缸(5)底部端面上,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其弹性补偿上、下液室体积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玲李以农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