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736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该散热结构的特点在于,在盛装储能系统的柜体内高于储能系统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柜体的出风通道(6),出风通道(6)顺着储能器件(3)的排布方向延伸,出风通道(6)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向外排风的风机(5),出风通道(6)的侧部开设有一系列沿延伸方向排布的进风窗(61),柜体的底部在储能系统的投影区域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车辆的空调废排通道连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能耗及减小各储能器件间的温差。

A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Vehicle Energy Stor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储能系统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辆的储能系统通常由数量庞大的超级电容、蓄电池模块等储能器件串并联构成,每一模块内部又由多节储能单体串并联构成。在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中,储能器件由于自身内阻会产生一定的热,同时现有储能器件大多对工作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高会降低储能器件的使用寿命,影响其使用性能,严重情况下会触发系统温度保护功能,影响车辆正常使用。储能系统现有的散热方案大多是利用车辆空调废排从柜体两侧进入,配合安装于柜体内部的散热风机,对储能器件进行通风冷却。此散热方案中,冷却风从柜体两侧进入后,大部分会直接经进风口正上方的储能器件流向风机,而流过柜体中部储能器件的冷却风很少,所以散热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且各储能器件间温差较大。因此,如何改进散热方案以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能耗及减小各储能器件间的温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采用该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能耗及减小各储能器件间的温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在盛装储能系统的柜体内高于所述储能系统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柜体的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顺着储能器件的排布方向延伸,所述出风通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向外排风的风机,所述出风通道的侧部开设有一系列沿延伸方向排布的进风窗;所述柜体的底部在所述储能系统的投影区域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车辆的空调废排通道连通。优选地,在上述散热结构中,由所述出风通道的中部到所述风机的方向上,所述进风窗的窗口面积逐个减小。优选地,在上述散热结构中,所述进风窗设置有用于调节窗口大小的活动挡板。优选地,在上述散热结构中,所述进风口采用百叶窗结构,每叶所述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柜体的底面之间呈预设倾斜角,且所述导风板的靠近所述出风通道的中部的一侧比另一侧位置高。优选地,在上述散热结构中,所述导风板的远离所述柜体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有用于防止漏液掉落的储液槽。优选地,在上述散热结构中,在所述导风板的下方设置有覆盖全部所述进风口的滤网。优选地,在上述散热结构中,所述柜体的接近所述风机的两个侧面均在外部设置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供外界自然风进入的自然风口,所述进风通道的靠近所述柜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柜体连通的侧窗,所述自然风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自然风口的活动闸板。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方法,将车辆的空调废排由柜体底部的对应于储能系统的投影的区域通入所述柜体,所述空调废排向上流动进过所述储能系统后,通过分布于储能器件的排布方向上的各个进风窗流入一沿所述储能器件的排布方向延伸的出风通道,最后由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两端的风机排出所述柜体。优选地,在上述散热方法中,当所述空调废排通入所述柜体时,所述空调废排以预设角度倾斜于所述柜体的底面向所述储能系统的中间方向吹入。优选地,在上述散热方法中,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20℃时,打开所述柜体在所述储能器件的排布方向上的两个侧面的自然风口,使外界的自然风进入所述柜体,所述自然风流经所述储能系统后按照与所述空调废排相同的路径排出所述柜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中,盛装储能系统的柜体在其底部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车辆的空调废排通道连通,同时,柜体内高于储能系统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柜体的出风通道,该出风通道顺着储能器件的排布方向延伸,用于向外排风的风机位于出风通道的两端,由于进风口在柜体底部上的位置对应于储能系统的投影区域,而且,出风通道在其侧部开设的一系列进风窗沿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布,所以空调废排能从储能系统的正下方吹入,并能较少地受到风机的影响而产生风量分布不均的问题,这样靠近中部的储能器件也能比较容易地获得足量的冷却风,因此,采用该散热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能耗及减小各储能器件间的温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右侧的进风通道7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1所示散热结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导风板;2、滤网;3、储能器件;4、安装支座;5、风机;6、出风通道;61、进风窗;7、进风通道;71、自然风口;72、侧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车辆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储能器件3,这些储能器件3沿水平方向排布,位于柜体内,柜体由两侧的安装支座4固定到车体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包括:在柜体内高于储能系统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柜体的出风通道6,出风通道6顺着储能器件3的排布方向延伸,出风通道6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向外排风的风机5,出风通道6的侧部开设有一系列沿延伸方向排布的进风窗61;柜体的底部在储能系统的投影区域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车辆的空调废排通道连通。如图1所示,由于进风口在柜体底部上的位置对应于储能系统的投影区域,而且,出风通道6在其侧部开设的一系列进风窗61沿出风通道6的延伸方向排布,所以空调废排能从储能系统的正下方吹入,并能较少地受到风机5的影响而产生风量分布不均的问题,这样靠近中部的储能器件3也能比较容易地获得足量的冷却风,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能耗及减小各储能器件间的温差。冷却风流经储能器件3到达出风通道6时,出风通道6不同位置处的冷却风量很可能存在差异,在制作进风窗61时,可将出风通道6上不同位置的进风窗61做成不同大小的,窗口大小与到达此处进风窗6的风量匹配得当的话,冷却风就能比较均匀地流经每个进风窗61,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储能器件3的均匀散热。本实施例中,由出风通道6的中部到风机5的方向上,进风窗61的窗口面积逐个减小。为了能够动态地调整各个进风窗61的窗口大小,可以在进风窗61处设置活动挡板,通过移动该活动挡板来改变进风窗61的被遮挡面积,从而达到改变窗口大小的目的。由图1可见,风机5设置在出风通道6的两端,受风机5吸力的影响,冷却风常不易充分经过储能系统的中部,为此,本实施例将进风口设计为百叶窗形,在每叶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导风板1,导风板1与柜体的底面之间呈预设倾斜角,且导风板1的靠近出风通道6的中部的一侧比另一侧位置高。如图1所示,以出风通道6的中心线为界,左边的各个导风板1均向左下方倾斜,而右边的各个导风板1均向右下方倾斜,这样冷却风进入柜体后会先吹向储能系统的中部,从而保证中部的储能器件3获得足量的冷却风。具体实际应用中,导风板1与柜体的底面之间的预设倾斜角一般为30°~50°,例如45°。长期运行之后,储能器件3可能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盛装储能系统的柜体内高于所述储能系统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柜体的出风通道(6),所述出风通道(6)顺着储能器件(3)的排布方向延伸,所述出风通道(6)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向外排风的风机(5),所述出风通道(6)的侧部开设有一系列沿延伸方向排布的进风窗(61);所述柜体的底部在所述储能系统的投影区域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车辆的空调废排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盛装储能系统的柜体内高于所述储能系统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柜体的出风通道(6),所述出风通道(6)顺着储能器件(3)的排布方向延伸,所述出风通道(6)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向外排风的风机(5),所述出风通道(6)的侧部开设有一系列沿延伸方向排布的进风窗(61);所述柜体的底部在所述储能系统的投影区域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车辆的空调废排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出风通道(6)的中部到所述风机(5)的方向上,所述进风窗(61)的窗口面积逐个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窗(61)设置有用于调节窗口大小的活动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采用百叶窗结构,每叶所述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导风板(1),所述导风板(1)与所述柜体的底面之间呈预设倾斜角,且所述导风板(1)的靠近所述出风通道(6)的中部的一侧比另一侧位置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的远离所述柜体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有用于防止漏液掉落的储液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板(1)的下方设置有覆盖全部所述进风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鹏张伟先肖云华柯建明李玉梅文午胡润文张婷婷付亚娥唐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