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储能系统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辆的储能系统通常由数量庞大的超级电容、蓄电池模块等储能器件串并联构成,每一模块内部又由多节储能单体串并联构成。在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中,储能器件由于自身内阻会产生一定的热,同时现有储能器件大多对工作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高会降低储能器件的使用寿命,影响其使用性能,严重情况下会触发系统温度保护功能,影响车辆正常使用。储能系统现有的散热方案大多是利用车辆空调废排从柜体两侧进入,配合安装于柜体内部的散热风机,对储能器件进行通风冷却。此散热方案中,冷却风从柜体两侧进入后,大部分会直接经进风口正上方的储能器件流向风机,而流过柜体中部储能器件的冷却风很少,所以散热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且各储能器件间温差较大。因此,如何改进散热方案以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能耗及减小各储能器件间的温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采用该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降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盛装储能系统的柜体内高于所述储能系统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柜体的出风通道(6),所述出风通道(6)顺着储能器件(3)的排布方向延伸,所述出风通道(6)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向外排风的风机(5),所述出风通道(6)的侧部开设有一系列沿延伸方向排布的进风窗(61);所述柜体的底部在所述储能系统的投影区域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车辆的空调废排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储能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盛装储能系统的柜体内高于所述储能系统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柜体的出风通道(6),所述出风通道(6)顺着储能器件(3)的排布方向延伸,所述出风通道(6)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向外排风的风机(5),所述出风通道(6)的侧部开设有一系列沿延伸方向排布的进风窗(61);所述柜体的底部在所述储能系统的投影区域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车辆的空调废排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出风通道(6)的中部到所述风机(5)的方向上,所述进风窗(61)的窗口面积逐个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窗(61)设置有用于调节窗口大小的活动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采用百叶窗结构,每叶所述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导风板(1),所述导风板(1)与所述柜体的底面之间呈预设倾斜角,且所述导风板(1)的靠近所述出风通道(6)的中部的一侧比另一侧位置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的远离所述柜体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有用于防止漏液掉落的储液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板(1)的下方设置有覆盖全部所述进风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鹏,张伟先,肖云华,柯建明,李玉梅,文午,胡润文,张婷婷,付亚娥,唐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