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盘式制动器扭簧式间隙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6225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盘式制动器扭簧式间隙补偿装置,包括间隙补偿螺杆、与间隙补偿螺杆配合的螺母,其特征在于:在间隙补偿螺杆上部的光杆上套有扭簧;在螺母的外圆上设有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在制动器机体的内腔,螺母的外圆与机体的内腔配合,从机体外旋入的止转螺钉插入螺母外圆上的直槽内,螺母可以上下移动;间隙补偿螺杆的上部穿过下磨盘中心的孔伸入上磨盘的中心孔内,套在间隙补偿螺杆上部的光杆上的扭簧的一端固定在上磨盘上;间隙补偿螺杆的下端与装在机体内腔下部的活塞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能及时可靠地补偿间隙因摩擦片磨损增大的间隙,保证制动可靠。(*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动器部件,具体涉及机械盘式制动器扭簧式间隙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摩托车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摩擦片要与制动盘紧密接触,因而摩擦片会逐渐磨损,致使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增大,所以,在制动器上一般都要设置间隙补偿装置,以保证制动可靠。如专利号为ZL02222067.4、名称为“一种摩托车制动器”,在其上就设有棘轮簧片式间隙补偿装置,虽然能补偿因摩擦片磨损增大的间隙,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和安装都有一定难度,长期使用,其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机械盘式制动器扭簧式间隙补偿装置,它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能及时可靠地补偿间隙因摩擦片磨损增大的间隙。本技术所述的机械盘式制动器扭簧式间隙补偿装置,包括间隙补偿螺杆、与间隙补偿螺杆配合的螺母,在间隙补偿螺杆上端的光杆上套有扭簧;在螺母的外圆上设有直槽。本技术装在机械盘式制动器机体的内腔,螺母的外圆与机体的内腔配合,从机体外旋入的止转螺钉插入螺母的外圆上设有直槽内,螺母可以上下移动;间隙补偿螺杆的上端穿过下磨盘中心的孔伸入上磨盘的中心孔内,套在间隙补偿螺杆上端的光杆上的扭簧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上磨盘上;间隙补偿螺杆的下端与装在机体内腔下部的活塞接触。当制动时,上磨盘要旋转一定角度,套在间隙补偿螺杆上部光杆的扭簧因一端用螺钉固定在上磨盘上,扭簧内径缩小将间隙补偿螺杆上的部光杆箍紧,如间隙补偿螺杆的下端与活塞的上面之间接触紧密无间隙,扭簧则在间隙补偿螺杆上的部光杆滑动,不使间隙补偿螺杆向下旋转。随着制动次数的增多,粘贴在制动蹄片上的摩擦片会逐渐磨损,则使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增大,扭簧则使间隙补偿螺杆向下旋转,推动活塞及制动蹄片向下移动,以补偿因摩擦片磨损增大的间隙。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能及时可靠地补偿间隙因摩擦片磨损增大的间隙,保证制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装在摩托车制动器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结构和间隙补偿过程作进一步的描述将扭簧3的一端固定在上磨盘8上,一起装入机体5内腔的上部;将间隙补偿螺杆1上部的光杆从螺母2的下面穿过,其下部的螺纹与螺母2配合,然后,间隙补偿螺杆1上部的光杆穿过下磨盘7中心的孔后,一起装入机体5的内腔,螺母2的外圆与机体5的内腔配合,再穿过一端固定在上磨盘8上的扭簧3插入上磨盘8中心的孔内;将活塞9从机体5内腔的下部装入,使活塞9的上端与间隙补偿螺杆1的下端接触;止转螺钉6从机体5外旋入并插入螺母2外圆的直槽4内,螺母2在机体5的内腔中可以上下移动,但不能转动。当制动时,上磨盘8要旋转一定角度,套在间隙补偿螺杆1上部光杆的扭簧3因一端用螺钉10固定在上磨盘8,扭簧3的内径缩小将间隙补偿螺杆上的部光杆箍紧,如间隙补偿螺杆1的下端与活塞9的上面之间有间隙,扭簧3则使间隙补偿螺杆1向下旋转以补偿此间隙;如间隙补偿螺杆1的下端与活塞9的上面之间无间隙,扭簧3则在间隙补偿螺杆1上的部光杆滑动,不使间隙补偿螺杆1向下旋转。从而实现时可靠地补偿间隙因摩擦片磨损增大间隙的目的,保证制动可靠。权利要求1.机械盘式制动器扭簧式间隙补偿装置,包括间隙补偿螺杆(1)、与间隙补偿螺杆配合的螺母(2),其特征在于A)在间隙补偿螺杆(1)上部的光杆上套有扭簧(3);在螺母(2)的外圆上设有直槽(4);B)间隙补偿螺杆(1)及与其配合的螺母(2)、扭簧(3)一起装在机械盘式制动器机体(5)的内腔,螺母(2)的外圆与机体(5)的内腔配合,从机体(5)外旋入的止转螺钉(6)插入螺母(2)的外圆上设有直槽(4)内,螺母(2)可以上下移动;间隙补偿螺杆(1)的上端穿过下磨盘(7)中心的孔伸入上磨盘(8)的中心孔内,套在间隙补偿螺杆(1)上端的光杆上的扭簧(3)的一端用螺钉(10)固定在上磨盘(8)上;间隙补偿螺杆(1)的下端与装在机体(5)内腔下部的活塞(9)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盘式制动器扭簧式间隙补偿装置,包括间隙补偿螺杆、与间隙补偿螺杆配合的螺母,其特征在于在间隙补偿螺杆上部的光杆上套有扭簧;在螺母的外圆上设有直槽。本技术装在制动器机体的内腔,螺母的外圆与机体的内腔配合,从机体外旋入的止转螺钉插入螺母外圆上的直槽内,螺母可以上下移动;间隙补偿螺杆的上部穿过下磨盘中心的孔伸入上磨盘的中心孔内,套在间隙补偿螺杆上部的光杆上的扭簧的一端固定在上磨盘上;间隙补偿螺杆的下端与装在机体内腔下部的活塞接触。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能及时可靠地补偿间隙因摩擦片磨损增大的间隙,保证制动可靠。文档编号F16D65/40GK2628801SQ03234689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成浣, 杨香文 申请人:璧山县鑫龙机械厂, 李成浣, 杨香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械盘式制动器扭簧式间隙补偿装置,包括间隙补偿螺杆(1)、与间隙补偿螺杆配合的螺母(2),其特征在于:A)在间隙补偿螺杆(1)上部的光杆上套有扭簧(3);在螺母(2)的外圆上设有直槽(4);B)间隙补偿螺杆(1)及与其配合的 螺母(2)、扭簧(3)一起装在机械盘式制动器机体(5)的内腔,螺母(2)的外圆与机体(5)的内腔配合,从机体(5)外旋入的止转螺钉(6)插入螺母(2)的外圆上设有直槽(4)内,螺母(2)可以上下移动;间隙补偿螺杆(1)的上端穿过下磨盘(7)中心的孔伸入上磨盘(8)的中心孔内,套在间隙补偿螺杆(1)上端的光杆上的扭簧(3)的一端用螺钉(10)固定在上磨盘(8)上;间隙补偿螺杆(1)的下端与装在机体(5)内腔下部的活塞(9)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浣杨香文
申请(专利权)人:璧山县鑫龙机械厂李成浣杨香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