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22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机械盘式制动器,包括机体、下制动蹄片上制动蹄片、设在机体内腔的上磨盘、下磨盘、与上磨盘连接的摇臂、分别设在上磨盘和下磨盘三个相互对应的锥形坑之间的滚珠,其特征在于:间隙补偿螺杆与从螺母配合,穿过下磨盘伸入上磨盘中心的孔内,套在间隙补偿螺杆上的扭簧的一端固定在上磨盘,间隙补偿螺杆的下端与活塞接触,活塞与上制动蹄片接触;两根装在联接板上的滑销分别与机体的两个滑套配合,在滑销的上端和中心孔内分别设有下回位弹簧和上回位弹簧。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能使上、下制动蹄片可靠地分离回位,及时补偿摩擦片磨损产生的间隙,使制动和解除制动可靠,不致发生制动失效或抱死的情况。(*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机械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上用的制动器通常采用液压制动器,其特点是制动平稳,但有很多不安全的隐患,如漏油、油管老化等,且造价较高。机械制动器造价较低,能在制动件与转动件转差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制动,因而适用于摩托车。如中国专利局1997年8月27日公开的名称为“杠杆离合器和杠杆制动器”、公开号为CN1157886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就是一种机械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主动件、从动件、操纵机构和补偿机构,在主动件和从动件之间设置有杠杆机构。该机械制动器操纵行程短,操纵省力,但其杠杆机构结构复杂,另件之间多采用抵靠配合,容易发生错动,因而可靠性差,容易发生制动失效或抱死情况。又如专利号为ZL02222067.4、名称为“一种摩托车制动器”的技术专利,采用了摇臂磨盘式结构。该专利制动效果较好,但间隙补偿装置较为复杂,解除制动后上、下制动蹄片的分离回位是依赖转动的制动盘碰撞回位,而没有设置使制动蹄片回位的装置,解除制动的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盘式制动器,它能使制动蹄片可靠分离回位,及时补偿摩擦片磨损产生的间隙,制动和解除制动可靠,不致发生制动失效或抱死的情况。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机械盘式制动器,包括机体、用螺杆固定在机体下部钳口上的下制动蹄片及粘贴其上的下摩擦片、与下制动蹄片对应的上制动蹄片及粘贴其上的上摩擦片、设在机体内腔上部且上端伸出机体的上磨盘、与上磨盘上端连接的摇臂、设在上磨盘之下且外圆设有斜槽的下磨盘、从机体外面的螺孔旋入且端部插入下磨盘斜槽的导向螺钉、分别设在上磨盘和下磨盘三个相互对应的锥形坑之间的滚珠。制动时,与摩托车把手连接的摇臂转动一定角度,上端与摇臂连接的上磨盘也随之转动一定角度,此时,上磨盘和下磨盘的三个相互对应的锥形坑错开,三粒滚珠被迫夹在上下锥形坑斜面之间,并往上推顶上磨盘,与上磨盘配合的机体上的滑套即装在联接板上两根滑销往上移动,用螺杆固定在机体下部钳口上的下制动蹄片也往上移动,粘贴在下制动蹄片上的下摩擦片即与装在摩托车轮轴上的制动盘的下面贴紧;与此同时,三粒滚珠将下磨盘往下推移,设在下磨盘之下其外圆与机体内腔配合的螺母因外圆上设有直槽,从机体外面的螺孔旋入的止转螺钉的端部插入直槽内,螺母不能转动,所以,该螺母被往下推移,与螺母连接的间隙补偿螺杆的下端即推动与之接触的活塞向下移动,与活塞下面接触的上制动蹄片也随之向下移动,粘贴在上制动蹄片上的上摩擦片即与装在摩托车轮轴上的制动盘的上面贴紧,从而实现可靠的制动。为了补偿因摩擦片磨损产生的间隙,将上部为光杆下部设有螺纹的间隙补偿螺杆从螺母的下面旋入,穿过下磨盘中心的孔伸入上磨盘中心的孔内,套在间隙补偿螺杆上部光杆的扭簧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上磨盘上,间隙补偿螺杆的下端与设在机体内腔下部的活塞的上面接触,活塞的下面与上制动蹄片接触。在制动时,上磨盘要旋转一定角度,套在间隙补偿螺杆上部光杆的扭簧因一端用螺钉固定在上磨盘上,扭簧内径缩小将间隙补偿螺杆上部的光杆箍紧,扭簧则使间隙补偿螺杆向下旋转将活塞向下推,当活塞推动上制动蹄下移使其上的摩擦片与制动盘贴紧后,扭簧则在间隙补偿螺杆上部的光杆上滑动,不再使间隙补偿螺杆向下旋转。随着制动次数的增多,摩擦片会逐渐磨损减薄,则使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增大,制动时活塞下移的距离也增大,扭簧则使间隙补偿螺杆向下旋转移动也增多,这样就可及时补偿因上下摩擦片磨损而产生的间隙,保证制动可靠。为了使上、下制动蹄片解除制动后能可靠地回位,在下端连接在与摩托车前减振器或车架连接的联接板的上两根滑销与机体两侧的两个滑套配合处设置有上、下制动蹄片回位装置;在滑套的上口部设有一阶梯,滑销的上端设有大挡圈,在大挡圈与滑套的上口部的阶梯之间设有下制动蹄片下回位弹簧;滑销的中心设有阶梯通孔,在阶梯通孔中设有弹簧芯轴,弹簧芯轴的上端设有小挡圈,在小挡圈和阶梯通孔的阶梯之间设有上制动蹄片上回位弹簧,弹簧芯轴的下端与上制动蹄片螺纹连接。在制动时,机体两侧的滑套及固定在机体下部钳口上的下制动蹄片往上移动,下回位弹簧被压缩;与此同时,活塞向下移动,推动上制动蹄片往下移动,上回位弹簧被压缩。当解除制动后,机体两侧的滑套及固定在机体下部钳口上的下制动蹄片在下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往下移动,上制动蹄片在上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往上移动,粘贴在下制动蹄片上面的下摩擦片和粘贴在下制动蹄片下面的下摩擦片,与装在摩托车轮轴上制动盘脱离接触,从而使上、下摩擦片不与制动盘发生摩擦,保证解除制动可靠。所述的一种机械盘式制动器,在其上磨盘的上部与机体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在活塞与机体内腔配合处设有密封圈。其作用是防止雨水和泥沙进入机体内腔,保证及时补偿因上、下摩擦片磨损产生的间隙。所述的一种机械盘式制动器,在其滑销的上端设有外罩,外罩扣在滑套的上口部设有的阶梯处;在滑套的下口部与联接板的上面之间设有波纹套,在联接板的下面与上制动蹄片的上面之间设有波纹套。其作用是防止浸入而使下制动蹄片回位弹簧和上制动蹄片回位弹簧锈蚀,保证下制动蹄片和上制动蹄片回位可靠。由于本技术采用结构简单、可靠的间隙补偿装置和上、下蹄片回位装置,因而能使上、下制动蹄片可靠地分离回位,及时补偿摩擦片磨损产生的间隙,使制动和解除制动可靠,不致发生制动失效或抱死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左视图。图3是下磨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将密封圈29装在机体1内腔与上磨盘7上部的配合处,密封圈30装在机体1内腔与活塞19的配合处;将上磨盘7从机体1内腔的下口装入,与机体1内腔配合,上磨盘7的上端伸出机体1的内腔与摇臂8连接,并将扭簧17的一端用螺钉18固定在上磨盘7上;将上部为光杆下部设有螺纹的间隙补偿螺杆16从螺母13的下面旋入,穿过下磨盘10中心的孔后,在下磨盘10上面的三个锥形坑内各放置一粒滚珠12,再一起从机体1内腔的下口装入,间隙补偿螺杆16上部的光杆穿过扭簧17的内圈伸入上磨盘7中心的孔内,然后,将导向螺钉11从机体1外面的螺孔旋入,使导向螺钉11的端部插入下磨盘10外圆的斜槽9内,将止转螺钉15从机体外面的另一螺孔旋入,其端部插入螺母13外圆的直槽14内;将活塞19从机体1内腔的下口装入,并与间隙补偿螺杆16的下端接触;用两根螺杆2将上面粘贴有下摩擦片4的下制动蹄片3固定在机体1下部钳口上,用两根螺杆2的上端穿过下面粘贴有上摩擦片6的上制动蹄片5两边的定位孔后,伸入机体1的定位孔内;将两只波纹套31分别套在下端连接在与摩托车前减振器连接的联接板24上的两根滑销20上,将机体1两侧的两个滑套21分别套在两根滑销20上,并将两只波纹套32套在两根滑销20伸出联接板24的下端;将下回位弹簧23套在滑销20的上端,并使下回位弹簧23位于滑销20上端的大挡圈22与滑套21的上口部的阶梯之间;将上回位弹簧28套在弹簧芯轴26上,并在弹簧芯轴26的上端卡入小挡圈27,然后,一起从滑销20中心的阶梯通孔25的上口插入,使上回位弹簧28的下端与阶梯通孔25的阶梯接触,弹簧芯轴26从滑销20中心的阶梯通孔25的下口伸出,与上制动蹄片5两边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盘式制动器,包括机体(1)、用螺杆(2)固定在机体下部钳口上的下制动蹄片(3)及粘贴其上的下摩擦片(4)、与下制动蹄片对应的上制动蹄片(5)及粘贴其上的上摩擦片(6)、设在机体内腔上部且上端伸出机体的上磨盘(7)、与上磨盘上端连接的摇臂(8)、设在上磨盘(7)之下且外圆设有斜槽(9)的下磨盘(10)、从机体外面的螺孔旋入且端部插入下磨盘斜槽(9)的导向螺钉(11)、分别设在上磨盘(7)和下磨盘(10)三个相互对应的锥形坑之间的滚珠(12),其特征在于:a)在下 磨盘(10)之下设有外圆与机体内腔配合的螺母(13),螺母(13)的外圆上设有直槽(14),止转螺钉(15)从机体外面的螺孔旋入,其端部插入直槽(14)内;上部为光杆下部设有螺纹的间隙补偿螺杆(16)从螺母(13)的下面旋入,穿过下磨盘(10)中心的孔伸入上磨盘(7)中心的孔内,套在间隙补偿螺杆(16)上部光杆的扭簧(17)的一端用螺钉(18)固定在上磨盘(7)上,间隙补偿螺杆(16)的下端与设在机体内腔下部的活塞(19)的上面接触,活塞(19)的下面与上制动蹄片(5)接触;b)其下端连接在与摩托车前减振器或车架连接的联接板(24)的上两根滑销与机体两侧的两个滑套配合处设置有上、下制动蹄片回位装置;在滑套(21)的上口部设有一阶梯,滑销(20)的上端设有大挡圈(22),在大挡圈(22)与滑套(21)的上 口部的阶梯之间设有下回位弹簧(23);滑销(20)的中心设有阶梯通孔(25),在阶梯通孔(25)中设有弹簧芯轴(26),弹簧芯轴(26)的上端设有小挡圈(27),在小挡圈(27)和阶梯通孔(25)的阶梯之间设有上回位弹簧(28),弹簧芯轴(26)的下端与上制动蹄片(5)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浣杨香文
申请(专利权)人:璧山县鑫龙机械厂李成浣杨香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