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67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唤醒渗碳炉平方工装,通过在工装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两个反向的支撑件,使得工装的两面都能够与底盘配合,从而实现工装的双面使用,延缓了工装的变形;工装上设置有13个立柱用于套设零件,保证了零件在工装上的位置稳定;同时通过对立柱的位置进行合理划分,有效利用了开工建,增加了装炉量,节约了成本;零件与工装的接触面积小,提高了淬火质量。

A Ring Carburizing Furnace Plac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
本技术涉及齿轮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爱协林环形炉对平放零件进行渗碳加工时,现有工装都是只能单面使用。料盘在高温下不仅要承载零件还有自身的重力作用,再加上多次的淬火,使得料盘变形累积,严重时影响产品质量,并且易引发设备故障;料盘的使用周期短。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双面使用的料盘,使得变形效果可以抵消,延长料盘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包括料盘,料盘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立柱,且每个立柱均贯穿料盘;料盘的两个端部分别反向设置有支撑件,且支撑件的高度大于立柱的高度。进一步的,所有立柱等高设置,且每个立柱位于料盘上部和下部的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用于放置零件;位于料盘对角处的两个立柱为一组,组内的两个立柱采用相同设置;其中,一组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凸台,底部设置有圆环;另一组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圆环等高设置。进一步的,当两个料盘配合使用时,位于下层料盘对角处立柱的凸起落入上层料盘对应位置的圆环内,完成两个料盘间的配合;且配合的两个立柱的高度之和大于零件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13个,13个立柱分为五组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组立柱采用间隔交错的方式设置。进一步的,相邻的立柱之间通过设置在料盘上的底钉连接,底钉与立柱的连接处设置有凸起,形成对零件的支撑。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板状,且垂直料盘设置;位于对角的两个支撑件同向设置;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卡入底盘的边架,实现料盘在底盘上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内壁与料盘之间设置有延伸段,延伸段的端部延伸至支撑件的凹槽处。进一步的,相邻的立柱的间距为165mm-171mm。进一步的,所述料盘、立柱以及支撑件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唤醒渗碳炉平方工装,所设置的立柱穿过零件中间的内孔,使得零件在工装上位置固定,使齿轮零件在热处理中变形稳定可控,可以避免表面齿轮零件间的碰撞,并且没有其他辅助工装,方便拆卸;立柱间距的设置使得淬火油可以充分均匀的冷却零件,保证了零件淬火状态;在料盘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两个支撑件,且两个支撑件反向设置,这样就可以将工装进行翻转使用,实现双面都可以使用,从而延缓了工装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卸,有效利用了空间,增加了装炉量,节约了成本。进一步的,对两组对角处的立柱进行分开设置,其中一组的顶部设置凸台,底部设置圆环,另一组的顶部设置圆环,底部设置凸台,这样在使用时,通过凸台与圆环的配合,实现将上下两个料盘固定为一体,避免了其晃动;对角处对应位置的两个立柱加上圆环的高度大于零件的高度,这样就使得上下层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且同层的行星齿轮之间有供炉内循环的间隙。进一步的,通过对料盘空间进行划分,将立柱设置为13个,与现有的工装相比,现有工装每层仅可以备8个零件,且只能备4层,共32个零件;本技术的工装每层可以备13个零件,因为新工装结构简单不需要辅助工装,新工装可以备5层,共65个零件,既保证了套在立柱上的相邻的零件的间隙,又充分利用了料盘的有效空间,使得备量增加,提高了渗碳效率,降低了单个齿轮的渗碳成本。进一步的,通过在底钉与立柱的连接处设置凸起,使得零件能够支撑在凸起上,这样便减小了零件与工装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淬火质量。进一步的,支撑件采用板状设置,提高了支撑件的强度;将对角的两个支撑件同向设置,可以将工装稳定地支撑在底盘上;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凹槽,凹槽能够卡入底盘的底钉上,这样便可以实现料盘在底盘上的固定;通过在支撑件的内壁设置一个延伸段,进一步加强了支撑件的支撑强度。进一步的,本工装采用一体成型设置,是完整的一体,使用时直接放于底盘之上,没有其他辅助工装,方便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斜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立柱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时与零件、底盘间的装配图;图中:1、底盘,2、环形工装,3、零件,4、立柱,5、支撑件,6、料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介绍。本技术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工装为一个整体,没有其他辅助工装,多个工装叠加放置于底盘之上,每个工装包括一个料盘6,料盘6上设置有若干个等间隔的立柱4,料盘6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板状的支撑件5;立柱4穿过料盘6的盘面,对应分布在料片6的上下表面;且立柱4位于料盘6上表面的部分和位于料盘6下表面的部分高度相同;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立柱4的数量为13个,13个立柱4采用五组等间隔平行设置,其中位于中间的第一组的立柱的数量为3个,位于第一组两侧的两个第二组的立柱4的数量均为2个,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三组的立柱4的数量均为3个;其中相邻的两组的立柱4交错设置,使得立柱4在料盘6均匀分布,充分利用了料盘6的空间;零件3即行星齿轮平放于料盘之上,每个立柱4穿过零件3中间的内孔,所以通过立柱4的设置,使得零件3在料盘6上的位置可以固定,这样每个料盘6上均可以放置13个零件3;因为新工装结构简单不需要辅助工装,新工装可以备5层,共65个零件,既保证了套在立柱上的相邻的零件的间隙,又充分利用了料盘的有效空间,使得备量增加,提高了渗碳效率,降低了单个齿轮的渗碳成本。所有的立柱4均采用等高设置,即13个立柱4的高度一致;其中位于料盘6对角处的两组立柱4上分别设置有凸台和圆环,具体地,位于对角的两个立柱4相同设置;两组对角的立柱4中,其中一组的顶部设置有凸台,底部设置有圆环;另一组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底部设置有凸台;这样在使用时,对角位置的立柱上的凸台落入另一个料盘6对应位置的圆环内,便完成了两个料片6之间的安装;圆环的高度与凸台的高度相同,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圆环与凸台的高度均设置为10mm;对角处的四个立柱4分别设置有凸台和圆环,具体地,位于对角侧的两个立柱位于料盘6上部的端部设置有凸台,位于料盘6下部的端部设置有圆环;相应地,另一组对角处的两个立柱位于料盘6上表面的端部设置有圆环,位于料盘6下表面的端部设置有凸台;这样当上下两个料盘6组装使用时,对角处的立柱4的顶部凸起落入相邻料盘6的对应位置的立柱的圆环内,将上下两个工装连接为一体;并且上下层的两个料盘的立柱加上圆环的高度大于零件3的高度,这样就使得上下层的两个环形工装2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且同层的零件3之间有供炉内循环的间隙;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层的工装底部与下层的零件顶部的间隙为30mm;在淬火过程中淬火油流动的相互干涉少,产品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小。料盘6上下表面的立柱4的外圆尺寸不一样,具体地,正面13根立柱的外圆尺寸和反面13根立柱的外圆尺寸大小不同,因为不同零件的内孔大小不一样,备料时,13根支撑件要穿过零件的中心孔,目的是使立柱4可以穿过不同尺寸行星轮的内孔。料盘6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两处支撑件5,同侧的两个支撑件5反向设置,其中一个朝向,一个朝下,垂直固定在料盘6的边沿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盘(6),料盘(6)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立柱(4),且每个立柱(4)均贯穿料盘(6);料盘(6)的两个端部分别反向设置有支撑件(5),且支撑件(5)的高度大于立柱(4)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盘(6),料盘(6)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立柱(4),且每个立柱(4)均贯穿料盘(6);料盘(6)的两个端部分别反向设置有支撑件(5),且支撑件(5)的高度大于立柱(4)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其特征在于,所有立柱(4)等高设置,且每个立柱(4)位于料盘(6)上部和下部的高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用于放置零件(3);位于料盘(6)对角处的两个立柱为一组,组内的两个立柱采用相同设置;其中,一组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凸台,底部设置有圆环;另一组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圆环等高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渗碳炉平放工装,其特征在于,当两个料盘配合使用时,位于下层料盘对角处立柱(4)的凸起落入上层料盘对应位置的圆环内,完成两个料盘(6)间的配合;且配合的两个立柱的高度之和大于零件(3)的高度。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环形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鼎杨扬徐燊罗家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