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60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包括:驱动装置、传动部件、上支撑部件、下支撑部件和至少三个吸附柱,其中,所述传动部件固定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上支撑部件,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中的每一个吸附柱均固定连接到所述上支撑部件和所述下支撑部件,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的动力,随所述传动部件和所述上支撑部件一起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能够实现在水污染区域的原位净化,使用灵活,维修方便,其吸柱部件或材料可回收和再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应用范围广。

Rotating multi-column adsorption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tating multi-column adsorption reactor,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device,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 upper support component, a lower support component and at least three adsorption columns, wherein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fixed to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upper support component, and each of the at least three adsorption columns is adsorbed. The column is fixed to the upper support component and the lower support component, and the at least three adsorption columns rotate together with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the upper support component through the power provided by the driv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otating multi-column adsorption reacto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t can realize in-situ purification of water contaminated areas, and is flexible in use and convenient in maintenance. Its suction column components or materials can be recycled and regenerated. It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其能够原位、快速地去除水中污染物,并且所使用的吸附部件和材料可回收和再生。
技术介绍
以下对本技术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技术的现有技术。水体常会存在突发污染的情况,例如蓝藻爆发,这就需要快速地对水环境进行治理,例如除去蓝藻。但是,通常在除藻过程中会产生藻毒素释放,此外还有一些外源污染物的不当排放。向水中投加吸附剂是一种常用的快速应急方法,但是直接投加吸附剂的方式会存在:反应效率低(传质差)、吸附剂利用率低、可调控性差,不方便吸附剂的回收和再生等缺陷。另外的常用方式还有将被污染的水送入到吸附反应器,等在吸附反应器内反应完成后再排出反应器。在这种情形下,首先是吸附反应器的容量要比较大,才能处理大面积被污染的湖水或河水,此外还需要将被污染的水抽吸或者送入到吸附反应器内,吸附处理完成后再送回到湖里或河里,其无疑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作业,时间长,工作量大,不能实现快速处理。因而,如何能高效、快速、省力地处理被污染的水环境使其尽快净化,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团队经过长期地研究和实践,研发出了本技术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其能够对被污染的水环境进行原位、快速地净化,节省时间和人力,同时还能够实现吸附剂的回收和再生,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灵活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其能够实现在水污染区域的原位净化,且其吸柱部件或材料可回收和再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包括:驱动装置、传动部件、上支撑部件、下支撑部件和至少三个吸附柱,其中,所述传动部件固定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上支撑部件,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中的每一个吸附柱均固定连接到所述上支撑部件和所述下支撑部件,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的动力,随所述传动部件和所述上支撑部件一起转动。优选地,所述传动部件固定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上支撑部件和所述下支撑部件,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的动力,随所述传动部件、所述上支撑部件和所述下支撑部件一起转动。优选地,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中的每一个吸附柱的两端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到所述上支撑部件)和所述下支撑部件。优选地,所述每一个吸附柱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到所述上支撑部件和所述下支撑部件。优选地,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在所述上支撑部件和所述下支撑部件之间周向等间隔地布置。优选地,所述上支撑部件和所述下支撑部件均为圆盘状。优选地,所述每一个吸附柱均为圆柱状。优选地,所述每一个吸附柱均包括主体和布置在所述主体内的吸附剂,所述主体为柔性多孔材料,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优选地,所述柔性材料为尼龙或棉麻。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通过能够实现在被污染的水域进行原位直接净化,而无须向以前一样将被污染的水抽吸到大型的吸附反应器中且净化后再抽出放回到原水域,从而能够快速地进行净化水的处理作业,简化了当前常用的净化水的作业程序,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仅示出了该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的外形结构;图2是示出图1中的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的示意性侧示图,其中示出了带有四个吸附柱时的侧向示意图,第4个吸附柱被中间的吸附柱遮挡。附图标记:1.驱动装置;2.传动部件;3.上支撑部件;4.下支撑部件;5.上连接件;6.下连接件;7.吸附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仅示出了该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的外形结构;图2是示出图1中的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的示意性侧示图,其中示出了带有四个吸附柱时的侧向示意图,第4个吸附柱被中间的吸附柱遮挡。如图1-2中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包括:驱动装置1、传动部件2、上支撑部件3、下支撑部件4及至少三个吸附柱7。其中,传动部件2连接到驱动装置1及上支撑部件3,并通过驱动部件1驱动,同时传动部件2又带动上支撑部件3一起转动。每个吸附柱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上支撑部件3和下支撑部件4。由此,上支撑部件3的转动又带动吸附柱7一起转动,吸附柱7同时带动下支撑部件4一起转动。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传动部件2与上支撑部件3固定连接,上支撑部件3与吸附柱7的一端固定连接,吸附柱7的另一端与下支撑部件4固定连接。由此,当驱动装置1驱动传动部件2转动时,传动部件2带动上支撑部件3一起转动,上支撑部件3又带动吸附柱7一起转动,吸附柱7又带动下支撑部件4一起转动。优选地,传动部件2还可以例如以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到下支撑部件4,由此,传动部件2的转动也带动下支撑部件4一起转动。吸附柱7随上支撑部件3和下支撑部件4的转动一起转动。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驱动装置1可以是电机,但不限于此,只要能提供驱动的功能均可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传动部件2可以是传动杆,但不限于此,只要能提供传动的功能均可以。优选地,每一个吸附柱7的一端均通过上连接件5(图1中未示出)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到上支撑部件3,同时每一个吸附柱7的另一端也均通过下连接件6(图1中未示出)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到下支撑部件4。由此,吸附柱7能够在必要时从上支撑部件3和下支撑部件4拆卸下来,以进行维护或更换。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连接件5可以是由内螺纹和外螺纹构成的螺纹连接件,下连接件6亦如此。作为又一实施方式,上连接件5还可以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卡扣连接件,下连接件6亦如此。该卡扣连接方式能够更易于吸附柱7从上支撑部件3和下支撑部件4上拆卸及安装。每一个吸附柱7均包括主体和吸附剂。吸附剂布置在主体内。优选地,主体为柔性多孔材料,例如尼龙、棉麻等。吸附剂可以是活性炭,其被布置在该多孔材料内。其中,主体材料上的孔的大小能够使水中的污染物自由进入,但同时也会阻止吸附剂从这些孔中流出。优选地,每一个吸附柱7的形状均为圆柱体,以使该其在水中转动时,水对其的阻力最小,从而加速吸附反应。优选地,上支撑部件3和下支撑部件4也均为圆盘状,以致在水中转动时水对它们的阻力最小,进一步加速吸附反应。优选地,至少三个吸附柱7周向等间隔地布置在上支撑部件3和下支撑部件4之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吸附柱7的数量为4个,如图1-2中所示,它们在上支撑部件3和下支撑部件4上等间隔布置,即,当上支撑部件3和下支撑部件4均为圆形时,4个吸附柱7以间隔90度的方式布置在上、下支撑部件上。可以理解,吸附柱7的数量可以为更多个,例如,5个,6个及以上等等。应当理解,当设置吸附柱7的数量时,可根据具体地水域污染情形增加或减少吸附柱的个数。由此可知,上连接件5和下连接件6在上支撑部件3和下支撑部件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传动部件(2)、上支撑部件(3)、下支撑部件(4)和至少三个吸附柱(7),其中,所述传动部件(2)固定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1)和所述上支撑部件(3),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7)中的每一个吸附柱(7)均固定连接到所述上支撑部件(3)和所述下支撑部件(4),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7)通过所述驱动装置(1)提供的动力,随所述传动部件(2)和所述上支撑部件(3)一起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传动部件(2)、上支撑部件(3)、下支撑部件(4)和至少三个吸附柱(7),其中,所述传动部件(2)固定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1)和所述上支撑部件(3),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7)中的每一个吸附柱(7)均固定连接到所述上支撑部件(3)和所述下支撑部件(4),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7)通过所述驱动装置(1)提供的动力,随所述传动部件(2)和所述上支撑部件(3)一起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2)固定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1)、所述上支撑部件(3)和所述下支撑部件(4),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7)通过所述驱动装置(1)提供的动力,随所述传动部件(2)、所述上支撑部件(3)和所述下支撑部件(4)一起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吸附柱(7)中的每一个吸附柱(7)的两端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微李菊芳秦乐乐张松王松凯施成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