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控制电路、控制器和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216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的控制电路、控制器和电动汽车,包括微处理器、充电信号控制电路和信号模拟输出电路,微处理器包括第一协议标准的CC信号、CP信号、CC2信号和CAN信号的输入端;充电信号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充电信号控制电路中的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和关断,以对信号模拟输出电路输入的CC和CP控制信号进行控制;信号模拟输出电路生成第二协议标准CC和CP信号,并发送给电动汽车车载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充电枪拔掉时能快速断开第二协议标准CC信号和CP信号,实现了车载控制器的保护和电动汽车的安全充电。

A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rotocol Conversion Control Circuit, Controller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控制电路、控制器和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控制电路、控制器和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快速充电技术可以通过大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对车辆进行充电,从而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由于快速充电中,电流、电压都比较高,所以需要在充电站和车辆间设计较为复杂的充电协议保证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各个国家的快速充电协议标准都不一致,美国使用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ocietyofAutomotiveEngineers,SAE)标准,包括SAEJ1772和SAEJ2847(本文简称美标),中国则使用国标(Guóbiāo,GB),包括GB18487和GB29730,因此,在使用国标充电桩对符合美标充电协议的电动汽车(下文简称美标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存在充电协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无法正常进行充电;除此之外,即使通过协议转换电路将国标充电桩中生成的CC信号、CP信号及CC2信号转换为符合美标的CC信号和CP信号,并提供给美标电动汽车,但目前的协议转换电路中,存在充电枪拔掉时,不能快速断开美标CC信号和美标CP信号的问题,容易延误美标电动汽车车载控制器对充电枪连接状态的判断,而损坏车载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控制电路、控制器和电动汽车,能够在充电枪拔掉时通讯连接快速断开,安全地进行协议转换。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的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包括第一协议标准CC信号输入端、第一协议标准CP信号输入端、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协议标准CAN信号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还包括CC信号控制输出端和CP信号控制输出端;充电信号控制电路,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和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C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P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电连接;信号模拟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包括CC信号控制输入端和CP信号控制输入端,所述CC信号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CC信号控制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CP信号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CP信号控制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二协议标准CC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协议标准CP信号输出端。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还包括交流充电枪连接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高电平导通开关;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交流充电枪连接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交流充电枪连接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第二三极管;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C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P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三开关元件为第三三极管,所述第四开关元件为第四三极管;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交流充电枪连接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且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交流充电枪连接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且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还包括第二协议标准CC信号采集端和第二协议标准CP信号采集端,所述第二协议标准CC信号采集端与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的第二协议标准CC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协议标准CP信号采集端与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的第二协议标准CP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的第二协议标准CC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C信号采集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的第二协议标准CP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P信号采集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的第二协议标准CC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八电容、第一开关二极管和第二开关二极管;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的第二协议标准CP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的第二协议标准CP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协议转换控制器,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控制电路。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充电协议转换控制器,还包括车载控制器,所述充电协议转换控制器中的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控制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包括第一协议标准CC信号输入端、第一协议标准CP信号输入端、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协议标准CAN信号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还包括CC信号控制输出端和CP信号控制输出端;充电信号控制电路,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和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C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P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电连接;信号模拟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包括CC信号控制输入端和CP信号控制输入端,所述CC信号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CC信号控制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CP信号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CP信号控制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二协议标准CC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协议标准CP信号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协议转换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包括第一协议标准CC信号输入端、第一协议标准CP信号输入端、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协议标准CAN信号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还包括CC信号控制输出端和CP信号控制输出端;充电信号控制电路,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和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C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P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控制输入端电连接;信号模拟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包括CC信号控制输入端和CP信号控制输入端,所述CC信号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CC信号控制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CP信号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CP信号控制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模拟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二协议标准CC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协议标准CP信号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还包括交流充电枪连接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高电平导通开关;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交流充电枪连接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交流充电枪连接信号输出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第二三极管;所述充电信号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C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第一协议标准CC2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所述CP信号控制输出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许劲行念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