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42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用过滤装置,包括处理平台,处理平台上安装有过滤池和支撑立柱;过滤池的靠近上端开口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过滤池的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过滤池的中部设置有刚性支撑网;支撑立柱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承载架,承载架由第一驱动器驱动于过滤池内上下移动;承载架上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与过滤池的上端开口尺寸相匹配;承载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置于密封盖下方的过滤池中,承载架上还安装有第三驱动器,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由第三驱动器控制在过滤池内上下移动的过滤件,过滤件上密布有蜂窝结构的微孔。

Filtering Device for Pretreatment of Desulfurization Waste Liquor for Acid M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用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废液制酸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脱硫废液浓缩制酸工艺是以低品质硫膏和脱硫废液为原料制取浓硫酸,用于现有焦炉煤气脱氨工艺生产硫酸铵的原料,以实现对脱硫废液的无害化处理及焦炉煤气脱硫后硫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每年可为公司节省大量硫酸原料采购及运输成本。上述低品质硫膏和脱硫废液焚烧制酸工艺,从根本上解决大量脱硫废液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设备腐蚀,以及煤气脱硫后硫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差等一系列问题,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和环保要求。低品质硫磺和脱硫废液焚烧制酸工艺主要由预处理工序、焚烧工序、净化工序、干吸尾吸工序和转化工序五个工序组成。其中,在预处理工序需要对硫泡沫液进行离心分离过滤,预处理产生的脱硫废液再行后续脱硫处理,实际生产中发现固液两相离心分离后的脱硫废液仍然存在部分固体小颗粒杂质,需要进一步优化过滤,避免影响后续制酸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用过滤装置,包括处理平台,所述处理平台上安装有过滤池和布置在所述过滤池旁的支撑立柱;所述过滤池的上端开口,所述过滤池的靠近上端开口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池的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过滤池的中部设置有刚性支撑网,所述刚性支撑网与所述过滤池同轴设置;所述支撑立柱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由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于所述过滤池内上下移动;所述承载架上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尺寸与所述过滤池的上端开口尺寸相匹配且随所述承载架上下移动;所述承载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置于所述密封盖下方的过滤池中,所述承载架上还安装有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由所述第三驱动器控制在所述过滤池内上下移动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上密布有蜂窝结构的微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该脱硫废液预处理过滤装置时,带杂质颗粒的脱硫废液经进液口流入过滤池内,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旋转叶片高速转动,即可带动含杂质的脱硫废液快速搅动并具备较高流速,高流速的脱硫废液经过带蜂窝微孔的过滤件后进行一次杂质过滤,其中,第一驱动器可以带动承载架、密封盖上下移动,过滤件也可以由第三驱动器带动在过滤池中上下移动,利于提升过滤效果、利于维修。进一步地,所述刚性支撑网上设置有环形张紧件,所述环形张紧件贴着所述过滤池的内壁设置,所述环形张紧件上张紧固定有微孔过滤膜,所述微孔过滤膜、环形张紧件、过滤池保持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微孔过滤膜包含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所述过滤件、第一过滤膜、第二过滤膜、刚性支撑网由上及下保持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的中部均通过压紧件扣紧在所述刚性支撑网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承载台阶,所述刚性支撑网的周侧边缘部置放在所述承载台阶上。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件的中部与所述刚性支撑网的中部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件上的微孔孔隙由上及下逐渐变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用过滤装置,包括处理平台1,处理平台1上安装有过滤池2和布置在过滤池2旁的支撑立柱3;过滤池2的上端开口,过滤池2的靠近上端开口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4,过滤池2的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5;过滤池2的中部设置有刚性支撑网6,刚性支撑网6与过滤池2同轴设置;支撑立柱3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器7,第一驱动器7的输出端安装有承载架8,承载架8由第一驱动器7驱动于过滤池2内上下移动;承载架8上安装有密封盖9,密封盖9的尺寸与过滤池2的上端开口尺寸相匹配且随承载架8上下移动;承载架8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叶片10,旋转叶片10置于密封盖9下方的过滤池2中,承载架8上还安装有第三驱动器,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由第三驱动器控制在过滤池2内上下移动的过滤件11,过滤件11上密布有蜂窝结构的微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该脱硫废液预处理过滤装置时,带杂质颗粒的脱硫废液经进液口流入过滤池内,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旋转叶片高速转动,即可带动含杂质的脱硫废液快速搅动并具备较高流速,高流速的脱硫废液经过带蜂窝微孔的过滤件后进行一次杂质过滤,其中,第一驱动器可以带动承载架、密封盖上下移动,过滤件也可以由第三驱动器带动在过滤池中上下移动,利于提升过滤效果、利于维修。进一步地,刚性支撑网6上设置有环形张紧件12,环形张紧件12贴着过滤池的内壁设置,环形张紧件12上张紧固定有微孔过滤膜,微孔过滤膜、环形张紧件12、过滤池2保持同轴设置。进一步地,微孔过滤膜包含第一过滤膜13和第二过滤膜14,过滤件11、第一过滤膜13、第二过滤膜14、刚性支撑网6由上及下保持间隔设置,且第一过滤膜13和第二过滤膜14的中部均通过压紧件扣紧在刚性支撑网6的中部。进一步地,过滤池2的内壁上设置有承载台阶15,刚性支撑网6的周侧边缘部置放在承载台阶15上。进一步地,过滤件11的中部与刚性支撑网6的中部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进一步地,过滤件11上的微孔孔隙由上及下逐渐变小。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平台,所述处理平台上安装有过滤池和布置在所述过滤池旁的支撑立柱;所述过滤池的上端开口,所述过滤池的靠近上端开口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池的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过滤池的中部设置有刚性支撑网,所述刚性支撑网与所述过滤池同轴设置;所述支撑立柱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由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于所述过滤池内上下移动;所述承载架上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尺寸与所述过滤池的上端开口尺寸相匹配且随所述承载架上下移动;所述承载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置于所述密封盖下方的过滤池中,所述承载架上还安装有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由所述第三驱动器控制在所述过滤池内上下移动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上密布有蜂窝结构的微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平台,所述处理平台上安装有过滤池和布置在所述过滤池旁的支撑立柱;所述过滤池的上端开口,所述过滤池的靠近上端开口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池的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过滤池的中部设置有刚性支撑网,所述刚性支撑网与所述过滤池同轴设置;所述支撑立柱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由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于所述过滤池内上下移动;所述承载架上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尺寸与所述过滤池的上端开口尺寸相匹配且随所述承载架上下移动;所述承载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置于所述密封盖下方的过滤池中,所述承载架上还安装有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由所述第三驱动器控制在所述过滤池内上下移动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上密布有蜂窝结构的微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液制酸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李凯王郎郎李婵宋亚波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