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83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包括氧化再生塔体,所述氧化再生塔体顶部设有解析气放空管与喷射器,喷射器通过第一开口连接了解析气放空管,所述的喷射器的外侧设置有回流槽,喷射器通过第二开口与回流槽连接,喷射器关闭和富脱硫液压力低时“返液”会返回到回流槽内,同时保证返液不串入解析气防空管。所述的第一开口高于第二开口设置。而且第一开口高于第二开口的设置,能够防止解析气进入回流槽。本申请具有解决了喷射器返液难处理的问题。而返液的脱硫液又会在回流槽内聚集,能够重新在氧化再生塔体内重复利用。重新在氧化再生塔体内重复利用。重新在氧化再生塔体内重复利用。

A desulfurization oxidation regener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


[0001]本申请涉及焦炉脱硫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

技术介绍

[0002]氧化再生:煤化工领域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中一次脱硫(又称半水煤气脱硫)、二次脱硫(又称变换气脱硫)是两个气体净化步骤,其中绝大多数采用湿法脱硫,主要原理是通过碱性碳酸钠液体(也有用稀氨水)加入适量催化剂配置成脱硫液,贫脱硫液与工艺气在脱硫塔中逆向接触,吸收脱除工艺气中的硫化氢气体,出塔气体得到净化;吸收硫化氢后的富脱硫液到氧化再生槽再生,氧化再生槽顶部喷射器吸入大量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富脱硫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析出单质硫,脱硫液得到再生循环使用。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一种自吸式喷射器脱硫塔及其工艺》,申请(专利)号:CN200910186837.9,包括脱硫塔、再生塔、富液槽、贫液槽四台主要设备,把脱硫塔底部裙座部分设计成富液槽,以便存储脱硫循环液,在脱硫塔的顶部安装一套自吸式氧化再生喷射器,利用喷射器吸入空气来使脱硫富液进行氧化再生,再生后产生的硫泡沫自流入硫泡沫槽,产生的脱硫贫液直接从塔顶经过液体分布器喷淋由塔下部逆流而上的粗煤气,洗涤吸收其中所含硫化氢后变成富液流入脱硫塔底部富液槽,然后再用溶液循环泵将富液抽送到塔顶喷射器中进行氧化再生,如此循环运行就实现了用一台设备完成四台设备才能完成的工作。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生产工序、降低能耗、提高脱硫效率。
[0004]目前氧化再生塔通常配置喷射器,富脱硫液通过环管和球阀进入喷射器顶部,脱硫液高速通过喷射器喷嘴,在喷射器腔室形成负压从而吸入空气,空气来自解析气放空管,富脱硫液与空气混合进入再生塔底部进行氧化再生反应。另外由于喷射器在关闭和富脱硫液压力偏低时会出现“返液”现象,即富脱硫液通过喷射器空气入口溢出,因此为避免脱硫液浪费和环境污染,通常设计喷射器空气吸入口直接与解析气放空管连接,这样“返液”就能通过中心解析气放空管流回再生塔内,确保脱硫液不往系统外溢出。
[0005]但是富脱硫液在吸收反应中溶解了大量CO2,CO,H2等气体,在常压氧化再生塔内闪蒸和释放出来,还有喷射器吸入空气中的未反应的氮气,这两股大量非空气通过中心解析气放空管排放,然而喷射器又从中心放空管吸入空气,导致喷射器吸入空气中氧气成分不足,影响氧化再生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增设回流槽配合喷射器使用,解决了喷射器返液难处理的问题,同时可以收集脱硫液到氧化再生槽内。
[0007]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包括氧化再生塔体,所述氧化再生塔体顶部设有解析气放空管与喷射器,喷射器通过第一开口连接了解析气放空管,所述的喷射器的外侧设置有回流槽,喷射器通过第二开口与回流槽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合成氨脱硫系统中富脱硫液再生是一种化学
反应,从再生反应方程式中可以得知需要大量的氧气,而氧气是通过再生槽顶部喷射器喷射形成负压吸入空气获得的。因此喷射器如果吸入空气中含有一部分再生槽解析的CO2、CO、H2等气体,导致再生反应中氧气不足,反应不完全从而影响再生效果。本申请在喷射器的一侧设置有回流槽,并且设置喷射器通过一管道与回流槽连接。喷射器关闭和富脱硫液压力低时“返液”会返回到回流槽内,同时保证返液不串入解析气防空管。本申请具有解决了喷射器返液难处理的问题。而返液的脱硫液又会在回流槽内聚集,能够重新在氧化再生塔体内重复利用。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开口高于第二开口设置。而且第一开口高于第二开口的设置,能够防止解析气进入回流槽。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开口处设置第二管道,所述的喷射器通过第二管道与回流槽连接。返液将通过第二管道导入回流槽内。解决了喷射器返液难处理的问题。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流槽顶面开口,所述的第二管道部分伸入到回流槽内。在本申请中,回流槽是开口结构,即与外部保持联通。若有部分解析气进入到第二管道导入到回流槽内,通过开口结构的回流槽,也会向外导出,不会堆积在回流槽内。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回流槽内的第二管道的管口至少伸入回流槽50mm。确保返液能够顺利导入到回流槽内。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流槽连接降液管,降液管伸入氧化再生塔体内。即回流槽内的脱硫液将通过降液管再次导入到氧化再生塔体内,实现降脱硫液的再次利用。具体的,所述的降液管的直径为89mm。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降液管与回流槽底面连接。即位于回流槽内的脱硫液都能够通过降液管导入到氧化再生塔体内。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降液管为直管。优选的,降液管为垂直于水平面设置,能够确保脱硫液顺利导入到氧化再生塔内。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降液管的一端连接回流槽,降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弯管。优选的,所述的弯管的排出口竖直向上。增设弯管结构,能够避免氧化再生塔体内的气体上冲,从而导致降液管内脱硫液无法顺利进入到氧化再生塔体内。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流槽的横截面为八边形结构。所述的回流槽横截面的长度为200mm~300mm,回流槽的高度200mm~260mm,上述结构为本申请的优选结构。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回流槽内的第二管道的管口与回流槽内底面的距离为250mm~300mm。上述为本申请的优选结构,过大会导致回流槽的成本增大,且回流槽所占用空间过大。而小于这个尺寸范围的回流槽,则可能存在脱硫液堆积而溢出回流槽的问题。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回流槽的壁厚为5mm

10mm。优选的,回流槽壁厚为8mm。在实际应用中,回流槽会利用现场多余的余料进行制作。回流槽槽口连接筋板根据实际情况布置。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回流槽的轴线至喷射器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750mm。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再生塔体顶部设有多个喷射器,多个喷射器
连接到一个解析气放空管。
[00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开口位于喷射器的顶面,所述的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的第一管道与解析放空管连接。
附图说明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0024]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3为本申请中回流槽的剖视图。
[0027]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再生塔体(1),所述氧化再生塔体(1)顶部设有解析气放空管(2)与喷射器(3),喷射器(3)通过第一开口(4)连接了解析气放空管(2),所述的喷射器(3)的外侧设置有回流槽(5),喷射器(3)通过第二开口(6)与回流槽(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口(4)高于第二开口(6)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开口(6)处设置第二管道(7),所述的喷射器(3)通过第二管道(7)与回流槽(5)连接;所述的回流槽(5)顶面开口,所述的第二管道(7)部分伸入到回流槽(5)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其特征在于位于回流槽(5)内的第二管道(7)的管口至少伸入回流槽(5)50mm;位于回流槽(5)内的第二管道(7)的管口与回流槽(5)内底面的距离为250mm~3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氧化再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槽(5)连接降液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邬思永李婵熊波欧阳春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