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友国专利>正文

摩托车节能两档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87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的一种配件,摩托车节能两挡自动变速器,它是由离合外轮、离合内轮、左右离合内轮盖、弹簧、弹簧座、滚柱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件,离合内轮呈齿状,每齿开一弹簧孔,孔内依次放入弹簧、弹簧座、滚柱,离合内轮安装在离合外轮内,左右离合内轮盖通过离合内轮上的螺孔用螺钉与离合内轮相连接。该变速器可替代国产50Q系列摩托车的末级齿轮,不仅可节油40-50%,还可延长动力使用寿命40%左右。(*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的一种配件。目前,拥有国产50Q无档位系列摩托车的用户,普遍认为该车价格适宜、易于驾驶,是城镇、农村理想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但由于该车百公里油耗量大,使消费者感到,买得起,坐不起。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保持该型号的摩托车的优良性能的前提下设计一种能降低油耗的配套装置两档自动变速器。本技术由离合外轮、离合内轮、左离合内轮盖、右离合内轮盖、弹簧、弹簧座、滚柱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件,离合内轮呈齿状,每齿开一弹簧孔,孔内依次放入弹簧、弹簧座,滚柱长度与离合内轮齿的厚度相等,横放在弹簧座上,并通过弹簧、弹簧座与离合外轮相连,离合外轮两面分别设计一圆形槽,其大小、厚度与左右离合外轮盖相配套,左离合内轮盖、右离合内轮盖通过离合内轮上的螺孔用螺钉与离合内轮相连接,从而使离合内轮工作时不产生异动起到固定作用。该变速器是对国产50Q系列摩托车末级齿轮的改进,并根据该摩托车现有传动方式,充分利用动力输出功率(利用率为95%,无内耗),驾驶时与未改装前驾驶方式一样,只要把油门调至怠速位置(熄火均可),变速器将自动调至空档位,车可靠惯性放空滑行,以达到节油目的,当油门加大时,变速器将自动回位满档带动驱动轮前进。该变速器与自行车飞轮原理相近,不同之处是,自行车飞轮采用拨齿定位,变速器则是采用滚柱自动离合,增强了可靠性,增加了承受力矩,同时变速器是安装在驱动盒内,采用油浸式,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通过对国产50Q系列摩托车(无档位)末级齿轮的改进(改固定式为组合式),使该系列摩托车装上此变速器后,达到节油(在原车油耗基础上)40-50%的理想效果,同时可延长动力使用寿命40%左右,并具有安装容易,不需改动原部件,就机安装、简单易行、使用安全可靠,价格便宜。市场需求量大,据有关资料介绍90年我国生产摩托车200万辆,其中50Q系列无档位车就占50%,达到100万辆左右,按我国现有消费水平,该类型车还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当油耗量大这一难题解决后,其销信量将猛增。附图说明图1是摩托车节能两档自动变速器示意图。图2是离合内轮示意图。图3是离合内轮盖示意图。图4是弹簧、弹簧座、滚柱示意图。图5是摩托车节能两档自动变速器结构(部分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由离合外轮[1]、离合内轮[2]、左离合内轮盖[3]、右离合内轮盖[4]、弹簧[5]、弹簧座[6]、滚柱[7]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件,离合外轮[1]呈锯齿状,比原末级齿轮增厚,末级齿轮厚度为12mm,离合外轮[1]厚度为20mm,当摩托车放空时,能承受住较大压力。离合内轮[2]外形呈六齿状,内孔呈 状,内孔与摩托车花键轴吻合,便于替换,离合内轮[2]每齿开一弹簧孔[8],孔内依次放入弹簧[5]、弹簧座[6]各一个,液柱[7]呈圆柱形,长度与离合内轮[2]齿的厚度相等,横放在弹簧座[6]上,共需六根弹簧[5]、六根弹簧数[6]、六根滚柱[7] 离合内轮[2]安装在离合外轮[1]内,离合内轮[2]上的滚柱[7]通过弹簧[5]、弹簧座[6]与离合外轮[1]相连,由于滚柱[7]的作用,使离合外轮[1]只能朝前进方向转动,当摩托车处在怠速位置(下坡、平路上行驶)时,离合内轮[2]在惯性作用下,同样可朝前进方向转动,从而达到节油目的,离合内轮[1]两面分别制成一圆形槽,其大小、厚度与左右离合外轮盖[3、4]相配套,左离合内轮盖[3]、右离合内轮盖[4]通过离合内轮[2]上的三个螺孔[9]用螺钉与离合内轮[2]相连,从而使离合内轮[2]工作时不产生异动起到固定作用。国产50Q系列摩托车由于末级齿轮是固定式的,特别设计了一个拨叉,用于放空,但因为要用手来控制,极不方便,且拨动末级齿轮时,容易打齿,驾驶人往往不用此拨叉,而装上该变速器后,则可省去拨叉,达到既能节油操作又简便的理想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节能两档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由离合外轮、离合内轮、左离合内轮盖、右离合内轮盖、弹簧、弹簧座、滚柱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件,离合内轮呈齿状,每齿开一弹簧孔,孔内依次放入弹簧、弹簧座各一个,滚柱呈圆柱形,长度与离合内轮齿的厚度相等,横放在弹簧座上,离合内轮安装在离合外轮内,离合内轮上的滚柱通过弹簧、弹簧座与离合外轮相连,离合外轮两面分别制成一圆形槽,其大小、厚度与左右离合外轮盖相配套,左离合内轮盖、右离合内轮盖通过离合内轮上的螺孔用螺钉与离合内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离合外轮[1]的厚度为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离合内轮[2]可制成6齿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摩托车的一种配件,摩托车节能两挡自动变速器,它是由离合外轮、离合内轮、左右离合内轮盖、弹簧、弹簧座、滚柱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件,离合内轮呈齿状,每齿开一弹簧孔,孔内依次放入弹簧、弹簧座、滚柱,离合内轮安装在离合外轮内,左右离合内轮盖通过离合内轮上的螺孔用螺钉与离合内轮相连接。该变速器可替代国产50Q系列摩托车的末级齿轮,不仅可节油40-50%,还可延长动力使用寿命40%左右。文档编号F16D41/24GK2148215SQ9121293公开日1993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曹友国, 谢正汝 申请人:曹友国, 谢正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节能两档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由离合外轮[1]、离合内轮[2]、左离合内轮盖[3]、右离合内轮盖[4]、弹簧[5]、弹簧座[6]、滚柱[7]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件,离合内轮[2]呈齿状,每齿开一弹簧孔[8],孔内依次放入弹簧[5]、弹簧座[6]各一个,滚柱[7]呈圆柱形,长度与离合内轮[2]齿的厚度相等,横放在弹簧座[6]上,离合内轮[2]安装在离合外轮[1]内,离合内轮[2]上的滚柱[7]通过弹簧[5]、弹簧座[6]与离合外轮[1]相连,离合外轮[1]两面分别制成一圆形槽,其大小、厚度与左右离合外轮盖[3、4]相配套,左离合内轮盖[3]、右离合内轮盖[4]通过离合内轮[2]上的螺孔[9]用螺钉与离合内轮[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友国谢正汝
申请(专利权)人:曹友国谢正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