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22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包括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所述的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呈上下叠放安装,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贴合面上均布置有若干缓冲槽,上缓冲块的缓冲槽的数量比下缓冲块的缓冲槽的数量多一个,上缓冲块的缓冲槽与下缓冲块的缓冲槽呈错位布置,所述的缓冲槽的中部布置有截面为“山”字型的缓冲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兼顾排气量以及缓冲效果、大幅降低模具成本、保证模具生产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等特点。

A Vacuum Buffer Structure for Die Cast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抽真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带抽真空结构的压铸模模具,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且通过抽真空操作,提高铝液填充速度,从而降低产品成型的时间,保护模具的寿命。通常带抽真空的渣包流道的截面积会设计的稍大些,如果没有设计缓冲,这会造成铝液直接进入真空阀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选择如图2一样的类似排气快一样的结构,该结构抽真空的时候,由于缓冲流道的横截面积小,容易造成铝液会直接高速冲进真空阀,使真空阀被铝液堵死卡住,模具无法正常生产,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具有兼顾排气量以及缓冲效果、大幅降低模具成本、保证模具生产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等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包括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所述的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呈上下叠放安装,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贴合面上均布置有若干缓冲槽,上缓冲块的缓冲槽的数量比下缓冲块的缓冲槽的数量多一个,上缓冲块的缓冲槽与下缓冲块的缓冲槽呈错位布置,所述的缓冲槽的中部布置有截面为“山”字型的缓冲凸起。所述的缓冲槽呈矩形长条结构,且横向布置在上缓冲块或下缓冲块上。所述的缓冲凸起的端部采用弧形结构,缓冲凸起的高度低于缓冲槽的深度。所述的下缓冲块上端面前后部布置有连通开口,所述的连通开口靠近上缓冲块中部的一端布置有缓冲缺口。所述的上缓冲块位于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缓冲槽的侧壁上布置有与缓冲缺口对应的弧形开口。所述的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内均安装有与外部冷却管路对接的冷却管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其具体优点如下:(1)、通过加大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之间缓冲槽的横截面积来确保排气量,通过在缓冲槽内设置缓冲凸起,来确保铝液需要经过多次冲撞来降低动能、从而控制铝液吸入量;(2)、在提高缓冲效果的同时,能够节约缓冲块的体积,降低模具成本;(3)、通过设置冷却管道,使得铝液能够在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之间冷却,从而避免铝液直接被真空阀吸入从而造成真空阀损坏,保证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改进前的排气结构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冲缺口处的局部放大图。图示:1、下缓冲块,2、上缓冲块,3、缓冲槽,4、缓冲凸起,5、连通开口,6、弧形开口,7、真空阀连接块,8、缓冲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所述的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呈上下叠放安装,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贴合面上均布置有若干缓冲槽3,上缓冲块2的缓冲槽3的数量比下缓冲块1的缓冲槽3的数量多一个,上缓冲块2的缓冲槽3与下缓冲块1的缓冲槽3呈错位布置,所述的缓冲槽3的中部布置有截面为“山”字型的缓冲凸起4。所述的缓冲槽3呈矩形长条结构,且横向布置在上缓冲块2或下缓冲块1上。所述的缓冲凸起4的端部采用弧形结构,缓冲凸起4的高度低于缓冲槽3的深度。所述的下缓冲块1上端面前后部布置有连通开口5,所述的连通开口5靠近上缓冲块2中部的一端布置有缓冲缺口8。所述的上缓冲块2位于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缓冲槽3的侧壁上布置有与缓冲缺口8对应的弧形开口6。所述的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内均安装有与外部冷却管路对接的冷却管道。实施例在生产过程中,真空阀通过真空阀连接块7与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进行对接,工作的时候,真空阀启动,将模腔内的空气抽出,从而提高铝液的注入速度,同时启动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内的冷却管道,铝液填充满模腔的时候会进入到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之间的缓冲槽3内,由于缓冲槽3内的缓冲凸起4以及缓冲槽3本身的矩形结构,使得铝液的动能在经过多次碰撞后降低,同时由于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内的冷却管道对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内的铝液进行冷却,对该部位进行密封,避免铝液直接被真空阀吸入,同时开模后取出产品,同时清理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之间的残留物后,直接进行下一次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确保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包括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呈上下叠放安装,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贴合面上均布置有若干缓冲槽(3),上缓冲块(2)的缓冲槽(3)的数量比下缓冲块(1)的缓冲槽(3)的数量多一个,上缓冲块(2)的缓冲槽(3)与下缓冲块(1)的缓冲槽(3)呈错位布置,所述的缓冲槽(3)的中部布置有截面为“山”字型的缓冲凸起(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包括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呈上下叠放安装,上缓冲块(2)和下缓冲块(1)贴合面上均布置有若干缓冲槽(3),上缓冲块(2)的缓冲槽(3)的数量比下缓冲块(1)的缓冲槽(3)的数量多一个,上缓冲块(2)的缓冲槽(3)与下缓冲块(1)的缓冲槽(3)呈错位布置,所述的缓冲槽(3)的中部布置有截面为“山”字型的缓冲凸起(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槽(3)呈矩形长条结构,且横向布置在上缓冲块(2)或下缓冲块(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抽真空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辉王作伟顾佳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辉旺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