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866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包括公模、母模和从母模斜向穿入的斜抽芯杆,公模和母模合模后在内部形成型腔,型腔内安装有模芯,模芯固设于公模的前侧,模芯内部经两根定位芯杆水平地贯穿,另外三侧分别设置有后抽芯杆、左抽芯杆和右抽芯杆,斜抽芯杆从母模后侧穿入至型腔内,在型腔内还设有预埋式抽芯;其中预埋式抽芯具有柱形本体,柱形本体的底侧具有定位柱,柱形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模芯以及斜抽芯杆下侧的连接柱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模芯底侧安装一次性的预埋式抽芯,方便地实现了内部复杂的多管路连接结构,再次使用时只需更换新件即可,安装方便且定位精确,散热良好,有利于成型气孔率的控制。

Built-in pre-forming core-pull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内部设置了预埋式抽芯的模具。
技术介绍
机油冷却器是一种加速机油散热使润滑油保持较低温度的装置,机油冷却器安装于汽车水箱的水室内或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流经冷却器芯外侧,通过和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对流经冷却器芯的高温机油进行冷却,防止油温过高而使机油消耗量增加,同时还防止机油氧化变质,还可以避免机油温度升高导致润滑作用减弱。机油冷却器体一般采用重力、低压铸造工艺,其尺寸精度相对低,表面粗糙、组织疏松、易渗漏、市场故障率高;并且由于现有机油冷却器体的结构复杂,铸造壁厚相差悬殊,产品有较高的气密性要求,所以产品合格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基于上述问题,采用高压挤压铸造能够实现日益复杂的加工工艺的要求。在机油冷却器的模具设计过程中,由于产品结构复杂导致管路交错,常规的滑块和抽芯结构不能满足复杂结构的实现,同时对于其中间的抽芯多次重复精确定位,也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以满足复杂结构设计的要求,并且使用方便,具有重复定位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包括公模、母模和从母模斜向穿入的斜抽芯杆,公模和母模合模后在内部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型腔内安装有模芯,模芯固设于公模的前侧,模芯内部经两根定位芯杆水平地贯穿,另外三侧分别设置有后抽芯杆、左抽芯杆和右抽芯杆,斜抽芯杆从母模后侧穿入至型腔内,在型腔内还设有预埋式抽芯;其中,后抽芯杆和左抽芯杆各水平地穿入母模,左抽芯杆穿过模芯端部的位于型腔内的孔槽并与斜抽芯杆相抵,右抽芯杆从母模右侧的导孔中水平地穿入,右抽芯杆的端部在型腔内与后抽芯杆相抵;预埋式抽芯安装于模芯的底侧,具有柱形本体,柱形本体的底侧具有定位柱,柱形本体的两端为具有平直接面的第一端部和具有凹形接面的第二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包括公模、母模和从母模斜向穿入的斜抽芯杆,公模和母模合模后在内部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型腔内安装有模芯,模芯固设于公模的前侧,模芯内部经两根定位芯杆水平地贯穿,另外三侧分别设置有后抽芯杆、左抽芯杆和右抽芯杆,斜抽芯杆从母模后侧穿入至型腔内,在型腔内还设有预埋式抽芯;其中,后抽芯杆和左抽芯杆各水平地穿入母模,左抽芯杆穿过模芯端部的位于型腔内的孔槽并与斜抽芯杆相抵,右抽芯杆从母模右侧的导孔中水平地穿入,右抽芯杆的端部在型腔内与后抽芯杆相抵;预埋式抽芯安装于模芯的底侧,具有柱形本体,柱形本体的底侧具有定位柱,柱形本体的两端为具有平直接面的第一端部和具有凹形接面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模芯相抵,第二端部与斜抽芯杆下侧的连接柱相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模芯包括壳体和两个连接体,壳体朝向型腔的端部向内凹入形成有两个用于安装连接体的插接槽,连接体的朝向壳体的一端为具有台阶环面的插接柱,另一端为朝向型腔的弧形孔槽,孔槽的弧形面的轴线与插接柱的轴线垂直,且两个连接体的孔槽的弧形面的轴线共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连接体与壳体的插接槽相插接,定位芯杆从模芯外侧穿过壳体和连接体,并与左抽芯杆相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连接体的插接柱的截面形状为非正圆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预成型抽芯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忠善贺培兆方杰史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众鑫压铸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