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三台阶四步交错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三台阶四步交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大断面软弱围岩的岩质较软,抗压强度不高,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围岩稳定性差,易出现塌方现象。传统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由于台阶过短,中台阶左右错开距离较短,因岩体产状的不确定性,易造成开挖后多榀钢架左右同时悬空暴露,影响施工安全。其次施工工序繁琐,各工序之间的流水作业效率较低,且台阶长度较短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初期支护封闭成环的时间较长,沉降及收敛变形量较大。“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虽对初期支护变形控制较好,但增加了临时支护降低了施工效率,而且临时仰拱上方因大型机械行走,往往对初期支护的影响更大;拆卸临时仰拱时,多采用爆破作业,对于软弱围岩相当于增加了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且设置临时支护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采用“三台阶四步交错法”对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三台阶四步交错施工方法,通过对三个台阶上的第一工作平面、第二工作平面、核心土以及隧底的施工面进行四步交替施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三台阶四步交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台阶(1)、中台阶(2)、下台阶(3),所述上台阶(1)、中台阶(2)的右侧、下台阶(3)的左侧构成第一工作平面;所述上台阶(1)、中台阶(2)的左侧、下台阶(3)的右侧构成第二工作平面;所述上台阶(1)和中台阶(2)的中部同侧分别设置有核心土(4);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交错施工,且采用渐进式施工;每对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施工一次作为一个周期;所述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中分别采用同步施工;步骤2:每隔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施工两个周期,对核心土平面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三台阶四步交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台阶(1)、中台阶(2)、下台阶(3),所述上台阶(1)、中台阶(2)的右侧、下台阶(3)的左侧构成第一工作平面;所述上台阶(1)、中台阶(2)的左侧、下台阶(3)的右侧构成第二工作平面;所述上台阶(1)和中台阶(2)的中部同侧分别设置有核心土(4);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交错施工,且采用渐进式施工;每对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施工一次作为一个周期;所述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中分别采用同步施工;步骤2:每隔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施工两个周期,对核心土平面进行施工一次;步骤3:每当上台阶(1)开挖进尺3m时,则对隧底(5)进行施工;所述隧底(5)每次施工的开挖长度为3m,并将开挖的隧底(5)清底后进行仰拱和二次衬砌的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三台阶四步交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施工两个周期后,此时上台阶(1)进尺1.2~1.6m,中台阶(2)和下台阶(3)分别进尺2.4~3.2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三台阶四步交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中均采用同步施工,所述上台阶(1)、中台阶(2)的右侧、下台阶(3)的左侧均同步施工;所述上台阶(1)、中台阶(2)的左侧、下台阶(3)的右侧均同步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三台阶四步交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的施工分别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1:对上台阶(1)、中台阶(2)、下台阶(3)的对应施工面进行钻孔、爆破作业;步骤02:然后,对上台阶(1)的施工面进行扒渣;步骤03:对上台阶(1)进行支护,对中台阶(2)、下台阶(3)的对应施工面出渣;步骤04:最后,对上台阶(1)喷锚,对中台阶(2)、下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振亚,何十美,梁朋刚,孙百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