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岩连拱隧道侧导洞先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7096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岩连拱隧道侧导洞先行施工方法,采用CD法开挖先行洞远离中导洞一侧的导坑,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仰拱;将先行洞侧导坑开挖至中导洞里程时,先行洞横挑斜交进入中导洞,先行洞侧导坑继续向前开挖;中导洞开挖,开挖过程中通过已开挖的先行洞侧导坑作为隧道洞内与洞外的施工物流通道;中导洞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中隔墙,中隔墙混凝土每完成一组后,在远离先行洞的一侧施作横撑;采用CD法开挖先行洞剩余的侧导坑,使得先行洞初期支护成环;采用CD法先开挖后行洞的右侧导坑,再开挖后行洞的剩余导坑。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特别适合复杂的市政地下交通工程领域,解决传统连拱隧道施工时存在的局限和难题。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ide guide tunnel of mudstone multi-arch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泥岩连拱隧道侧导洞先行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泥岩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适用于洞口条件复杂,无法按照常规施工顺序进行的连拱隧道施工。
技术介绍
连拱隧道一般设在埋深不深、纵向距离较短、上行线与下行线分不开或并线的情况下,一般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当前连拱隧道有直中墙和曲中墙两种形式,由于曲中墙连拱隧道比直中墙连拱隧道防水系统要好得多,所以应用也更加广泛。连拱隧道的施工都是按照先挖中导洞再修中隔墙,最后开挖主洞的顺序进行,具体工程施工中分为三类,分别为“中导洞-双侧壁三导洞开挖法”、“中导洞-正洞台阶开挖法”、“中导洞-先左洞后右洞开挖法”。连拱隧道传统施工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施工工序多、进度慢,尤其是连拱隧道设计长度较长时,施工更加困难,由于导洞断面小只能采用单工序作业,施工效率更加缓慢,工期有时很难保障。连拱隧道在施工设计时常常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地质环境,是传统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无法解决的。比如,如图4所示,连拱隧道出洞口为回填土浅埋段,洞口段约30米埋深仅为9米,洞口段地面30米范围为双向四车道和人行道的市政道路,为确保边坡稳定性,在洞口段施工前需对洞口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岩连拱隧道侧导洞先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完成连拱隧道洞口段的管棚施工,增加洞口段围岩的整体稳定性;步骤二,采用CD法开挖先行洞远离中导洞一侧的导坑,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仰拱;步骤三,将先行洞侧导坑开挖至中导洞里程时,先行洞横挑斜交进入中导洞,同时先行洞侧导坑继续向前开挖;步骤四,中导洞开挖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开挖过程中通过已开挖的先行洞侧导坑作为隧道洞内与洞外的施工物流通道;步骤五,中导洞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中隔墙,中隔墙混凝土每完成一组后,在远离先行洞的一侧施作横撑以确保中隔墙左右受力平衡;步骤六,采用CD法开挖先行洞剩余的侧导坑,使得先行洞初期支护成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岩连拱隧道侧导洞先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完成连拱隧道洞口段的管棚施工,增加洞口段围岩的整体稳定性;步骤二,采用CD法开挖先行洞远离中导洞一侧的导坑,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仰拱;步骤三,将先行洞侧导坑开挖至中导洞里程时,先行洞横挑斜交进入中导洞,同时先行洞侧导坑继续向前开挖;步骤四,中导洞开挖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开挖过程中通过已开挖的先行洞侧导坑作为隧道洞内与洞外的施工物流通道;步骤五,中导洞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中隔墙,中隔墙混凝土每完成一组后,在远离先行洞的一侧施作横撑以确保中隔墙左右受力平衡;步骤六,采用CD法开挖先行洞剩余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乃贵阳庆王海龙肖志强李朦郭洋魏丹陈博旭王曙国瞿双全朱仁景刘龙伟高峰谭绪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