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959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27
一种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包含矩形顶管导洞、第二导洞、第三导洞、第四导洞、横向棚护结构、侧面成孔桩以及中间成孔桩,所述矩形顶管导洞竖向平行于城市道路路面设置,所述横向棚护结构从矩形顶管导洞的上端横向向两侧延伸,所述第二导洞、第三导洞和第四导洞平行于矩形顶管导洞设置且位于横向棚护结构的下方,第二导洞及第四导洞内设有多个侧面成孔桩,矩形顶管导洞及第三导洞内设有多个中间成孔桩;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机械化施工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能配合适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采用多导洞、横向棚护结构、成孔桩的有效支护配合,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可靠,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large-span underground space structure by mechan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空间施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率及开发规模日渐增高,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地下车库及各种一体化设施等正在我国地下空间大规模建设。我国地下工程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建设规模及建设速度在世界地下工程建设史上也是少有的。通常建设地下工程的建设方法有明挖法、盖挖法及暗挖法。但现有的技术依赖人工开挖,在土体开挖过程中,总会出现人直接面对未支护土体的情况,施工风险大。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喷射混凝土作业会在洞内引起大量的粉尘,致使洞内作业环境差,难以实现绿色文明施工。为此,本技术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方法依赖人工开挖,作业环境差、施工风险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工程进度慢、用工紧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包含矩形顶管导洞、第二导洞、第三导洞、第四导洞、横向棚护结构、侧面成孔桩以及中间成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顶管导洞竖向平行于城市道路路面设置,所述横向棚护结构从矩形顶管导洞的上端横向向两侧延伸,所述第二导洞、第三导洞和第四导洞平行于矩形顶管导洞设置且位于横向棚护结构的下方,两侧的第二导洞及第四导洞内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侧面成孔桩,位于中间的矩形顶管导洞及第三导洞内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中间成孔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包含矩形顶管导洞、第二导洞、第三导洞、第四导洞、横向棚护结构、侧面成孔桩以及中间成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顶管导洞竖向平行于城市道路路面设置,所述横向棚护结构从矩形顶管导洞的上端横向向两侧延伸,所述第二导洞、第三导洞和第四导洞平行于矩形顶管导洞设置且位于横向棚护结构的下方,两侧的第二导洞及第四导洞内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侧面成孔桩,位于中间的矩形顶管导洞及第三导洞内设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中间成孔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棚护结构为横向设置的多根紧密排列的微型型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机械化施作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瑞萌曾德光周书明郑杰路清泉黄美群陈东鲁卫东郭婷杨三资姜华龙李欣盛杰冯欣李明路威潘毫范涛韩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