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7551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安装有缓震块,所述缓震块顶部设置有路面拼接平台,所述路面拼接平台相互靠近的一面设置有拼接齿,所述路面拼接平台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延伸台,所述延伸台顶部设置有减震装置、结构增强装置和防护装置,通过橡胶减震板向上移动与拼接齿接触对拼接处进行减震支撑,吸收和减少震动,防止震动向周围传递,从而降低对车辆、行人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减小震动和噪音对驾驶体验的影响,提高行车的平稳度和舒适度,同时橡胶减震板能够提供额外的缓冲,减少对车辆的冲击和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


技术介绍

1、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是指将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隧道与市政基础设施隧道(如综合管廊、地下道路、排水隧道等)在空间上整合建设的工程形式,通过共享地下空间、结构体和施工资源,实现集约化利用和协同运营。

2、专利公告号为cn214613530u的专利涉及轨道交通
,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桥梁、市政隧道、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包括桥梁、市政隧道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至少由桥梁上部结构、桥墩盖梁、隧顶支墩、市政隧道顶板、市政隧道底板、市政隧道侧墙、市政隧道综合管廊共用侧墙、综合管廊顶板、综合管廊底板、综合管廊侧墙、综合管廊中隔墙、桥梁墩柱组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综合管廊位于市政隧道一侧,通过市政隧道综合管廊共用侧墙与市政隧道连接成整体结构,桥梁位于市政隧道和综合管廊上部,通过隧顶支墩与市政隧道相连,在保证建筑各项结构受力合理且能正常运行前提下,增加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率,简化了施工步序、缩短了工程的实施周期、提升了本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上述专利中,通过隧顶支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顶部固定安装有缓震块(2),所述缓震块(2)顶部设置有路面拼接平台(3),所述路面拼接平台(3)相互靠近的一面设置有拼接齿(4),所述路面拼接平台(3)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延伸台(5),所述延伸台(5)顶部设置有减震装置、结构增强装置和防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液压缸(10)与二号液压缸(11)通过液压管连接,所述一号液压缸(10)与二号液压缸(11)内部均充满液体,所述压杆(9)与斜面块二(15)相互接触的一面均设置为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顶部固定安装有缓震块(2),所述缓震块(2)顶部设置有路面拼接平台(3),所述路面拼接平台(3)相互靠近的一面设置有拼接齿(4),所述路面拼接平台(3)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延伸台(5),所述延伸台(5)顶部设置有减震装置、结构增强装置和防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液压缸(10)与二号液压缸(11)通过液压管连接,所述一号液压缸(10)与二号液压缸(11)内部均充满液体,所述压杆(9)与斜面块二(15)相互接触的一面均设置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增强装置包括长杆(151)、底板(152)和卡块(153),所述长杆(151)固定安装在升板(12)底部,所述底板(152)固定安装在长杆(151)底部,所述卡块(153)固定安装在底板(152)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增强装置还包括斜面杆(154)、滑轨(155)、滑杆(156)、斜面块三(157)和弧形板(158),所述斜面杆(154)固定安装在底板(152)底部,所述滑轨(155)固定安装在延伸台(5)底部,所述滑杆(156)滑动安装在滑轨(155)内部,所述斜面块三(157)固定安装在滑杆(156)远离缓震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旦郑洁袁俊马玉祯黄建靖逄鹏程邵国鑫孙齐林魏健鹏王腾申昊王华周彪龙昊张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