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鲜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79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汽车、摩托车和其它机械设备上的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包括外转动件、与外转动件内圈配合的内转动件、连接在外转动件两侧或者内转动件两侧的左压盖和右压盖及连接螺钉,其特征是在内转动件的外圆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倾斜的槽口,在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并与外转动件的内圈接触;或者在外转动件的内圈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呈弧形的槽口,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并与内转动件的外圆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槽口内不设置与滚动体接触的复位弹簧,所以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便于安装、生产成本低,使用时脱离快、噪音小、磨损小、寿命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部件,具体涉及用于摩托车的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超越离合器在外转动件和与其配合的内转动件之间设有滚动体和复位弹簧构件,广泛用于在汽车、摩托车和其它机械设备上,以减轻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磨损,降低燃油的消耗。如1997年3月26日中国专利局审定公告的专利号为ZL952314、名称为“摩托车动力传递单向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牙盘、设在牙盘内的被动连接盘、设在牙盘和被动连接盘之间的滚珠和复位弹簧,在被动连接盘的两侧还设有挡板,装在摩托车上使用,当摩托车减速滑行时,能起到节油和减少机件磨损的作用。但其结构较为复杂,由于装有复位弹簧构件,不仅使用时脱离慢,启动或停车时噪音大,而且容易损坏。经调查分析,造成超越离合器损坏的主要原因有滚动体磨损、滚道磨损、弹簧断裂或失去弹性,其中因弹簧断裂或失去弹性而造成超越离合器损坏的情况约为9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它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安装简便、生产成本低,使用时脱离快、噪音小、磨损小、寿命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包括外转动件、与外转动件内圈配合的内转动件、连接在外转动件两侧或者内转动件两侧的左压盖和右压盖及连接螺钉,其特征是在内转动件的外圆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倾斜的槽口,在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并与外转动件的内圈接触;或者在外转动件的内圈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呈弧形的槽口,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并与内转动件的外圆接触。装在槽口内的滚动体为滚柱或钢球。由于在槽口内不设置与滚动体接触的复位弹簧,不仅简化了结构,便于加工和装配,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离合速度快,启动和停噪音小,机件的磨损减轻,使用寿命延长。所述的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在内转动件的外圆上设有均布的槽口的左壁面与槽口底面的夹角α为90°-95°,槽口的右壁面与槽口底面的夹角β为110°-120°;槽口左边的深度小于滚动体的直径。所述的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在外转动件的内圈设有均布的槽口的左边的深度小于右边的深度,右边的深度小于滚动体的直径。本专利技术的外转动件既可为从动件又可为主动件,内转动件既可为主动件又可为从动件,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而定。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便于安装、生产成本低,使用时脱离快、噪音小、磨损小、寿命长。可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和其它机械设备上。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内转动件的结构图。图4是图3设有的槽口局部放大视图。图5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外转动件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摩托车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外转动件1为从动链轮,与外转动件内圈配合的内转动件2为主动件,装在变速箱输出轴上,在内转动件2的外圆上设有7个均布的底部倾斜的槽口6,槽口6的左壁面与槽口底面的夹角α为92°,槽口6的右壁面与槽口底面的夹角β为115°,在每个槽口6内装有一个滚动体柱7,滚动体柱7为滚柱,且槽口6左边的深度小于滚柱的直径;左压盖3和右压盖4分别用连接螺钉5连接在内转动件2的两侧。当内转动件2逆时针转动且转速高于外转动件1时,滚柱滚向槽口6的右边卡在槽口6的底部与外转动件1的内圈之间,外转动件1随内转动件2同步旋转;当摩托车处于怠速或熄火状态,内转动件2的转速等于或低于外转动件1转速时,滚柱滚由于没有复位的作用,很快向槽口6的左边,不再卡在槽口6的底部与外转动件1的内圈之间,高速旋转的外转动件1不会反拖内转动件2旋转,从而减少了机件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并可节省燃油。图5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摩托车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外转动件1为从动链轮,与外转动件内圈配合的内转动件2为主动件,装在变速箱输出轴上,在外转动件1的内圈上设有7个均布的底部呈弧形的槽口8,在每个槽口8内装有一个滚动体柱7,滚动体柱7为滚柱,且槽口8左边的深度小于右边的深度,右边的深度小于滚柱的直径;左压盖3和右压盖4分别用连接螺钉5连接在外转动件1的两侧。当内转动件2逆时针转动且转速高于外转动件1时,滚柱滚向槽口8的左边卡在槽口8的底部与内转动件2的外圆之间,外转动件1随内转动件2同步旋转;当摩托车处于怠速或熄火状态,内转动件2的转速等于或低于外转动件1转速时,滚柱滚由于没有复位的作用,很快向槽口8的右边,不再卡在槽口8的底部与内转动件2的外圆之间,高速旋转的外转动件1不会反拖内转动件2旋转,从而减少了机件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并可节省燃油。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包括外转动件(1)、与外转动件内圈配合的内转动件(2)、连接在外转动件(1)两侧或者内转动件(2)两侧的左压盖(3)和右压盖(4)及连接螺钉(5),其特征是在内转动件(2)的外圆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倾斜的槽口(6),在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7),并与外转动件(1)的内圈接触;或者在外转动件(1)的内圈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呈弧形的槽口(8),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7),并与内转动件(2)的外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在内转动件(2)的外圆上设有均布的槽口(6)的左壁面与槽口底面的夹角α为90°-95°,槽口(6)的右壁面与槽口底面的夹角β为110°-120°;槽口(6)左边的深度小于滚动体(7)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在外转动件(1)的内圈设有均布的槽口(8)的左边的深度小于右边的深度,右边的深度小于滚动体(7)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滚动体(7)为滚柱或钢球。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汽车、摩托车和其它机械设备上的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包括外转动件、与外转动件内圈配合的内转动件、连接在外转动件两侧或者内转动件两侧的左压盖和右压盖及连接螺钉,其特征是在内转动件的外圆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倾斜的槽口,在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并与外转动件的内圈接触;或者在外转动件的内圈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呈弧形的槽口,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并与内转动件的外圆接触。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槽口内不设置与滚动体接触的复位弹簧,所以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便于安装、生产成本低,使用时脱离快、噪音小、磨损小、寿命长。文档编号F16D41/064GK1538085SQ0311769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闵振水, 鲜桦 申请人:鲜桦, 鲜 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超越离合器,包括外转动件(1)、与外转动件内圈配合的内转动件(2)、连接在外转动件(1)两侧或者内转动件(2)两侧的左压盖(3)和右压盖(4)及连接螺钉(5),其特征是在内转动件(2)的外圆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倾斜的槽口(6),在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7),并与外转动件(1)的内圈接触;或者在外转动件(1)的内圈上至少设有3个均布的底部呈弧形的槽口(8),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滚动体(7),并与内转动件(2)的外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振水鲜桦
申请(专利权)人:鲜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