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723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包括矩形墩、防撞立柱、水平防撞管、波形护栏、水平加强槽钢、柔性导流防撞块、槽钢固定钢带、细石混凝土封顶、孔顶贯通压板、孔顶固定钢板、固定土钉、立柱外周砂浆层、吸能减震弹簧、吸能模块固定板等,针对矩形柔性桥墩,采用完全隔离理念进行防护设置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防撞立柱、水平防撞管、波形护栏组成隔离结构,月牙形柔性导流防撞块组成柔性吸能模块,将撞击“拒之于千里之外”,以达到保护桥墩了目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Isolated flexible anti-colli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
本技术涉及隔离式柔性防撞领域,特别涉及一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主要适用在高速公路上矩形墩,防止汽车撞击桥墩导致交通安全事故。
技术介绍
高速上跨天桥众多,形式多样,主要有梁桥、拱桥和斜腿刚构,其中梁桥大部分均在中央分隔带设置桥墩,但未做防撞措施。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汽车撞击桥墩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桥墩倒塌、车毁人亡,带来无可挽回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鉴于此,为了防止汽车撞击桥墩导致交通安全事故,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天桥桥墩防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以上任一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设置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上,包括矩形墩、防撞立柱、水平防撞管、波形护栏、水平加强槽钢、固定吸能模块固定板、柔性导流防撞块以及防阻块;其中至少一矩形墩设置在所述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上,所述防撞立柱设置于所述矩形墩两侧,并插入所述矩形墩内,所述防撞立柱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纵向布置;所述水平防撞管沿纵向设置在所述防撞立柱上,所述防撞立柱上固定所述防阻块,在所述防阻块上设置所述波形护栏,其中所述防撞立柱、所述水平防撞管及所述波形护栏共同组成隔离式防撞结构,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纵向布置;所述水平加强槽钢沿横向设置在所述防撞立柱上,在所述水平加强槽钢上固定吸能模块固定板,所述吸能模块固定板与所述柔性导流防撞块连接,组成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横向布置的柔性吸能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墩两侧形成槽孔,所述防撞立柱插入所述槽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立柱和所述矩形墩的槽孔间隙位置立柱外周砂浆层,所述槽孔上部开挖形成孔口贯通扩大区,所述孔口贯通扩大区位于所述立柱外周砂浆层的上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立柱上套设有孔顶固定钢板以及孔顶贯通压板,并且所述孔口贯通扩大区内浇筑有细石混凝土,其中所述孔顶固定钢板固定于地基,所述孔顶贯通压板连接纵向一排的防撞立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立柱上利用连接螺栓固定防阻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加强槽钢通过槽钢固定钢带固定在所述防撞立柱上,在所述水平加强槽钢上通过止退螺栓固定所述吸能模块固定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流防撞块由高分子耐磨层、自恢复弹性层、复合材料耗能层依次层叠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柔性导流防撞块内壁上设置多根吸能减震弹簧,所述吸能减震弹簧穿插在所述复合材料耗能层中,所述吸能模块固定板通过吸能模块固定螺母连接所述柔性导流防撞块。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针对矩形桥墩设置一种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结构由防撞立柱、水平防撞管及波形护栏共同组成,将撞击“拒之于千里之外”,以达到保护桥墩目的。(2)本技术的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在防撞立柱上沿横向设置水平加强槽钢,在水平加强槽钢上设置柔性导流防撞块,组成沿横向布置的柔性吸能模块,将撞击进行柔性缓冲吸能,减少事故伤害程度。(3)本技术中的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的防撞立柱由孔顶固定钢板通过固定土钉固定在地基中,并浇筑混凝土,利用孔顶贯通压板将防撞立柱连成一排,大大的增强了防撞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的竖向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撞立柱的剖面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撞立柱的钢板固定平面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撞立柱与水平防撞管及水平加强槽钢连接俯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柔性导流防撞块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矩形墩-1、防撞立柱-2、水平防撞管-3、波形护栏-4、水平加强槽钢-5、止退螺栓-6、柔性导流防撞块-7、高速中央分隔带-8、防阻块-9、连接螺栓-10、槽钢固定钢带-11、孔口贯通扩大区-12、细石混凝土-13、孔顶贯通压板14、孔顶固定钢板-15、固定土钉-16、素土夯实-17、立柱外周砂浆层-18、高分子耐磨层-19、自恢复弹性层-20、复合材料耗能层-21、吸能减震弹簧-22、吸能模块固定板-23、吸能模块固定螺母-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传统波形护栏固定方式,水平防撞管与防撞立柱焊接方式,各种型号螺栓构造等技术,本技术不再累述,重点阐述本技术及结构的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的结构示意图被展示,所述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设置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8上,所述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包括矩形墩1、防撞立柱2、水平防撞管3、波形护栏4、水平加强槽钢5、止退螺栓6、柔性导流防撞块7、防阻块9、连接螺栓10、槽钢固定钢带11、孔口贯通扩大区12、细石混凝土封顶13、孔顶贯通压板14、孔顶固定钢板15、固定土钉16、素土夯实17、立柱外周砂浆层18、高分子耐磨层19、自恢复弹性层20、复合材料耗能层21、吸能减震弹簧22、吸能模块固定板23、吸能模块固定螺母24。如图1-4所示,所述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8上设置至少一矩形墩1,所述防撞立柱2设置于矩形墩1两侧,并插入所述矩形墩1内,且所述防撞立柱2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图中箭头所指)纵向布置。具体而言,所述矩形墩1的两侧进行开槽引孔,形成槽孔,所述防撞立柱2插入所述槽孔中,所述防撞立柱2预埋深度不小于2m。所述防撞立柱2和所述矩形墩1的槽孔间隙位置立柱外周砂浆层18,所述槽孔上部开挖形成孔口贯通扩大区12,所述孔口贯通扩大区12位于所述立柱外周砂浆层18的上部;所述防撞立柱2上套设有孔顶固定钢板15以及孔顶贯通压板14,并且所述孔口贯通扩大区12内浇筑有细石混凝土13,进行封顶。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在所述防撞立柱2插入后确位置和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所述防撞立柱2四周的槽孔进行浇筑,形成立柱外周砂浆层18,在槽孔上部开挖扩大形成孔口贯通扩大区12,将孔顶固定钢板15套在所述防撞立柱2上,置于所述孔口贯通扩大区12内,并且所述孔顶固定钢板15利用固定土钉16固定在地基上。当所述孔顶固定钢板15确认位置正确后,在所述孔顶固定钢板15上用细石混凝土13进行封顶,换言之,在所述孔顶固定钢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设置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8)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墩(1)、防撞立柱(2)、水平防撞管(3)、波形护栏(4)、水平加强槽钢(5)、固定吸能模块固定板(23)、柔性导流防撞块(7)以及防阻块(9);其中至少一矩形墩(1)设置在所述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8)上,所述防撞立柱(2)设置于所述矩形墩(1)两侧,并插入所述矩形墩(1)内,所述防撞立柱(2)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纵向布置;所述水平防撞管(3)沿纵向设置在所述防撞立柱(2)上,所述防撞立柱(2)上固定所述防阻块(9),在所述防阻块(9)上设置所述波形护栏(4),其中所述防撞立柱(2)、所述水平防撞管(3)及所述波形护栏(4)共同组成隔离式防撞结构,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纵向布置;所述水平加强槽钢(5)沿横向设置在所述防撞立柱(2)上,在所述水平加强槽钢(5)上固定吸能模块固定板(23),所述吸能模块固定板(23)与所述柔性导流防撞块(7)连接,组成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横向布置的柔性吸能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设置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8)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墩(1)、防撞立柱(2)、水平防撞管(3)、波形护栏(4)、水平加强槽钢(5)、固定吸能模块固定板(23)、柔性导流防撞块(7)以及防阻块(9);其中至少一矩形墩(1)设置在所述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8)上,所述防撞立柱(2)设置于所述矩形墩(1)两侧,并插入所述矩形墩(1)内,所述防撞立柱(2)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纵向布置;所述水平防撞管(3)沿纵向设置在所述防撞立柱(2)上,所述防撞立柱(2)上固定所述防阻块(9),在所述防阻块(9)上设置所述波形护栏(4),其中所述防撞立柱(2)、所述水平防撞管(3)及所述波形护栏(4)共同组成隔离式防撞结构,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纵向布置;所述水平加强槽钢(5)沿横向设置在所述防撞立柱(2)上,在所述水平加强槽钢(5)上固定吸能模块固定板(23),所述吸能模块固定板(23)与所述柔性导流防撞块(7)连接,组成沿着高速公路的行车方向横向布置的柔性吸能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墩(1)两侧形成槽孔,所述防撞立柱(2)插入所述槽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式柔性防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立柱(2)和所述矩形墩(1)的槽孔间隙位置立柱外周砂浆层(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利辉朱亦儒王玺李健林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