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80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盘式制动器卡钳,其包括内侧壳体(217)、可相对于该壳体运动用于直接作用于内侧制动衬块的致动元件(226)、从所述壳体(217)桥跨到所述外侧并用于直接作用于外侧制动衬块的桥状件(220)、以及位于所述桥状件(220)与所述壳体(217)之间且适于递增地向内移动所述桥状件(220)以便在使用时补偿外侧制动衬块的磨损的内侧松紧调节器(2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卡钳,特别是涉及适于通过桥状件反作用地作用于一个制动衬块的单边式卡钳。
技术介绍
传统盘式制动器卡钳具有对置的制动衬块,该制动衬块适于被迫使以抵靠制动器转子的相对径向表面。在机动车中致动通常是液压式的,并且可以通过对置的活塞进行。但是,对置的活塞卡钳相当昂贵,并且在外侧有些笨重。因此,已经开发出单边式滑动卡钳,其中内侧活塞直接作用于内侧制动衬块,并且通过附装到该活塞壳体的桥状件间接作用于外侧制动衬块;当然,必须允许该活塞壳体在承载件上向内侧滑动以适应外侧制动衬块的磨损。就载重汽车的盘式制动器而言,致动一般是通过压缩空气和大型致动器进行的,所述大型致动器的直径可为200毫米,长度可为300毫米。这样的致动器实际上仅能安装在内侧,因此单边式制动器卡钳是常用的。载重汽车的制动衬块具有相当大的磨损厚度,典型磨损厚度为大约20毫米。此外,制动盘自身的每个表面在崭新状态和磨损状态之间通常可能磨损掉3毫米。因此,在外侧制动衬块的展新状态和磨损状态之间,通常必须允许空气制动致动器向内移动大约25毫米。该容差对载重汽车的设计者来说是很不便的限制,最好避免该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盘式制动器卡钳,该盘式制动器卡钳包括内侧壳体、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用于直接作用于内侧制动衬块的致动元件、从所述壳体桥跨到外侧且用于直接作用于外侧制动衬块的桥状件、以及内侧松紧调节器,该内侧松紧调节器位于所述桥状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并且适于递增地或增量式地向内移动所述桥状件从而在使用中补偿外侧制动衬块的磨损。通过将用于外侧制动衬块的松紧调节器设置在内侧,本专利技术既使得所述卡钳在外侧的体积减至最小,还允许内侧壳体保持在基本不变的位置。为了消除外侧运转间隙,并为松紧调节器提供必要的行程,内侧壳体的微小运动可能是必须的,但2至3毫米范围内的运动就是足够的。由于所述空气致动器附装到内侧壳体,该空气致动器也被保持在基本不变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卡钳进一步包括内侧制动衬块松紧调节器,该内侧制动衬块松紧调节器位于所述壳体与致动元件之间,并且适于递增地向外移动所述致动元件以在使用中补偿内侧制动衬块的磨损。这样的卡钳为两个制动衬块的磨损提供补偿,并且缩短了内侧致动元件的行程。根据预测的制动衬块磨损率,内侧和外侧松紧调节器可以具有不同的松紧调节器行程。所述桥状件可以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以限定一个间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述内侧调节器跨越该间距。或者,所述桥状件完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与之间隔开一个间距,并且所述内侧松紧调节器跨越所述间距。所述卡钳可以进一步包括适于相对于车辆车轴刚性固定的承载件,该承载件具有滑动件,并且所述桥状件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这些滑动件可包括圆柱形销,这些圆柱形销能够以滑动配合接合在相应孔中,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承载件固定这些销。所述承载件可既具有内侧滑动件又具有外侧滑动件,并且所述桥状件可具有用于分别与这些滑动件接合的内侧腿部和外侧腿部。所述壳体还可适于与所述内侧滑动件滑动接合。本专利技术的卡钳既适用于固定式的盘式制动器转子又适合于滑动式的盘式制动器转子。附图说明根据下文对本专利技术几种实施方式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会变得更加清晰,在附图中示出那些实施方式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其中图1是传统载重汽车盘式制动器装置的部分截面正视图;图2对应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图2A是图2的分解视图,示出了桥状件、壳体、和承载件的一部分;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卡钳壳体和桥状件的分解视图;以及图4是图3中的壳体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附图,图1示出了传统载重汽车盘式制动器。车轮11和轮胎12固定到车轴14的可转动轮毂13上。制动器转子15连接成随所述轮毂13一起转动。承载件16刚性地固定到车轴14并且支撑滑动制动器卡钳17,滑动制动器卡钳17上安装有空气致动器18。所述致动器适于直接作用于内侧制动衬块19,以及通过桥状件20作用外侧制动衬块21。因此,随着所述外侧制动衬块磨损,致动器18沿箭头22的方向向内移动,典型地可移动长达23毫米的距离。图2和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其中类似的部件具有增大了一百的相应参考标号。从而,转子115由对置的制动衬块119和121制动。承载件116将滑动卡钳117支撑在圆柱形销123上,并且致动是通过致动器118进行的。滑动卡钳117包括卡钳体117A。桥状件120通过增量式松紧调节器124连接到位于内侧的卡钳体117A。总之,在使用中所述致动器118通过传统类型的可调节挺杆(也称为松紧调节器)126作用于内侧制动衬块119,而通过所述松紧调节器124和桥状件120作用于外侧制动衬块121。应理解的是,随着所述外侧制动衬块的磨损,松紧调节124的长度将逐渐缩短,从而使桥状件120沿箭头122的方向向内移动。同时随着内侧制动衬块119的磨损,松紧调节器126的长度将以传统方式逐渐增大。因此,若假定制动衬块121和119以相同的速率磨损,且所述松紧调节器124和126相配合以相同的速率调节,那么致动器118和卡钳体117A基本上保持在同一位置(即,它们的移动量仅为制动衬块119和盘115之间的运转间隙)。制动衬块121和桥状件120沿箭头122的方向向内侧移动,其移动量等于制动衬块121的磨损加上转子115外侧摩擦面上的磨损的总和;并且制动衬块119沿箭头150的方向向外侧移动,其移动量等于制动衬块119的磨损加上所述转子115内侧摩擦面的磨损的总和。所述运转间隙典型地是大约1毫米,因此致动器118和壳体117A的最大往复运动实际上限制在2至3毫米,而不是现有技术中的23至25毫米。更详细地,桥状件120具有悬垂腿部128,这些悬垂腿部在轴向固定的转子115的任意一侧延伸。腿部128的孔129被定位在承载件116的滑动销123上,该承载件116在使用时被刚性地固定到所述车辆车轴。肩部127为内侧制动衬块和外侧制动衬块(119和121)提供支承面。应理解的是,滑动销123允许桥状件120进行有限的往复运动。所述卡钳的内侧包括通过松紧调节器124附装到桥状件120的卡钳体117A(为壳体的形式),松紧调节器124可接合在所述桥状件的螺纹孔131中。如图所示,松紧调节器124由于设置了螺纹而提供增量式调节。壳体117A具有用于连接制动致动器118的凸缘129。该致动器对挺杆126进行操作,使内侧制动衬块119抵靠所述制动器转子。制动致动器118和挺杆126的工作原理是公知的。该种配置的例子可在US6435319中找到,读者可在该文献中找到对所述工作原理的进一步解释。然而,概括而言致动器118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对一个位于壳体117A的杠杆进行操作。所述杠杆连接到偏心安装的轴。致动器118推杆的操作导致所述杠杆转动该偏心安装的轴,该偏心安装的轴沿外侧方向150向挺杆126施加力。挺杆126与内侧制动衬块119的制动衬块背板相接合,因此迫使内侧制动衬块119抵靠转子115,从而导致制动。能够以公知方式调节挺杆部件126的长度,以补偿所述内侧制动衬块的磨损。因此,可以认为挺杆部件126起到了内侧制动衬块的松紧调节器的作用。挺杆部件126包括可转动齿轮,所述可转动齿轮与US64353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式制动器卡钳,其包括:内侧壳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可运动的致动元件,其直接作用于内侧制动衬块;从所述壳体到所述外侧的桥状件,其直接作用于外侧制动衬块;以及位于所述桥状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内侧松紧调节器,其适于递增地向内移动所述桥状件,从而在使用时补偿外侧制动衬块的磨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罗伯茨
申请(专利权)人:英国美瑞特重型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