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34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它包括一个轴承外圈、两列轴承钢球、两个轴承内圈、两个保持架、一个内圈衬套和一个调整垫圈,在轴承外圈的两端各有一个环形滚道,与两个轴承内圈的滚道相对应,并形成接触角;内圈衬套、轴肩和调整垫圈将轴承内圈锁住;轴、工艺垫圈和工艺螺钉将其组成可拆式连体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连体的轴承外圈,可提高轴系的同轴度、垂直度等形位要求,使轴承具有高的精度,从而可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也不会增加加工难度。它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轴向预载可调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向心角接触球轴承,具体涉及一种双沟连体角接触 球轴承,特别适用于高精度、具有高转速的惯性仪表,如动力调谐陀螺仪。 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具有高转速的高精度仪表旋转轴系一般采用成对安装的角 接触轴承来实现,由于轴系组成的零件较多,其存在装配复杂,而且对其精 度影响较大的问题。即由于轴系安装基体的制造误差和轴系组成的各零件的 制造误差,组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累积误差使轴系的组合精度下降,使轴系 的转动轴位置不稳定,造成整个转动系统转动不平稳,产生震动,从而使仪表精度下降,而且会縮短其使用寿命。中国专利公开的ZL200520033268. l"动 调式性陀螺仪一体化驱动轴组件",为了简化驱动轴组件的机械结构,提高基 准轴线的稳定性,将内圈改为整体结构,但这样必然增加了加工难度,产品 的合格率难以得到保证;同时,还存在调整不方便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度高,结构简单;同时,不增加加工难度的双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轴承外圈、两列轴承钢球、两个轴承内圈、两个保持架、 一个 内圈衬套和一个调整垫圈,在轴承外圈的两端各有一个环形滚道,与两个轴承内圈的滚道相对应,并形成接触角;内圈衬套、轴肩和调整垫圈将轴承内 圈锁住;轴、工艺垫圈和工艺螺钉将其组成可拆式连体轴承。 所述轴承外圈径向设有用于测试轴承的轴向预载的通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 采用连体的轴承外圈,可提高轴系的同轴度、垂直度等形位要求,使 轴承具有高的精度,较采用两个角接触轴承来实现轴系的精度要高出许多, 从而可延长其使用寿命;由于整体式外圈的加工为常规技术,也不会增加加工难度。2、 减少轴系组成零件种类及数量,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装配难度;本实 用新型的轴承为可拆式,因零件种类少,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3、 在轴承外圈径向设计通孔,可通过经验感觉或测力计测式轴承轴向预 载的大小,使整个轴系最后得到较准确的所需预载。4、 本技术最大特点在于预载可根据需要调整,而且调整方便准确, 先通过轴承外圈径向中央通孔小,感觉并测式轴承的轴向预载的大小,再通 过调整调整垫圈的厚度尺寸来达到,这种技术属国内首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外圈2、轴承钢球3、轴承内圈 4、保持架5、内圏 衬套6、轴7、调整垫圈8、工艺垫圈9、工艺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双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包括一个轴承外圈1、两列轴 承钢球2、两个轴承内圈3、两个保持架4、 一个内圈衬套5和一个调整垫圈7,在轴承外圈1的两端各有一个环形滚道,与两个轴承内圈的滚道相对应, 并形成接触角a ,内圈衬套5、轴6肩和调整垫圈7将轴承内圈3锁住,轴承 所需预载大小可通过调整调整垫圈7的厚度尺寸来达到。轴6、工艺垫圈8和 工艺螺钉9将其组成可拆式连体轴承。轴承外圈径向中央有一通孔4),用于 感觉或测试轴承的轴向预载的大小。保持架4的材料可根据需要为金属或非金属。轴6可作为驱动轴或工艺 轴使用,根据需要拆装或重新设计。本技术所涉及的深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其内《5(轴承内圈孔直径)、外径(轴承外圈外圆直径)和钢球直径以及接触角均采用符合GB/T292-1994 《向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中各种系列型号轴承的内、外径尺寸、 钢球直径及接触角要求,即本连体角接触球轴承的轴承内圈、钢球及保持架 与GB/T292-1994角接触球轴承的轴承内圈、钢球及保持架具有结构互换性, 属于通用件,使用十分方便。本技术是一种高精度连体轴承,主要目的为了提高轴承的使用精度, 简化结构,简化工艺。本技术采用了单外圈,双内圈,双排轴承钢球结 构。轴承内外圈直径符合GB/T292-1994要求,长度可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制作, 保持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金属或非金属。主要用于高精度高转速的惯性仪 表,特别适用于具有高转速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可以提高其精度及运转稳定 性,减小震动。权利要求1、一种双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轴承外圈(1)、两列轴承钢球(2)、两个轴承内圈(3)、两个保持架(4)、一个内圈衬套(5)、和一个调整垫圈(7),在轴承外圈(1)的两端各有一个环形滚道,与两个轴承内圈的滚道相对应,并形成接触角;内圈衬套(5)、轴(6)肩和调整垫圈(7)将轴承内圈(3)锁住;轴(6)、工艺垫圈(8)和工艺螺钉(9)将其组成可拆式连体轴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 外圈(1)径向设有用于测试轴承的轴向预载的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它包括一个轴承外圈、两列轴承钢球、两个轴承内圈、两个保持架、一个内圈衬套和一个调整垫圈,在轴承外圈的两端各有一个环形滚道,与两个轴承内圈的滚道相对应,并形成接触角;内圈衬套、轴肩和调整垫圈将轴承内圈锁住;轴、工艺垫圈和工艺螺钉将其组成可拆式连体轴承。本技术采用连体的轴承外圈,可提高轴系的同轴度、垂直度等形位要求,使轴承具有高的精度,从而可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也不会增加加工难度。它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轴向预载可调等优点。文档编号F16C19/18GK201062631SQ20072012479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夏明泽, 萍 林 申请人:重庆华渝电气仪表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沟连体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轴承外圈(1)、两列轴承钢球(2)、两个轴承内圈(3)、两个保持架(4)、一个内圈衬套(5)、和一个调整垫圈(7),在轴承外圈(1)的两端各有一个环形滚道,与两个轴承内圈的滚道相对应,并形成接触角;内圈衬套(5)、轴(6)肩和调整垫圈(7)将轴承内圈(3)锁住;轴(6)、工艺垫圈(8)和工艺螺钉(9)将其组成可拆式连体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泽林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渝电气仪表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