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震车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77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筐,特别涉及一种耐震车筐,包括主框架、底框和背侧框,主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第一框架位于车筐的一侧面上,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分别位于与第一框架相邻的两个车筐侧面上,背侧框焊接在第一框架之间,底框焊接在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形成的底面上,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内部以及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远离第一框架端面处焊接有多根框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主框架设置成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主框架能够同时对底框和四侧面的框面进行支撑,保证了底框和四侧面连接的整体性,提升了车筐的稳定性、强度和耐震性能。

A Shock-proof Car Bas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震车筐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筐,特别涉及一种耐震车筐。
技术介绍
车筐是安装在自行车或者电动自行车前面的置物篮,便于骑行的人员放置闲杂物品,增加自行车的容置功能。常见的车筐包括筐体和主框架,主框架为弯折成首尾连接的方形,筐体则是首先由多根铁条纵横焊接形成“十”字形的栅板,再以“十”字形栅板交错形成的方形部分为底部、其余部分向上弯折,弯折之后筐体向上弯折的部分能够互相贴合,随后焊接成一个整体,最后将主框架的放置在成型后的筐体的开口边缘处,对主框架和筐体进行焊接,最终成型。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筐体向上弯折之后焊接成型,筐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主要依靠构成筐体的铁条,主框架则只能为筐体开口处的稳定性提供支撑,而车筐筐体部分的强度较低,在车筐经常发生震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震车筐,提高了车筐的耐震、抗变形能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震车筐,包括主框架、底框和背侧框,主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第一框架位于车筐的一侧面上,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分别位于与第一框架相邻的两个车筐侧面上,背侧框焊接在第一框架之间,底框焊接在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形成的底面上,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内部以及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远离第一框架端面处焊接有多根框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为主框架,主框架能够同时对底框和四侧面的框面进行支撑,保证了底框和四侧面连接的整体性,提升了车筐的稳定性、强度和耐震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框条包括U型的第一框条,第一框条的底边焊接在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远离第一框架端面处,第一框条的两侧边分别焊接在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内以及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之间的侧框面上的框条一体性更强,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内的框面以及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的框面连续性更强,车筐的整体强度更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框条包括第二框条和第三框条,第二框条是由围成长圆形的圆框沿两端处弯折而成的C型框条,第二框条的底边焊接在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远离第一框架端面处,第二框条的两侧边分别焊接在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内,并且第二框条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中间部位;第三框条呈U型,第三框条U型的开口端与第二框架或者第三框架的顶部焊接,第三框条U型的底端与第二框条端部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内的框条包括由第二框条的端部与第三框条组成的框条,框面的强度有所增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筐包括筐盖,筐盖的一端与第一框架的上端铰接,筐盖盖合在由主框架、底框和背侧框组成的筐体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筐盖之后,车筐内的物品固定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框架上端焊接有第一铰接杆,筐盖靠近第一框架的一侧焊接有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两端均一体设置有套环,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套环水平对齐,筐盖与车筐的铰接轴均穿过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套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上两端的套环成为铰接支撑点,便于安装筐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筐盖远离第一框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扣,当筐盖与筐体盖合时卡扣与筐体远离第一框架的一侧面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筐盖盖合在筐体上时,利用卡扣能够相对固定筐盖和筐体,保证车筐内的物品不会掉出车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将主框架设置成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主框架能够同时对底框和四侧面的框面进行支撑,保证了底框和四侧面连接的整体性,提升了车筐的稳定性、强度和耐震性能;2、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的框面以及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框面设置成均由第一框条并排焊接而成,增大了车筐框面的一体性和连续性,提高了车筐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筐盖打开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筐盖闭合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框架;11、第一框架;111、第一铰接杆;12、第二框架;13、第三框架;2、底框;3、背侧框;41、第一框条;42、第二框条;43、第三框条;5、筐盖;51、第二铰接杆;52、卡扣;8、第一部件;9、第二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介绍了一种耐震车筐,包括主框架1、底框2和背侧框3,底框2和背侧框3分别焊接在主框架1的底部和一侧面上,主框架1其余的三个侧面上则焊接有多根框条,利用多根框条形成框面。如图1所示,底框2和背侧框3最好为一体成型的框板,之后弯折形成底框2和背侧框3这两个框面。如图1所示,主框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第一框架11位于车筐的一侧面上,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分别位于与第一框架11相邻的两个车筐侧面上,背侧框3焊接在第一框架11之间,底框2焊接在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形成的底面上,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内部以及第二框架12与第三框架13之间远离第一框架11端面处焊接有多根框条。这样设置的主框架1能够同时对底框2和四侧面的框面进行支撑,保证了底框2和四侧面连接的整体性,提升了车筐的稳定性、强度和耐震性能。如图1所示,本技术介绍的车筐是由两个主要的部件最后焊接成型的,这两个主要的部件分别是焊接有框条的主框架1以及一体成型的底框2和背侧框3,其中焊接有框条的主框架1称为第一部件8,一体成型的底框2和背侧框3称为第二部件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框条分三种,分别是第一框条41、第二框条42和第三框条43。如图1所示,第一框条41为U型的铁条,第一框条41的U型底边焊接在第二框架12与第三框架13之间远离第一框架11端面处,第一框条41的两侧边分别焊接在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内。采用U型的第一框条41之后,第一部件8的三个框面的连续性和一体性更强,第一部件8和车筐的整体强度更大。如图1所示,第二框条42是由围成长圆形的圆框沿两端处弯折而成的C型框条,第二框条42的底边焊接在第二框架12与第三框架13之间远离第一框架11端面处,第二框条42的两侧边分别焊接在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内,并且第二框条4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的中间部位;第三框条43呈U型,第三框条43U型的开口端与第二框架12或者第三框架13的顶部焊接,第三框条43U型的底端与第二框条42端部焊接。框条采用这种方式之后,框条之间能够存在互相的连接,强度更高。如图1所示,第二框条42和第三框条43配合使用,第一框条41以及第二框条42和第三框条43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夹杂在一起使用。如图1所示,车筐的筐体上面最好还可以设置一个筐盖5,上面说到的筐体由主框架1、底框2和背侧框3组成,并且主框架1上焊接了框条,筐盖5的一端与第一框架11的上端铰接,筐盖5盖合在筐体上方。筐盖5远离第一框架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扣52,当筐盖5与筐体盖合时卡扣52与筐体远离第一框架11的一侧面卡接。这样车筐内的物品放置更加稳定,不易因剧烈振动而掉出筐体。为了便于筐盖5与筐体铰接处的成型和便于筐盖5的安装,本实施例介绍了筐盖5与筐体的铰接结构。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震车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底框(2)和背侧框(3),主框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第一框架(11)位于车筐的一侧面上,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分别位于与第一框架(11)相邻的两个车筐侧面上,背侧框(3)焊接在第一框架(11)之间,底框(2)焊接在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形成的底面上,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内部以及第二框架(12)与第三框架(13)之间远离第一框架(11)端面处焊接有多根框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震车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底框(2)和背侧框(3),主框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第一框架(11)位于车筐的一侧面上,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分别位于与第一框架(11)相邻的两个车筐侧面上,背侧框(3)焊接在第一框架(11)之间,底框(2)焊接在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形成的底面上,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内部以及第二框架(12)与第三框架(13)之间远离第一框架(11)端面处焊接有多根框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震车筐,其特征在于,框条包括U型的第一框条(41),第一框条(41)的底边焊接在第二框架(12)与第三框架(13)之间远离第一框架(11)端面处,第一框条(41)的两侧边分别焊接在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震车筐,其特征在于,框条包括第二框条(42)和第三框条(43),第二框条(42)是由围成长圆形的圆框沿两端处弯折而成的C型框条,第二框条(42)的底边焊接在第二框架(12)与第三框架(13)之间远离第一框架(11)端面处,第二框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桥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富阳新兴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