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螺母植入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53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螺母植入治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有第一活塞腔,且第一活塞腔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一侧与第一活塞腔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活塞的另一侧设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塞腔延伸至壳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植入时导向杆可对螺母进行定位,防止在植入时螺母位置偏移,同时随着壳体的下降,导向杆会缓慢进入壳体内部并推动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移动会将第一活塞腔内部的液压油导入2个第二活塞腔,从而使按压环移动,推动导向杆上的螺母,当导向杆完全进入壳体内部时,这时将螺母完全植入模具中,使用方便,螺母在植入时不会发生偏移。

An Automatic Nut Implantation Therapeutic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螺母植入治具
本技术涉及螺母植入装置
,具体为一种自动螺母植入治具。
技术介绍
螺母就是螺帽,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如铜)等几大类型,而现有的电子产品中塑胶结构件的连接方式有多种,而螺纹连接最为常见,因此在注塑成型时先要将螺母与结构件相连接,便于后期安装时旋接螺丝。传统的螺母植入多为人工手动方式,在将细小的螺母植入模具时,比如手机用螺母时,操作很不方便,导致工作效率相当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螺母植入治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螺母植入治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有第一活塞腔,且第一活塞腔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一侧与第一活塞腔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活塞的另一侧设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塞腔延伸至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腔下方的壳体内部两侧皆设有第二活塞腔,第二活塞腔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另一侧与第二活塞腔顶端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活塞的另一侧设有按压杆,且2个按压杆的一端贯穿第二活塞腔固定连接有按压环,所述导向杆一端均匀设有4个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梯形凸块,且梯形凸块的一侧与凹槽之间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三复位弹簧,4个所述梯形凸块外侧设有螺母。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腔的体积等于2个第一活塞腔的体积。优选的,所述按压环与凹槽相互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腔顶端两侧的壳体侧壁安装有弧形管,且弧形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活塞腔内部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螺母植入治具,通过在导向杆一端均匀设置4个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梯形凸块,且梯形凸块的一侧与凹槽之间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三复位弹簧,4个梯形凸块外侧设置螺母,利用第三复位弹簧的弹力通过4个梯形凸块不同螺母内径的螺母,适用范围大大增加,效率提高,通过在第一活塞腔的内部设置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一侧与第一活塞腔顶端之间安装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活塞的另一侧设置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塞腔延伸至壳体的一端,第一活塞腔的内部设置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另一侧与第一活塞腔顶端之间设置第二复位弹簧,第一活塞的另一侧设置按压杆,且2个按压杆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塞腔固定连接按压环,并在第一活塞腔顶端两侧的壳体侧壁安装弧形管,且弧形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活塞腔内部顶端,导向杆可对螺母进行定位,防止在植入时螺母位置偏移,同时随着壳体的下降,导向杆会缓慢进入壳体内部并推动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移动会将第一活塞腔内部的液压油导入2个第二活塞腔,从而使按压环移动,推动导向杆上的螺母,当导向杆完全进入壳体内部时,这时将螺母完全植入模具中,使用方便,螺母在植入时不会发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向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梯形凸块;2、螺母;3、按压杆;4、壳体;5、第二复位弹簧;6、弧形管;7、第一活塞腔;8、第一复位弹簧;9、第一活塞;10、第一活塞腔;11、第二活塞;12、导向杆;13、按压环;14、凹槽;15、第三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螺母植入治具,包括壳体4,壳体4内部的顶端设有第一活塞腔7,且第一活塞腔7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9,第一活塞9一侧与第一活塞腔7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8,第一活塞9的另一侧设有导向杆12,且导向杆12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塞腔7延伸至壳体4的一端,第一活塞腔7下方的壳体4内部两侧皆设有第二活塞腔10,第一活塞腔7顶端两侧的壳体4侧壁安装有弧形管6,且弧形管6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活塞腔10内部顶端,第一活塞腔7的体积等于2个第二活塞腔10的体积之和,第二活塞腔10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11,第二活塞11另一侧与第二活塞腔10顶端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第二活塞11的另一侧设有按压杆3,且2个按压杆3的一端贯穿第二活塞腔10固定连接有按压环13,按压环13与凹槽14相互匹配,导向杆12一端均匀设有4个凹槽14,凹槽14的内部设有梯形凸块1,且梯形凸块1的一侧与凹槽14之间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三复位弹簧15,4个梯形凸块1外侧设有螺母2。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本技术安装在机械手上,然后将螺母2的内孔对准导向杆12,推动螺母2,由于导向杆12一端均匀设置4个凹槽14,凹槽14的内部设置梯形凸块1,且梯形凸块1的一侧与凹槽14之间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三复位弹簧15,螺母2的内孔会从挤压梯形凸块1的斜面,使梯形凸块1进入凹槽14内部,而4个梯形凸块1受第三复位弹簧15的作用力将螺母2固定在导向杆12的一侧,植入时,机械手将本技术上安装的螺母2压入模具,导向杆12首先与模具内的螺母定位针接触,随着机械手的下降,因此导向杆12会缓慢进入壳体4内部并推动第一活塞9,第一活塞9移动会将第一活塞腔7内部的液压油导入2个第二活塞腔10,由于第一活塞腔4的体积等于2个第二活塞腔10的体积,从而使第二活塞腔10内部的第二活塞移动11,而第二活塞11移动通过按压杆3推动按压环13向下移动,而按压环13向下移动推动导向杆12上的螺母2移动,即导向杆12向上移动,而螺母2在导向杆12上向下移动,当导向杆12完全进入壳体4内部时,这时将螺母2完全植入模具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螺母植入治具,包括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内部的顶端设有第一活塞腔(7),且第一活塞腔(7)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9),所述第一活塞(9)一侧与第一活塞腔(7)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8),所述第一活塞(9)的另一侧设有导向杆(12),且导向杆(12)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塞腔(7)延伸至壳体(4)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腔(7)下方的壳体(4)内部两侧皆设有第二活塞腔(10),第二活塞腔(10)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11),第二活塞(11)另一侧与第二活塞腔(10)顶端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所述第二活塞(11)的另一侧设有按压杆(3),且2个按压杆(3)的一端贯穿第二活塞腔(10)固定连接有按压环(13),所述导向杆(12)一端均匀设有4个凹槽(14),凹槽(14)的内部设有梯形凸块(1),且梯形凸块(1)的一侧与凹槽(14)之间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三复位弹簧(15),4个所述梯形凸块(1)外侧设有螺母(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螺母植入治具,包括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内部的顶端设有第一活塞腔(7),且第一活塞腔(7)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9),所述第一活塞(9)一侧与第一活塞腔(7)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8),所述第一活塞(9)的另一侧设有导向杆(12),且导向杆(12)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塞腔(7)延伸至壳体(4)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腔(7)下方的壳体(4)内部两侧皆设有第二活塞腔(10),第二活塞腔(10)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11),第二活塞(11)另一侧与第二活塞腔(10)顶端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所述第二活塞(11)的另一侧设有按压杆(3),且2个按压杆(3)的一端贯穿第二活塞腔(10)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峰胡鹏黄华杰黄拔宁张建奎梁博文李贻栋
申请(专利权)人:锦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