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注塑产品的高效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09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注塑产品的高效生产模具,包括定模、驱动轴、动模和转换系统,所述定模与动模相互靠近一侧的外侧壁顶端皆设有一次注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系统包括布置于动模上的固定盘,所述转盘位于一次注塑槽和二次注塑槽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盘与驱动轴之间设有固定柱,并在固定柱与驱动轴之间设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形成的固定盘可伸缩结构在动模打开的过程中利用挤压弹簧的弹力自动将固定盘与一次注塑成型的产品顶出脱落动模与定模,相较于传统的双色注塑模具需要将动模与定模开模后再利用驱动结构将固定盘与产品顶出相比较,利用开模的时间就已经在进行产品的顶出,节省了注塑产品的加工时间,增加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注塑产品的高效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双色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双色注塑产品的高效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双色注塑模具的注塑原理大致为动模和定模上皆分别设有用于一次注塑成型和二次注塑成型的注塑腔室,且一次塑成型和二次注塑成型的注塑腔室相互对称布置,动模上的一次注塑成型和二次注塑成型腔室之间设有用于将注塑产品转换腔室位置的转换系统,例如由模具注塑完成的一次成型产品需要运动至二次注塑腔室内部并再次进入二次注塑,这时候就需要转换系统首先在开模后将一次注塑完成的产品顶出并旋转180度,顶出用于脱离定模和动模使其转动不受影响,转动180度后则一次成型的产品运动至二次注塑腔室部位,而原本二次注塑产品的成品则在卸料后运动至一次成型腔室部位进行下一次的一次产品注塑,转动后合模进行注塑生产,则可连续进行双色产品的注塑使用。目前现有的双色注塑模具其转换系统大多布置于动模上,转换过程中随动模开模后顶出并旋转,这样就影响了产品注塑生产时转换所需要的时间,且转换系统需要顶出转动并回缩,顶出转动及回缩过程中都容易发生磨损影响使用时的稳定性,且一般双色产品的注塑模具不具备自动下料的功能,下料缓慢则进一步影响双色产品注塑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注塑产品的高效生产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色注塑产品的高效生产模具,包括定模、驱动轴、动模和转换系统,所述定模与动模相互靠近一侧的外侧壁顶端皆设有一次注塑槽,所述定模与动模相互靠近一侧的外侧壁底端皆设有二次注塑槽,且二次注塑槽与一次注塑槽相互对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系统包括布置于动模上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位于一次注塑槽和二次注塑槽之间,且动模上设有与固定盘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固定盘的上下端皆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取件杆,所述固定盘外侧壁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固定盘的一端延伸至动模内部,且动模上设有与固定柱相配合的伸缩槽,所述固定柱远离固定盘的一端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部位的固定柱内部设有活动槽,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口内部并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活动槽之间设有挤压弹簧,且驱动轴与连接口的横截面皆呈方形,所述固定盘一侧的固定柱外侧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外侧壁一侧垂直安装有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用于注塑成型后卸料使用,且卸料机构与动模之间设有用于卸料机构运动导向使用的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垂直焊接于滑套外侧并竖直向下布置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竖直向下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筒外侧并设有挤推板。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布置于动模内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平行于固定盘布置,所述动模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卡槽的内侧并与卡槽相连通,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设有滑座,且滑座与固定筒之间铰接有连杆。优选的,所述连接口部位的固定柱内侧壁上下端对称布置有一对支撑垫片,所述支撑垫片镶嵌于连接口部位的固定柱内侧壁上,所述固定柱上设有与支撑垫片相配合的镶嵌槽,且支撑垫片上呈矩形阵列状均匀布置有滚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固定盘与驱动轴之间设有固定柱,并在固定柱与驱动轴之间设有挤压弹簧,在进行双色产品注塑的过程中,硬质注塑产品成型的一次注塑槽完成加工后需要开模并通过固定盘旋转带动一次注塑槽内部注塑完成的硬质产品运动至二次注塑槽内部进行二次注塑,则挤压弹簧形成的固定盘可伸缩结构在动模打开的过程中利用挤压弹簧的弹力自动将固定盘与一次注塑成型的产品顶出脱落动模与定模,并利用驱动轴转动带动固定盘和注塑产品进行旋转,相较于传统的双色注塑模具需要将动模与定模开模后再利用驱动结构将固定盘与产品顶出相比较,利用开模的时间就已经在进行产品的顶出,节省了注塑产品的加工时间,增加工作效率。2:通过将连接口与驱动轴皆布置成方形,并在连接口部位的固定柱上对称镶嵌一对带有滚珠的支撑垫片,一方面方形的连接口与驱动轴便于在保持转动连接关系的同时不影响固定柱的伸缩滑动连接,有利于在双色注塑时顶出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固定柱与驱动轴部位在进行伸缩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磨损,而支撑垫片能够起到耐磨的作用,避免对固定柱和驱动轴产生磨损,支撑垫片上的滚珠有利于减小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且便于对支撑垫片进行拆卸更换,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提升转换系统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3:通过设有卸料结构,并在卸料结构与动模之间设有用于卸料机构运动导向的限位机构,使用时卸料机构通过滑套套设在固定柱外侧,自重下垂的卸料机构不受固定柱转动影响,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状态,则可对固定盘运动至下方一端完成二次注塑的产品挤推卸料,有利于准确针对二次注塑完成的产品卸料使用,减小产品注塑生产的卸料时间,有利于增加双色注塑产生的生产效率,且限位机构铰接式的安装结构有利于折叠收缩,减小占用动模内部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开模状态下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合模状态下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盘部位侧面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卸料使用过程中固定盘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盘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限位机构部位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次注塑槽;2、取件杆;3、固定盘;4、卸料机构;5、定模;6、二次注塑槽;7、驱动轴;8、伸缩槽;9、卡槽;10、动模;11、滑套;12、固定筒;13、连杆;14、气缸;15、挤推板;16、固定柱;17、活动槽;18、滚珠;19、连接口;20、支撑垫片;21、限位块;22、挤压弹簧;23、导向杆;24、凹槽;25、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色注塑产品的高效生产模具,包括定模5、驱动轴7、动模10和转换系统,定模5与动模10相互靠近一侧的外侧壁顶端皆设有一次注塑槽1,定模5与动模10相互靠近一侧的外侧壁底端皆设有二次注塑槽6,且二次注塑槽6与一次注塑槽1相互对称布置,其特征在于:转换系统包括布置于动模10上的固定盘3,固定盘3位于一次注塑槽1和二次注塑槽6之间,且动模10上设有与固定盘3相配合的卡槽9,固定盘3的上下端皆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取件杆2,固定盘3外侧壁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固定柱16,固定柱16远离固定盘3的一端延伸至动模10内部,且动模10上设有与固定柱16相配合的伸缩槽8,固定柱16远离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注塑产品的高效生产模具,包括定模(5)、驱动轴(7)、动模(10)和转换系统,所述定模(5)与动模(10)相互靠近一侧的外侧壁顶端皆设有一次注塑槽(1),所述定模(5)与动模(10)相互靠近一侧的外侧壁底端皆设有二次注塑槽(6),且二次注塑槽(6)与一次注塑槽(1)相互对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系统包括布置于动模(10)上的固定盘(3),所述固定盘(3)位于一次注塑槽(1)和二次注塑槽(6)之间,且动模(10)上设有与固定盘(3)相配合的卡槽(9),所述固定盘(3)的上下端皆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取件杆(2),所述固定盘(3)外侧壁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固定柱(16),所述固定柱(16)远离固定盘(3)的一端延伸至动模(10)内部,且动模(10)上设有与固定柱(16)相配合的伸缩槽(8),所述固定柱(16)远离固定盘(3)的一端设有连接口(19),所述连接口(19)部位的固定柱(16)内部设有活动槽(17),所述驱动轴(7)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口(19)内部并设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与活动槽(17)之间设有挤压弹簧(22),且驱动轴(7)与连接口(19)的横截面皆呈方形,所述固定盘(3)一侧的固定柱(16)外侧套设有滑套(11),所述滑套(11)外侧壁一侧垂直安装有卸料机构(4),所述卸料机构(4)用于注塑成型后卸料使用,且卸料机构(4)与动模(10)之间设有用于卸料机构(4)运动导向使用的限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注塑产品的高效生产模具,包括定模(5)、驱动轴(7)、动模(10)和转换系统,所述定模(5)与动模(10)相互靠近一侧的外侧壁顶端皆设有一次注塑槽(1),所述定模(5)与动模(10)相互靠近一侧的外侧壁底端皆设有二次注塑槽(6),且二次注塑槽(6)与一次注塑槽(1)相互对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系统包括布置于动模(10)上的固定盘(3),所述固定盘(3)位于一次注塑槽(1)和二次注塑槽(6)之间,且动模(10)上设有与固定盘(3)相配合的卡槽(9),所述固定盘(3)的上下端皆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取件杆(2),所述固定盘(3)外侧壁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固定柱(16),所述固定柱(16)远离固定盘(3)的一端延伸至动模(10)内部,且动模(10)上设有与固定柱(16)相配合的伸缩槽(8),所述固定柱(16)远离固定盘(3)的一端设有连接口(19),所述连接口(19)部位的固定柱(16)内部设有活动槽(17),所述驱动轴(7)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口(19)内部并设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与活动槽(17)之间设有挤压弹簧(22),且驱动轴(7)与连接口(19)的横截面皆呈方形,所述固定盘(3)一侧的固定柱(16)外侧套设有滑套(11),所述滑套(11)外侧壁一侧垂直安装有卸料机构(4),所述卸料机构(4)用于注塑成型后卸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光黄雪峰黄华杰刘维祖乔志来梁博文廖美清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锦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