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车轮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以及这种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440 阅读:5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与车轮支架(1)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车轮支架(1)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的薄壳状板材成型件(2、3)构成,并且板材成型件(2、3)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轴承的旋转轴线(4)的圆形孔(5、6),它们彼此有间距地设置。在此提出,所述间距由一定距环(7)占据,该定距环在内侧轴向支承在板材成型件(2、3)的限定两圆形孔(5、6)的边缘(8、9)上,从而构成一个用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的管形的轴承支座(10),并且,所述板材成型件(2、3)与定距环(7)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通过形状锁合和摩擦锁合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与车轮支架之间 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车轮支架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的 薄壳状板材成型件构成,并且各板材成型件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 轴承的旋转轴线的圆形孔,它们彼此间隔开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 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长久以来,已知多种结构形式非常不同的在滚动轴承与车轮支架 之间的连接装置。例如由DE 44 36 789A1已知,将双列的深沟球轴承的轴承外圏以 压配合方式固定于车轮支架的一个通孔中。通过一弹性卡圏来确保轴 承外圏的轴向定位,其伴随着增加的重量和提高的制造费用。DE 103 59 649 Al和DE 196 13 441 Al公开了 一种车轮轴承装置, 包括一轮毂,在其上套装至少一个内圏,它与滚动体和一单件的外圏 共同构成车轮轴承。通过一个依靠塑性冷变形借助于滚铆产生的在各 轮毂端上的径向凸起而实现各内圏在轮毂上的轴向固定和压紧。此外由DE 199 15 633 Al已知一种用于前驱动汽车的前轴的回转 轴承,包括一基体,它具有可相互连接的板材成型件或者说一内壳和 一外壳,在其上固定用于车轮悬挂和车轮导向以及车轮制动的构件。 该文献建议,借助于深冲过程来制造各板材成型件,它们然后经由焊 接相互拼接而构成一空心体,包括多个用于上述各构件的连接面。在 基体的一个孔中,可装入一管形的车轮轴承支座,也称为座圏,并可 通过焊接将其与基体固定连接。传统上是将车轮轴承压入所述车轮轴承支座或座圏中。该方案还 要求有完整的轴向定位,为的是也能阻止轴承外圏发生导致不符合要 求的噪音的轴向移动。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与由薄壳状板材成型件构成的车轮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例如由DE 199 15 633A1已知的那样,其一方面可以简单而低成本地制造,另一方面 避免了单独的、因此是附加的以及因此很费事的用于轴承外圏轴向定 位的措施。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连接装置的适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按照主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连接装置和通过一种按照并列的方法独立权利要求的制造方法实现上述目的。由各相应的各从属权利要求可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和设计形式。因此本专利技术首先从一种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与车轮车 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出发,其中,所述车轮支架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 空心型材的薄壳状板材成型件构成。按有利的进一步设计,在这里可以规定,横向于滚动轴承的旋转 轴线设置各板材成型件。关于各薄壳件的可连接性,按进一步设计, 建议它们可通过一种借助于熔焊、粘接、钎焊、冲铆、铆合、咬合 (Clinchen)或螺4丁的连接相连。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各板材成型件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轴承的 旋转轴线的孔,它们彼此有间距地设置。此外,在该连接装置中规定所述间距由一定距环占据,该定距 环在内侧轴向支承在各板材成型件的限定两圆形孔的边缘上,从而构 成一个用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的管形的轴承支座,并且,各板材成 型件与定距环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通过形状锁合和摩擦锁合固定连 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在一端 具有一径向突起的环形法兰,借助于它,轴承外圏在组装的状态下轴向支承在构成的管形的轴承支座的相应的外端面上。按照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轴承外圏在对置的一端具有一个轴向 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它通过变形可成形为一凸缘并且轴向可 固定在管形的轴承支座的另一外端面上。对此,可以借助于冷变形例如塑性冷变形通过滚铆或者也借助于 热变形例如通过感应加热和翻4斤造成所述变形。轴承外圏的这种轴向固定或支承可以通过一个已存在的凸缘在一 端和/或一个待形成的凸缘在另一端来实施(这连同包含了通过本专利技术 进行组合的情况),但也可以只在一侧通过一个所述的凸缘或者也可镜 像对称地在两侧各通过一个所述的凸缘来实施。外圏的轴向固定或支承也可以这样来实现,即,轴承支座相应于 外圏具有成阶梯形的或锥形的横截面。相应地, 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是,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的轴 向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为了制造连接装置可通过滚铆方法变 形,特别是可冷变形。另外还建议将定距环构造成柔性的,使得由各板材成型件、定 距环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组成的复合体可通过所述突出于轴承支座 的环形部段本身的变形被夹紧。为此,定距环在一居中的环形部段可 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收缩部。同样定距环也可以构造为圆柱形成形件,带有在两端径向指向内部的径向板条和一个必要时应设置的收腰部或 径向收缩部。定距环也可以构造为波形环。还建议定距环的对接边缘彼此通过焊接、咬合和/或类似的方法 相连。例如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规定,各板材成型件的两个限定圆形孔的边缘 具有一环绕的加厚部,它可以通过相应的边缘的翻折或镦粗构成。 并且可以规定,形式上为定距环和各板材成型件的各个邻接的构件采用的材料在其硬度上是不同的,从而,通过轴承外图的轴向突出 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的上述变形,同时造成具有较软材料的构件的 连接轮廓的变形并使其吻合到具有较硬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上。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硬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可以构造有一成 型部,从而,通过具有较软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的变形以及其在具 有较硬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上的吻合,在邻接的各构件的连接轮廓 之间造成一种形状锁合连接。而形状锁合也可以通过预成形的几何形状例如侧凹部来产生,此 时,在组装时在各接触点没有显著变形。用于制造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与车轮支架之间的连接 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轮支架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的 薄壳状板材成型件构成,并且各板材成型件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 轴承的旋转轴线的圆形孔,它们彼此间隔开设置,其特征在于有下列要依次实施的方法步骤a )在各板材成型件的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圆形孔之间,将一个在内 侧轴向支承在各板材成型件的两个限定各孔的边缘上的间隔环这样定 位,而构成一个用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的管形的轴承支座;b) 将两个板材成型件相互固定连接;c) 将一个在一端构造有在组装状态下轴向突出于所构成的环形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的轴承外圏插进轴承支座中;d) 将轴承外圏的轴向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通过变形成形为一凸缘。关于方法步骤a),可以使板材成型件的两个限定圆形孔的边缘分 别预先设有一环绕的加厚部。加厚部本身可以通过相应的边缘的翻折 或镦粗来构成。关于方法步骤b),建议两个板材成型件相互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粘接、钎焊、冲铆、咬合或螺钉连接也是可能 的。还建议,关于方法步骤d),将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的轴向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按照滚铆方法变形,特别是冷变形。此外建议,关于方法步骤d),利用它造成轴承外圏的轴向固定和 /或轴承外圏的轴向支承(在一端),也可以规定,在轴承外圏的另一 端上已存在一凸缘或通过变形特别是按照方法步骤d)构成一个这样 的凸缘。外圏的轴向固定或支承也可以这样来实现,即,使轴承支座相应 于轴承外圏具有成阶梯形的或锥形的横截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的进一步设计,采用这样一种定距环,它 构造成柔性的,使得由各板材成型件、定距环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 组成的复合体通过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本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与车轮支架(1)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车轮支架(1)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的薄壳状板材成型件(2、3)构成,并且板材成型件(2、3)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轴承的旋转轴线(4)的圆形孔(5、6),它们彼此有间距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由一定距环(7)占据,该定距环在内侧轴向支承在板材成型件(2、3)的限定两个圆形孔(5、6)的边缘(8、9)上,从而构成一个用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的管形的轴承支座(10),并且,所述板材成型件(2、3)与定距环(7)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通过形状锁合和摩擦锁合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菲舍尔P尼布林C黑克尔D德卢盖R洪德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