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落的枢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33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脱落的枢轴结构,具有一母轴本体、连接件以及一卡合片;母轴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件,第二端具有一第二结合件。连接件用以容纳且固定该母轴本体,其具有第一固定端以及一第二固定端,第一固定端具有一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端具有一第二固定件。卡合片用以与该第一固定端结合,并具有一结合孔。当连接件容纳母轴本体时,第一结合件结合于结合孔,且卡合片与第一固定件互相卡合,第二结合件与第二固定件结合,进而使母轴本体稳固地与连接件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产生枢轴开合疲劳性松弛,长久枢转后扭力衰退率并不会明显增加,所以可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其母轴而防止脱落的 枢轴结构。
技术介绍
枢轴结构的目的是提供一公轴结构枢装组成一枢轴,请参照图1,其为公知技术枢轴结构的示意图,该枢轴结构100包括一母轴本体110以及一连 接件120。其中,该母轴本体110为一管状结构,具有一第一端P1以及一第二端 P2,该第二端P2具有一结合件111。该连接件120亦为一管状结构,用以容 纳且固定母轴本体IIO,具有第一固定端Q1以及一第二固定端Q2,该第二 固定端Q2具有一固定件121。当连接件120容纳母轴本体110时,结合件111与固定件121结合,因 此母轴本体110的第二端P2与连接件120的第二固定端Q2结合,两者结合 而形成一套筒状,用以提供一公轴结构130的一轴杆131插入组装成一枢轴。 轴杆131 —端结合于连接件120的第二固定端Q2,公轴结构130相对于轴 杆131的另一端则固定于一枢轴产品140,该设计是用以作为不同大小扭力 值的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相关物品用的枢轴。然而,公知技术的设计构造仍无法确实吻合地束缚住该公轴结构130的 轴杆131,因为母轴本体110的第一端P1并没有与连接件120的第一固定端 Ql固定。因此,该枢轴几经开合之后,母轴本体110的第一端P1将无法包 覆并紧抓住公轴结构130的轴杆131,造成轴杆131与母轴本体110的实际 表面接触率变低,长久使用后,两者非紧配状况下易产生枢轴开合疲劳性松 弛。因此,将会影响枢轴作正、逆转动时所需开轻关重、开重关轻或是开关 等重的功能。此外,因为轴杆131与母轴本体110并非紧配,长久枢转后扭 力衰退率就会明显激增,而造成寿命上的明显减损。有鉴于此,为了改善公知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枢轴结 构设计,通过该项新设计,将可解决扭力衰减相关问题,以增加使用枢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枢轴结构,其可改善公知技术枢轴结构造 成母轴本体与轴杆无法紧配合所导致的扭力衰退等相关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枢轴结构,其包括一母轴本体、 一连接件以及一卡合片。母轴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一端具有 一第一结合件,第二端具有一第二结合件。连接件是用以容纳且固定母轴本 体,并具有第一固定端以及一第二固定端,第一固定端具有一第一固定件, 且第二固定端具有一第二固定件。卡合片用以与该第一固定端结合,并具有至少一结合孔;其中,容纳于该连接件中的该母轴本体的该第一结合件结合 于该结合孔,且该卡合片与该第一固定件互相卡合,该第二结合件与该第二 固定件结合,进而使该母轴本体与该连接件结合。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固定件邻接有至少一卡合槽,卡合 片为一环状结构,具有一结合孔,且于该结合孔邻接有至少一卡合件。当连接件容纳母轴本体时,第二结合件与第二固定件结合,使母轴本体 的第二端与连接件的第二固定端结合。卡合片与第一固定件互相卡合,卡合 片外围具有多个突爪用以卡入第一固定件,牢固地固定于第一固定件。且第 一结合件与结合孔结合,通过卡合件与卡合槽卡合,进而使母轴本体的第一端稳固地与连接件的第一固定端结合。当连接件容纳母轴本体时,两者结合而形成一套筒状,用以提供一公轴 结构的一轴杆插入母轴本体组装成一枢轴。轴杆一端结合于连接件的第二固 定端,连接件可开设至少一固定孔,用以固定于一枢轴产品的一侧或以铆合 方式固定于枢轴产品的一侧,公轴结构相对于轴杆的另一端则固定于枢轴产 品的另一侧,该设计是用以作为不同大小扭力值的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相关物 品用的枢轴。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枢轴结构可确实吻合地束缚住该公轴结构的轴杆,因为除了母轴本体的第二端与连接件的第二固定端固定,母轴本体的第一端通过卡 合片亦与连接件的第一固定端固定。因此,该枢轴结构多次开合之后,母轴 本体的第一端将仍旧可包覆并紧抓住公轴结构的轴杆,轴杆与母轴本体的实 际表面接触率不变,长久使用后,两者依旧成紧配状态,并可避免产生枢轴 开合疲劳性松弛,长久枢转后扭力衰退率并不会明显增加,所以可延长使用寿命o附图说明通过以下详细的描述结合所附图示,将可轻易的了解上述内容及此项技术的诸多优点,其中图1是公知枢轴结构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枢轴结构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连接件的剖面图;图2c是本技术连接件与卡合片结合的剖面图;图2d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枢轴结构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枢轴结构 100、 200母轴本体 110、 210结合件 111第一结合件211第二结合件212固定件 121第一固定件221第二固定件222卡合槽 223连接件 120、 220 公轴结构 130、 230 轴杆 131、 231第一端 Pl、 Rl第二端P2、 R26第一固定端:Ql、Sl第二固定端:Q2、S2枢轴产品140、250卡合片240结合孔241卡合件-242突爪243、261结合片260固定孔2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枢轴结构。通过本技术枢轴结构的改良,可改善 公知技术枢轴结构造成母轴本体与轴杆无法紧配合所衍伸出来扭力衰退等 相关问题。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如下所述。请参照图2a,其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枢轴结构的示意图,本实用新 型所设计的枢轴结构200包括一母轴本体210、 一连接件220以及一卡合片 240。其中,母轴本体210呈一管状,具有一第一端R1以及一第二端R2,第 一端R1具有一第一结合件211,第二端R2具有一第二结合件212。连接件 220亦呈一管状,用以容纳且固定母轴本体210,具有第一固定端S1以及一 第二固定端S2,第一固定端Sl具有一第一固定件221,且第一固定件221 邻接有至少一卡合槽223,第二固定端S2具有一第二固定件222。卡合片240 为一环状结构,用以与第一固定端S1结合,其具有至少一结合孔241,且该 结合孔241邻接有至少一卡合件242。请参照图2b,其是本技术连接件的剖面图,当母轴本体210接合于 连接件220时,第二结合件212与第二固定件222结合。当第二结合件212 为一凸块时,第二固定件222可为一凹槽,凸块嵌合于凹槽,两者可通过卡 接方式或磁力相吸方式相结合,进而使母轴本体210的第二端R2与连接件 220的第二固定端S2结合。反之,当第二结合件212为一凹槽时,第二固定 件222则为一凸块,二者依旧可通过卡鏵方式或磁力相吸方式相结合。请参照图2c,其是本技术连接件与卡合片结合的剖面图,卡合片240与第一固定件221互相卡合。第一固定件221为一凹槽,而卡合片240 可经由热处理制成,其外围具有多个突爪243,连接件220可为一铸件,但 其硬度小于卡合片240的硬度。因此,当卡合片240卡入第一固定件221时, 多个突爪243将干涉嵌入第一固定件221中,并牢固地固定于第一固定件 221;且第一结合件211与结合孔241结合,通过卡合件242与卡合槽223 卡合,进而使母轴本体210的第一端Rl稳固地与连接件220的第一固定端 Sl结合。请参照图2d,其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枢轴结构的示意图,其结构与 上述第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落的枢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母轴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件,该第二端具有一第二结合件;    一连接件,用以容纳且固定该母轴本体,并具有第一固定端以及一第二固定端,该第一固定端具有一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端具有一第二固定件;以及    一卡合片,用以与该第一固定端结合,并具有至少一结合孔;    其中,容纳于该连接件中的该母轴本体的该第一结合件结合于该结合孔,且该卡合片与该第一固定件互相卡合,该第二结合件与该第二固定件结合,进而使该母轴本体与该连接件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林恺
申请(专利权)人:大典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