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24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包括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通过法兰连接;主水套包括上连接法兰、下连接法兰、夹套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冷却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选择可拆卸结构,可更换单一的零部件,在节约维修更换的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维修的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水套内部安装有折流挡板与散热片,增加了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率,还避免了局部高温的产生。

A Cooling Water Jacket for Petroleum Coke Calcination Tank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
本技术涉及石油焦煅烧
,特别是涉及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
技术介绍
石油焦是黑色或暗灰色坚硬固体石油产品,带有金属光泽,呈多孔性,是由微小石墨结晶形成粒状、柱状或针状构成的炭体物。石油焦的主要用途是电解铝所用的预焙阳极和阳极糊、碳素行业生产增炭剂、石墨电极、冶炼工业硅以及燃料等。目前,普遍采用罐式炉对石油焦进行煅烧,煅烧温度在1300℃左右;煅烧后的石油焦通过冷却水套进行冷却,然后通过排料阀出料。当高温石油焦通过单级冷却水套时,将热量通过内层钢板传导给夹层空间内的冷却水而逐渐冷却。但现有技术中的单级冷却水套结构存在冷却水流动距离短、流动强度弱、换热面积小的缺点,冷却效果差,这既影响了产品质量,还会影响排料阀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安装在石油焦煅烧罐式炉的出料口;所述冷却水套由上至下为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通过法兰连接;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的下侧面均有进水管,上侧面均有出水管;所述上水套、下水套均为上宽下窄的夹套;夹套内部通入冷却水;所述主水套包括上连接法兰、下连接法兰、夹套主体;所述上连接法兰有上回形槽;所述上回形槽内有上卡槽;所述下连接法兰有下回形槽;所述下回形槽内有下卡槽;所述夹套主体包括夹套内壁、夹套外壁;所述夹套外壁与夹套内壁之间有若干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焊接在夹套内壁外侧;所述夹套外壁内侧焊接有若干滑槽;夹套外壁的滑槽与折流挡板相互配合;所述折流挡板上可拆卸安装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有若干通孔;所述散热片与折流挡板之间有15°-45°的夹角;所述散热片的方向顺着折流挡板之间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所述上卡槽、下卡槽的位置与数量均与折流挡板的位置和数量相互照应;上卡槽与下卡槽均与折流挡板过盈配合;所述夹套内壁、折流挡板、散热片均为导热系数高的金属材质。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与折流挡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上均连接有水冷循环装置。本技术的作用原理:本技术的冷却水套包括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该三个水套上均连接有水冷循环装置。本技术采用三个冷水套,首先增大了冷却的面积,延长物料通过水套的时间,能更多的吸收物料中的热量。三个水套内部的冷却水的流量可以单一控制。上水套处的物料温度最高,温差最大,可适当增加上水套内部水的流量。下水套部分物料的温度相对降低,温差最小,水吸收热量的速度相对较慢,可适当减缓水套内水的流速。灵活的操控水套内的水流速度,可在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减少冷却水循环的消耗。本技术的主水套为三个水套中最大的,因此在主水套中加装了折流挡板与散热片。折流挡板使得主水套内部冷却水能够按照一定的流向流动,大大减少水套内部存在局部死水,以及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在折流挡板上还可拆卸安装有散热片,且散热片顺着水流的方向,与折流挡板成一定角度。由于金属传热性远远高于水的传热性,因此折流挡板与散热片的目的就在于增加金属的传热面积,使其与冷却水接触面增大,能更好更快的将热量传递到冷却水上,提高冷却效率。散热片上有通孔,首先,增加了传热面积;其次使得水流能从通孔中流出,避免散热片与折流挡板之间的夹角处水流无法填充,形成局部空腔,造成局部高温。散热片对水流还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与折流挡板结合,提高了冷却水在主水套内部的流动时间。本技术的折流挡板焊接在夹套内壁上,与上下连接法兰使用卡槽连接,与夹套外壁使用滑槽连接。该结构使得主水套可拆卸,在主水套损坏时,可拆开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损坏部件,避免损坏后整个丢弃的问题。散热片与折流挡板也属于可拆卸连接。可拆卸的结构一方面节约维修时间,方便回收损坏部件;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本技术的冷却水套,分为三个水套,且水套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该结构使得各个水套之间也可拆卸维修,可更换单一的损坏的水套,使用起来更加的灵活。本技术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冷却效率高;本技术选择可拆卸结构,可更换单一的零部件,在节约维修更换的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维修的成本;本技术的主水套内部安装有折流挡板与散热片,增加了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率,还避免了局部高温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F-F线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折流挡板在夹套内壁上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散热片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连接法兰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下连接法兰的俯视图。图中:1、上水套;2、主水套;3、下水套;4、进水管;5、出水管;6、上连接法兰;7、下连接法兰;8、夹套主体;9、上回形槽;10、上卡槽;11、下回形槽;12、下卡槽;13、夹套内壁;14、夹套外壁;15、折流挡板;16、滑槽;17、散热片;18、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6示,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冷却水套安装在石油焦煅烧罐式炉的出料口;冷却水套由上至下为上水套1、主水套2、下水套3;上水套1、主水套2、下水套3通过法兰连接。上水套1、主水套2、下水套3的下侧面均有进水管4,上侧面均有出水管5;上水套1、下水套3均为上宽下窄的夹套;夹套内部通入冷却水。主水套2包括上连接法兰6、下连接法兰7、夹套主体8。上连接法兰6有上回形槽9;上回形槽9内有上卡槽10;下连接法兰7有下回形槽11;下回形槽内11有下卡槽12。夹套主体8包括夹套内壁13、夹套外壁14。夹套外壁14与夹套内壁13之间有若干折流挡板15;折流挡板15焊接在夹套内壁13外侧;夹套外壁14内侧焊接有若干滑槽16;夹套外壁14的滑槽16与折流挡板15相互配合。散热片17与折流挡板15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折流挡板15上左右两侧各有三个散热片17;散热片17上有若干通孔18;散热片17与折流挡板15之间有40°的夹角;散热片17的方向顺着折流挡板15之间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卡槽10、下卡槽12的位置与数量均与折流挡板15的位置和数量相互照应;上卡槽10与下卡槽12的与折流挡板15过盈配合;夹套内壁13、折流挡板15、散热片17均为导热系数高的金属材质。上水套1、主水套2、下水套3上均连接有水冷循环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安装在石油焦煅烧罐式炉的出料口;所述冷却水套由上至下为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通过法兰连接;其特征在于: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的下侧面均有进水管,上侧面均有出水管;所述上水套、下水套均为上宽下窄的夹套;夹套内部通入冷却水;所述主水套包括上连接法兰、下连接法兰、夹套主体;所述上连接法兰有上回形槽;所述上回形槽内有上卡槽;所述下连接法兰有下回形槽;所述下回形槽内有下卡槽;所述夹套主体包括夹套内壁、夹套外壁;所述夹套外壁与夹套内壁之间有若干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焊接在夹套内壁外侧;所述夹套外壁内侧焊接有若干滑槽;夹套外壁的滑槽与折流挡板相互配合;所述折流挡板上可拆卸安装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有若干通孔;所述散热片与折流挡板之间有15°‑45°的夹角;所述散热片的方向顺着折流挡板之间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所述上卡槽、下卡槽的位置与数量均与折流挡板的位置和数量相互照应;上卡槽与下卡槽均与折流挡板过盈配合;所述夹套内壁、折流挡板、散热片均为导热系数高的金属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安装在石油焦煅烧罐式炉的出料口;所述冷却水套由上至下为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通过法兰连接;其特征在于:上水套、主水套、下水套的下侧面均有进水管,上侧面均有出水管;所述上水套、下水套均为上宽下窄的夹套;夹套内部通入冷却水;所述主水套包括上连接法兰、下连接法兰、夹套主体;所述上连接法兰有上回形槽;所述上回形槽内有上卡槽;所述下连接法兰有下回形槽;所述下回形槽内有下卡槽;所述夹套主体包括夹套内壁、夹套外壁;所述夹套外壁与夹套内壁之间有若干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焊接在夹套内壁外侧;所述夹套外壁内侧焊接有若干滑槽;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小平吴小勇史志立刘志强都林涛张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