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的光学表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5214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的光学表征方法,属于薄膜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椭偏仪中测量碳化硅‑二氧化硅样品的反射光参数振幅Ψ和相差Δ,然后在椭偏拟合软件中建立了拟合模型,将测量数据与椭偏拟合模型进行拟合,最后得到各层结构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从而来表征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光学性质随界面深度变化的情况。该方法利用椭偏光谱仪及其界面多层结构建模,能够对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进行非破坏性、高灵敏度的、随界面深度变化的覆盖整个界面的光学性质表征。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iC-SiO_2 Interface Transition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的光学表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的光学表征方法,特别适用于采用PECVD在SiC衬底上生长二氧化硅的界面过渡层的椭偏模型建立与光学性质表征。
技术介绍
由于SiC材料具有出色的电气,高温机械,抗辐射和化学等性能,SiC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和高温等恶劣环境使用的器件。二氧化硅在SiC器件中被用作栅介质以及SiC表面的钝化。由于SiO2/SiC界面结构比较复杂,虽然SiO2/SiC结构不断改进,但SiC氧化层及其界面的微观级别的确切反应尚未完全明确,现阶段对控制其质量的因素和方法仍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到目前为止,在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特性的表征及其缺陷特性的测试研究过程中,人们利用了各种方法对其界面进行了研究,但无论是物理特性的表征还是电学特性测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XPS法可以测出过渡层的组成成分,但对样品要求高,流程复杂,需要准确刻蚀且破坏了样品,往往具有不可重复性。界面态测试能测试一定电压范围内的陷阱电荷浓度,但受测试仪器精度、频率等限制,往往不能完全监测界面的深能级缺陷与浅能级缺陷。扫描非线性介电显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的光学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椭偏仪入射角θ为65°~75°、测量波长范围250nm~400nm、测量波长的间隔及参数表征波长,测量基底‑薄膜系统的光谱,从而得到反射光参数振幅Ψ和相差Δ;步骤2、建立碳化硅‑二氧化硅系统的椭偏拟合模型,在建立拟合模型时,需要加入的结构有:空气层、表面粗糙层、二氧化硅层、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区多层结构和碳化硅基底层;步骤3、将测量数据与步骤2所得椭偏拟合模型进行拟合,在拟合时,均方误差MSE值小于2;步骤4、测量数据拟合完成,得到各层结构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从而来表征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光学性质随界面深度变化的...

【技术特征摘要】
1.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的光学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椭偏仪入射角θ为65°~75°、测量波长范围250nm~400nm、测量波长的间隔及参数表征波长,测量基底-薄膜系统的光谱,从而得到反射光参数振幅Ψ和相差Δ;步骤2、建立碳化硅-二氧化硅系统的椭偏拟合模型,在建立拟合模型时,需要加入的结构有:空气层、表面粗糙层、二氧化硅层、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区多层结构和碳化硅基底层;步骤3、将测量数据与步骤2所得椭偏拟合模型进行拟合,在拟合时,均方误差MSE值小于2;步骤4、测量数据拟合完成,得到各层结构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从而来表征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光学性质随界面深度变化的情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的光学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测量采样时设定的入射角θ取7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层的光学表征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丽梅何金泽杜江锋罗天成高昆于奇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