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49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07
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包括控制器(1)、电机(2)和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装有电机(2),控制器(1)与电机(2)相连接,控制器(1)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壳体顶部位置,电机(2)包括电机输出轴(10),电机输出轴(10)上装有转向油泵(3),转向油泵(3)与所述电机壳体之间通过电机法兰(6)相连接,转向油泵(3)包括输出油路,所述输出油路上设置有压力及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及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1)之间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控制器和电机进行集成式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整车空间利用率,通过在控制器中内置多种技术故障检测组件,最大限度地保障整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A New Energy Vehicle Steering Ai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纯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
技术介绍
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以其优良的环保性能和高能量利用效率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其在传统燃油车或天然气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机、控制器,以及很多电辅件,现在汽车电机控制器系统的各个结构部件多为自主独立分散式布置于整车的各个不同位置,占用整体空间较大,且电机、控制器、转向油泵均为各个生产厂商独立自主的研发产品,因而在进行整车总体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各结构部件的相互匹配性问题,比如各结构部件通过高压线缆连接、电机和控制器的各自独立冷却等技术问题,且由于各结构部件的控制方式、通讯协议等技术参数均不相同,因而在进行整车设计时还需考虑各个结构部件之间的技术参数以及接口、通讯协议的匹配性问题。专利号为ZL201520523681.X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包括有力矩传感器、控制器和电机,力矩传感器安装在电动汽车转向轮的一侧,控制器安装在电动汽车的方向管柱总成上,控制器一方面与力矩传感器电连接,另一方面与电机电连接。该技术结构简单,具有可靠性高和免维护的特点,不会改变原车的结构,装配简单、省时;控制器采用集成式控制芯片,控制器直接安装在方向管柱总成上,有效减少了控制器的磨损与震荡,有效保证了控制器及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但该技术的控制器和电机仍为分散式布置结构,因而在进行整车总体设计时仍需综合考虑电机和控制器的相互匹配性问题,以及电机和控制器的各自独立冷却等技术问题,因此仍需进一步改进。专利号为ZL201721857924.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其结构包括转向输入轴、转向柱、伺服电机、控制器、抗干扰器、连接杆、转向角传感器、力矩传感器、万向节传动轴,所述伺服电机为底端宽顶端窄,该技术一种电动汽车转向助力装置,所述抗干扰器,通过接线端口与控制器连接到一起,使用过程中,经信号接收器接收传来的信号,然后在经滤波器对传来的信号波进行过滤,在经抗干扰芯片来消除周边的电磁干扰,然后配合信号传输器传输到控制器上,使其能屏蔽掉电子部件周围磁场的信号,保证数据的稳定,有效避免错乱的信号对控制信号的影响,保障了对信号的准确性与传播速率,实现快速而又零差错感应,提高使用的可靠性。但该技术的控制器和伺服电机仍为分散式布置结构,因而在进行整车总体设计时仍需综合考虑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的相互匹配性问题,以及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的各自独立冷却等技术问题,因此仍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电动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度高、体积小、成本低且兼容多种控制方式的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机和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装有所述电机,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壳体顶部位置,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装有转向油泵,所述转向油泵与所述电机壳体之间通过电机法兰相连接,所述转向油泵包括输出油路,所述输出油路上设置有压力及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及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讯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转向油泵包括输入油路,所述输入油路下部装有油泵进油嘴,所述输出油路顶部装有油泵出油嘴。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转子,在环绕所述电机转子的所述电机壳体圆周内部设有电机冷却水路,所述控制器底部设置有控制器冷却水路,所述电机冷却水路与所述控制器冷却水路相连通。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机壳体顶部装有电机进水嘴,所述电机进水嘴与所述电机冷却水路相连通,在所述控制器一侧装有电机出水嘴,所述电机出水嘴与所述控制器冷却水路相连通。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包括三相电输出端,所述电机包括三相电输入端,所述三相电输出端与所述三相电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并采用铜排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机冷却水路上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讯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包括CAN控制元件及硬线控制元件。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故障检测装置。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转速检测组件。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电流电压检测组件。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检测组件。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控制器温度检测单元、电机温度检测单元、冷却水路温度检测单元。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转向油泵内压力及流量检测组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控制器的三相电输出端与电机的三相电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并采用铜排相连接的集成式结构技术方案大幅减少了整车外部线束布置,有效提高整车空间利用率;通过将控制器冷却水路与电机冷却水路设置成一套共用冷却水路,有效减少各结构部件之间插接件的数量,进一步使总体结构更加紧凑。本技术采用一体式优化结构设计,实现整体装置的标准化及规范化,有效减少现有整车设计时存在的各部件生产厂家的各个结构部件之间匹配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可靠性强、安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内置有CAN控制元件及硬线控制元件等多种控制方式,适用于多种车型且具有支持现场及远程蓝牙升级的功能。本技术通过在控制器中内置多种技术故障检测组件及相应的故障保护措施,不仅可以实时记录上传转速、电流、电压、控制器温度、电机温度、冷水水路温度、转向油泵流量及压力等多种检测数据,同时还可根据整车各个故障标识位的变化情况实时获得相应的故障检测信息,并根据预先设定的保护及处理故障措施进行相应的保护及处理动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整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器;2电机;3转向油泵;4油泵出油嘴;5油泵进油嘴;6电机法兰;7电机进水嘴;8电机出水嘴;9电机冷却水路;10电机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详细描述所述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包括控制器1、电机2和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装有电机2,控制器1与电机2相连接,控制器1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壳体顶部位置,电机2包括电机输出轴10,电机输出轴10上装有转向油泵3,转向油泵3与所述电机壳体之间通过电机法兰6相连接,转向油泵3包括输出油路,所述输出油路上设置有压力及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及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1之间通讯连接。控制器1控制电机2工作,电机2转动带动转向油泵3工作。转向油泵3包括输入油路,所述输入油路下部装有油泵进油嘴5,所述输出油路顶部装有油泵出油嘴4。电机2包括电机转子,在环绕所述电机转子的所述电机壳体圆周内部设有电机冷却水路9,控制器1底部设置有控制器冷却水路,电机冷却水路9与所述控制器冷却水路相连通。所述电机壳体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包括控制器(1)、电机(2)和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装有电机(2),控制器(1)与电机(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壳体顶部位置,电机(2)包括电机输出轴(10),电机输出轴(10)上装有转向油泵(3),转向油泵(3)与所述电机壳体之间通过电机法兰(6)相连接,转向油泵(3)包括输出油路,所述输出油路上设置有压力及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及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1)之间通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包括控制器(1)、电机(2)和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装有电机(2),控制器(1)与电机(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壳体顶部位置,电机(2)包括电机输出轴(10),电机输出轴(10)上装有转向油泵(3),转向油泵(3)与所述电机壳体之间通过电机法兰(6)相连接,转向油泵(3)包括输出油路,所述输出油路上设置有压力及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及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1)之间通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油泵(3)包括输入油路,所述输入油路下部装有油泵进油嘴(5),所述输出油路顶部装有油泵出油嘴(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2)包括电机转子,在环绕所述电机转子的所述电机壳体圆周内部设有电机冷却水路(9),控制器(1)底部设置有控制器冷却水路,电机冷却水路(9)与所述控制器冷却水路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顶部装有电机进水嘴(7),电机进水嘴(7)与电机冷却水路(9)相连通,在控制器(1)一侧装有电机出水嘴(8),电机出水嘴(8)与所述控制器冷却水路相连通。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程周辉时军辉董爱道索世雄田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