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87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用于风扇罩的底板上的减震片的贴装,所述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包括底座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盖板;所述底座包括承载面,所述盖板上设有贯穿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风扇罩的底板,所述盖板翻转将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压紧于所述底座的承载面上,所述减震片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定位并贴装。

Fan hood shock absorber mount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
本技术涉及减震片贴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
技术介绍
减震片广泛应用于风机、发电机、车载充电机、管道、水泵等各种震动机械设备。减震片具有减振降噪的功能,并可以在机械震动中起到防护作用,在车载充电机产品的机壳组装中,为防止风扇罩上内部元件的碰撞损坏,常在风扇罩上增加减震片。传统的风扇罩上的减震片通过人工贴装于罩壳表面,耗费大量时间,也易产生位置差异,导致难以实现最佳的减震性能,造成维修和更换时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本技术所述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用于风扇罩的底板上的减震片的贴装,所述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包括底座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盖板;所述底座包括承载面,所述盖板上设有贯穿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风扇罩的底板,所述盖板翻转将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压紧于所述底座的承载面上,所述减震片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定位并贴装。其中,所述承载面上凹设有卡槽,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罩的底板,所述盖板盖于所述承载面上将所述风扇罩的底板限位于所述卡槽内。其中,所述卡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连接所述第一槽壁的第二槽壁以及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槽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二槽壁相对,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周缘与所述第一槽壁、所述第二槽壁抵持。其中,所述定位槽并排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的表面上位于所述定位槽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定位槽连通。其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折页转动连接,所述折页包括第一页板、第二页板和转动轴,所述第一页板和所述第二页板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页板连接所述盖板,所述第二页板连接所述底座。其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体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体可与所述盖板及所述底座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锁紧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锁紧。其中,所述第一锁紧部包括磁铁、卡扣或凸起,所述第二锁紧部对应的包括磁铁、卡勾或凹槽。其中,所述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盖板上,用于带动所述盖板相对所述底座翻转。其中,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底座翻转的角度为0-180度。本技术提供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通过在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的盖板上开设贯穿所述盖板的定位槽来容纳减震片,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即可将减震片快速定位并贴装于风扇罩的底板上,保证了减震片贴装时不出现位置差异以实现最佳的减震性能,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的防护性能,也能在维修时方便及时的更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的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技术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的风扇罩的底板的示意图。图3是应用本技术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的减震片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盖板的示意图。图5是应用图1所示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将减震片贴装在风扇的底板的示意图,其中盖板为关闭状态。图6是图5所示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完成减震片贴装后打开盖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用于风扇罩100的底板110上的减震片的贴装。所述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包括底座10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盖板20;所述底座10包括承载面101,所述盖板20上设有贯穿所述盖板20的至少一个定位槽21,所述承载面101用于承载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所述盖板20翻转将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压紧于所述底座10的承载面101上,所述减震片(图未示)放置于所述定位槽21内,且通过所述定位槽21与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定位并贴装。具体的,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为折板,所述底板110包括第一折板111和第二折板112,所述第一折板111和第二折板112均为矩形板且呈钝角连接,所述风扇罩100固定于所述第一折板111上,所述第二折板112可被所述盖板20限位于所述底座10内。使得所述第二折板112在贴装减震片-(图未示)的过程中,除需容纳减震片(图未示)的所述定位槽21之外均被所述盖板20覆盖,保障了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的干净整洁,提高了所述风扇罩100的卫生标准,延长了所述风扇罩10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为电木板,所述底座10的承载面101上凹设有卡槽12,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所述盖板20盖于所述承载面101上将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限位于所述卡槽12内。所述卡槽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122、连接所述第一槽壁122的第二槽壁123以及插入口121,所述插入口121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槽壁122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槽壁123相对。所述插入口121用于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插入所述卡槽12内。所述底板110的第二折板11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槽壁122、第二槽壁123抵持。具体的,所述卡槽12的深度略大于所述底板110的第二折板112的厚度,所述卡槽12的长度和宽度略大于所述底板110的第二折板112的长度和宽度,以便所述底板110的第二折板112插入所述卡槽12并与所述第一槽壁122、第二槽壁123抵持。当所述底板110的第二折板112插入所述插入口121时,推动底板110的第一折板111即可将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推入所述卡槽12,使得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与所述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抵持,将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稳固于所述卡槽12内。当然,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也可从所述卡槽12的上方放入所述卡槽12。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0为玻纤板,所述盖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在所述盖板20盖于所述底座10时,所述盖板20的第二表面202与所述底座10的承载面101相贴合。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贯穿所述盖板20的至少一个定位槽21,此处以三个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定位槽21为长条状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三个所述定位槽21并排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盖板20上。所述减震片22为长条状且与所述定位槽21的形状相同。所述定位槽21的开设使得所述减震片22能快速,准确的贴装于所述风扇罩100的底板110上,提高所述减震片22贴装速度与精度。所述盖板20的第一表面201上位于所述定位槽2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凹部23,所述凹部23与所述定位槽21连通。当所述盖板20盖合于所述底座10,使用包括镊子、钳子等夹取工具将减震片22放置于所述定位槽21内,所述凹部2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用于风扇罩的底板上的减震片的贴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包括底座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盖板;所述底座包括承载面,所述盖板上设有贯穿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风扇罩的底板,所述盖板翻转将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压紧于所述底座的承载面上,所述减震片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定位并贴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用于风扇罩的底板上的减震片的贴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包括底座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盖板;所述底座包括承载面,所述盖板上设有贯穿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风扇罩的底板,所述盖板翻转将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压紧于所述底座的承载面上,所述减震片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定位并贴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上凹设有卡槽,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罩的底板,所述盖板盖于所述承载面上将所述风扇罩的底板限位于所述卡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连接所述第一槽壁的第二槽壁以及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槽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二槽壁相对,所述风扇罩的底板周缘与所述第一槽壁、所述第二槽壁抵持。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罩减震片贴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并排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的表面上位于所述定位槽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定位槽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兵龚建刘锋吴壬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