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及具有其的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82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及具有其的门锁,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包括面板座体、把手组件、换向底座、换向销组件、方棒转动件和第一扭簧,面板座体设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方棒转动件设方棒插入孔结构及第一驱动凸起和第二驱动凸起;方棒转动件可从动于把手组件或与把手组件隔开;第一扭簧套在方棒插入孔外,两个扭臂分别位于第一驱动凸起和第二驱动凸起周向隔开的间隙中,并可抵接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为方棒转动件的周向复位提供弹性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棒转动件在换向时可直接跟随把手一起转动,即便方棒转动件受到换向摩擦力的作用,第一扭簧也可将方棒转动件周向复位,保证方棒转动件和后盖板在换向后的相对位置仍然不变。

A cat-eye lock-proof door handle structure and a door lock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技术介绍
在把手锁上门安装时,会遇到左开门及右开门的情况,左开门、右开门对把手锁的把手朝向有着不同的要求,这种特定的要求给把手锁的生产、配货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生产一种型号的把手锁能够在上门安装时通过快速切换把手的朝向来匹配左开门或右开门,节约生产成本及调货成本。但是,有的防猫眼门锁需要将门锁拆开,取下方棒等传动件,将把手旋转180度后,再将其安装回去,这样将导致安装过程过于费时,出现非专业人容易装错的情况。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包括面板座体、把手组件、换向底座、换向销组件、方棒转动件和第一扭簧,其中:所述换向底座设所述把手组件上,所述换向销组件以在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切换的方式设在所述换向底座和所述把手组件之间,其中,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换向销组件将所述换向底座在周向上锁止;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把手组件可带动所述换向底座在周向上转动;所述面板座体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孔沿内侧面设有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的两个端面的连线水平设置;所述方棒转动件一侧面设有方棒插入孔结构以及围绕所述方棒插入孔结构周向隔开布置的第一驱动凸起和第二驱动凸起,所述方棒转动件与所述后盖板对接装配后所述第一驱动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的内侧;所述方棒转动件可从动于所述把手组件或者与所述把手组件相隔开;所述第一扭簧套装在所述方棒插入孔外,且两个扭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凸起和第二驱动凸起周向隔开的间隙中,并可抵接所述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为所述方棒转动件的周向复位提供弹性力。进一步地,所述方棒转动件还具有座体,所述座体的内侧面的中心设所述联结轴,围绕所述联结轴间隔180度布置两个被动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销组件包括本体,该本体沿径向的一端伸出有周向限位端,所述周向限位端在所述锁紧位置接合到所述换向底座以及在所述释放位置与所述换向底座分开。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底座具有周向限位凸台;所述周向限位端为可套在所述周向限位凸台外而与所述换向底座接合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销组件的本体沿径向的另一端伸出有径向复位件安装端,所述换向销组件的本体沿轴向伸出有拨动端,径向复位件套装在所述径向复位件安装端外,所述径向复位件提供沿径向将所述周向限位端接合到所述换向底座的作用力,所述拨动端克服所述径向复位件的作用力径向运动使所述周向限位端与所述换向底座分开。进一步地,所述后盖板设有供所述拨动端在所述锁紧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滑动的长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孔和长孔之间设三角形标识,该三角形标识的一角指向所述安装通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门锁,所述门锁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本技术的方棒转动件在换向的时候可直接跟随把手一起转动,即便方棒转动件受到换向摩擦力的作用,第一扭簧也可以将方棒转动件周向复位,保证方棒转动件和后盖板在换向后的相对位置仍然不变。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的前面示意图;图4是图1和图2所示的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的后面示意图;图5和图7是图1和图2所示的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后的状态示意图;图8和图9分别是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的正面和反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和图2所示的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的把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包括面板座体、把手组件、换向底座2、换向销组件3、方棒转动件5、方棒6和第一扭簧7,其中:所述面板座体包括前壳体6和后盖板8,前壳体6和后盖板8扣合在一起之后形成具有空腔的壳体。把手套筒4、换向底座2、换向销组件3、方棒转动件5、方棒6和第一扭簧7均位于前壳体6和后盖板8扣合形成的壳体空腔中。把手组件包括把手1和把手套筒4,把手套筒4以与把手1在周向上联动的方式与把手1连接。把手1包括手柄11和转动轴13,手柄11连接在转动轴13的一端,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轴13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使用时,手柄11的长度方向和转动轴13的中心轴线方向均与水平面平行。手柄11位于前壳体6和后盖板8扣合形成的壳体空腔外部,转动轴13贯穿前壳体6的前面板,安装在前壳体6上。用户控制手柄11的时候,可相对于水平面上提或下压手柄11,此时转动轴13沿其中心轴线方向转动,而转动轴13的中心轴线方向保持不变。本文中的“轴向”指的是转动轴13的中心轴线方向,“周向”指的是环绕转动轴13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径向”指的是垂直于转动轴13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转动轴13的另一端为开口端,该沿转动轴13的中心轴线朝手柄11的方向延伸有具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为多级台阶孔。转动轴13的开口端所在的侧壁周向间隔设有缺口14,缺口14自转动轴13的开口端沿轴向朝手柄11的方向延伸。把手1还包括按键组件15,按键组件15通过螺钉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手柄11上,且按键组件15的一端伸出于安装孔12之外,用于接收用户的手指的轴向按压力。按键组件15的另一端插入到安装孔12中,且伸入到安装孔12中的按键组件15上套装有弹簧,弹簧在自然伸展状态下施加弹性力,将按键组件15的一端保持伸出在手柄11之外。在按键组件15受到轴向按压之后,沿轴向向内运动。如图10所示,把手套筒4具有筒体41,方棒6的一端插入到筒体41中。筒体41内侧壁的轴向筋条42卡入到把手1的转动轴13上的缺口14中,以实现把手套筒4与把手1在周向上以联动方式连接。把手套筒4还设有驱动凸起43,驱动凸起43设在筒体41的外沿,且沿径向向外突出。如图1和图2所示,换向底座2套装在把手套筒4的筒体41外,换向底座2与把手套筒4之间设第二扭簧9,换向销组件3以在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切换,换向销组件3在所述锁紧位置将换向底座2在周向上锁止,换向销组件3在所述释放位置,把手套筒4可通过第二扭簧9带动换向底座2在周向上转动。换向时,将换向销组件3置于释放位置,转动把手1,把手1带动把手套筒4转动,把手套筒4可通过第二扭簧9带动换向底座2在周向上转动,把手1转动180°后,松开换向销组件3,将换向销组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座体、把手组件、换向底座(2)、换向销组件(3)、方棒转动件(5)和第一扭簧(7),其中:所述换向底座(2)设所述把手组件上,所述换向销组件(3)以在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切换的方式设在所述换向底座(2)和所述把手组件之间,其中,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换向销组件(3)将所述换向底座(2)在周向上锁止;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把手组件可带动所述换向底座(2)在周向上转动;所述面板座体包括后盖板(8),所述后盖板(8)上设有安装通孔(81),所述安装通孔(81)的孔沿内侧面设有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82),所述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82)的两个端面的连线水平设置;所述方棒转动件(5)一侧面设有方棒插入孔结构(51)以及围绕所述方棒插入孔结构(51)周向隔开布置的第一驱动凸起(52)和第二驱动凸起(53),所述方棒转动件(5)与所述后盖板(8)对接装配后所述第一驱动凸起(52)位于所述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82)的内侧;所述方棒转动件(5)可从动于所述把手组件或者与所述把手组件相隔开;所述第一扭簧(7)套装在所述方棒插入孔结构(51)外,且两个扭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凸起(52)和第二驱动凸起(53)周向隔开的间隙中,并可抵接所述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82),为所述方棒转动件(5)的周向复位提供弹性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座体、把手组件、换向底座(2)、换向销组件(3)、方棒转动件(5)和第一扭簧(7),其中:所述换向底座(2)设所述把手组件上,所述换向销组件(3)以在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切换的方式设在所述换向底座(2)和所述把手组件之间,其中,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换向销组件(3)将所述换向底座(2)在周向上锁止;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把手组件可带动所述换向底座(2)在周向上转动;所述面板座体包括后盖板(8),所述后盖板(8)上设有安装通孔(81),所述安装通孔(81)的孔沿内侧面设有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82),所述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82)的两个端面的连线水平设置;所述方棒转动件(5)一侧面设有方棒插入孔结构(51)以及围绕所述方棒插入孔结构(51)周向隔开布置的第一驱动凸起(52)和第二驱动凸起(53),所述方棒转动件(5)与所述后盖板(8)对接装配后所述第一驱动凸起(52)位于所述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82)的内侧;所述方棒转动件(5)可从动于所述把手组件或者与所述把手组件相隔开;所述第一扭簧(7)套装在所述方棒插入孔结构(51)外,且两个扭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凸起(52)和第二驱动凸起(53)周向隔开的间隙中,并可抵接所述第一周向转动限位凸起(82),为所述方棒转动件(5)的周向复位提供弹性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棒转动件(5)还具有座体(55),所述座体(55)的内侧面的中心设联结轴(54),围绕所述联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