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824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包括面板和面板上的滑盖,所述面板上部设有沉台,与所述沉台下沿相邻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沉台的上表面;所述滑盖两侧设有导槽,所述沉台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滑盖通过导轨与导槽配合进行滑移开合;所述沉台上设有滚轮,所述滑盖中间纵向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首尾均设有下沉的凹部,所述滑盖滑移时通过所述滚轮沿所述滑槽滚动进行导向,并通过滚轮落入首尾的凹部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滚轮与滑槽配合导向,使滑盖开合滑移时能够顺畅平稳进行,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此外,滑盖与操作面板的倒圆角配合,方便推移滑动。

An Intelligent Lock Face Sliding Cov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门锁采用智能锁代替传统的门锁。现有的智能锁大多设有滑盖对指纹或密码输入部分进行覆盖保护。现有的滑盖结构大多通过与面板两侧的导轨/导槽配合滑动,并通过在面板设置弹珠落入滑盖的限位孔进行挡止。该种结构的滑盖滑移时容易发生轻微的偏移,长期使用容易松动,且容易摩擦发生异响。此外,弹珠会与移动的滑盖产生摩擦,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滑移顺畅平稳,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包括面板和面板上的滑盖,所述面板上部设有沉台,与所述沉台下沿相邻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沉台的上表面;所述滑盖两侧设有导槽,所述沉台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滑盖通过导轨与导槽配合进行滑移开合;所述沉台上设有滚轮,所述滑盖中间纵向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首尾均设有下沉的凹部,所述滑盖滑移时通过所述滚轮沿所述滑槽滚动进行导向,并通过滚轮落入所述的凹部进行限位。于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滑盖下沿的一角为倒圆角,所述操作面板上沿与所述滑盖的倒圆角同侧的一角为倒圆角。倒圆角的设置方便推动滑盖上移。于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沉台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两侧设有枕边,枕边内侧设有第一弧槽,所述滚轮上穿设有转轴,所述面板内侧设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两侧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第二弧槽,所述转轴置于所述第一弧槽与第二弧槽包合形成的轴孔内,滚轮的上部裸露在安装口上并与所述滑槽贴合滚动。于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支架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置于一固定架内,该固定架呈凹槽状且与面板内侧连接固定,所述弹簧一端与滚轮支架相抵,另一端与固定架相抵,所述滚轮支架在所述弹簧的托举下两端的支撑臂与所述枕边相抵。通过弹簧的托举使滚轮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能够弹性脱离所述凹部。于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设有挂耳,所述挂耳上设有螺孔,该固定架通过螺丝穿过螺孔与面板内侧连接固定。于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沉台上,位于所述安装口两边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滑盖内侧的下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柱位置对应的限位槽。于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沉台上设有指纹采集窗口。于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沉台上设有显示屏幕。于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密码输入按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滚轮与滑槽配合导向,使滑盖开合滑移时能够顺畅平稳进行,滑盖两侧不易偏移变形,延长使用寿命;滑盖对滚轮的摩擦力为滚轮滚动的动力,不影响滚轮的稳定性。2、本技术的滑盖与操作面板的倒圆角配合,方便推移滑动,手指只需拨动滑盖倒圆角的部位即可上移。3、本技术通过滑槽凹部进行头尾限位,且设置有限位柱和限位槽,加强限位,即使滑盖过程用力过度也能进行挡止。4、本技术的滚轮通过枕边、轮架、弹簧与固定架的配合固定,结构稳定的同时赋予滚轮一定的弹性空间,方便滑移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图1的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滑盖上移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滑盖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1-5,一种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包括面板1和面板1上的滑盖2,所述面板1上部设有沉台11,与所述沉台11下沿相邻设有操作面板12,所述操作面板12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沉台11的上表面;所述滑盖2两侧设有导槽21,所述沉台1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导槽21配合的导轨13,所述滑盖2通过导轨13与导槽21配合进行滑移开合。所述沉台11上设有滚轮3,所述滑盖2中间纵向设有一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首尾均设有下沉的凹部23,所述滑盖2滑移时通过所述滚轮3沿所述滑槽22滚动进行导向,并通过滚轮3落入所述的凹部23进行限位。所述滑盖2下沿的一角为倒圆角B,所述操作面板12上沿与所述滑盖2的倒圆角B同侧的一角为倒圆角B。所述沉台11上开设有安装口14,所述安装口14的两侧设有枕边15,枕边15内侧设有第一弧槽16,所述滚轮3上穿设有转轴31,所述面板1内侧设有滚轮支架32,所述滚轮支架32两侧设有支撑臂33,所述支撑臂33上设有第二弧槽34,所述转轴31置于所述第一弧槽16与第二弧槽34包合形成的轴孔内,滚轮3的上部裸露在安装口14上并与所述滑槽22贴合滚动。所述滚轮3支架底部设有弹簧35,所述弹簧35置于一固定架36内,该固定架36呈凹槽状且与面板1内侧连接固定,所述弹簧35一端与滚轮支架32相抵,另一端与固定架36相抵,所述滚轮支架32在所述弹簧35的托举下两端的支撑臂33与所述枕边15相抵。通过弹簧35的托举使滚轮3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能够弹性脱离所述凹部23。所述固定架36的两侧设有挂耳37,所述挂耳37上设有螺孔,该固定架36通过螺丝4穿过螺孔与面板1内侧连接固定。所述沉台11上,位于所述安装口14两边设置有限位柱17,所述限位柱17从面板1底部穿至沉台11上,从所述滑盖2内侧的下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柱17位置对应的限位槽24,所述限位槽24为T型。限位柱17和限位槽24的配合防止用力过度滑盖2脱离。所述沉台11上设有指纹采集窗口5和显示屏幕6。所述操作面板12上设有密码输入按键18。参见图3和图4,使用时,手指从滑盖2的倒圆角B处往上推进行打开,方便简单易操作,滑盖2两侧的导槽21沿沉台11两侧的导轨13滑移,滚轮3沿中间的滑槽22滚动导向,平稳滑移,滑盖2滑移至滚轮3落入滑槽22上侧的凹部23,限位柱17落入限位槽24进行挡止。在指纹采集窗口5录入指纹后,下按滑盖2,使滚轮3脱离滑槽22上侧的凹部23即可滑移复位,复位时,滚轮3落入滑槽22下侧的凹部23进行限位,不会与操作面板12碰撞产生异响。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包括面板和面板上的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部设有沉台,与所述沉台下沿相邻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沉台的上表面;所述滑盖两侧设有导槽,所述沉台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滑盖通过导轨与导槽配合进行滑移开合;所述沉台上设有滚轮,所述滑盖中间纵向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首尾均设有下沉的凹部,所述滑盖滑移时通过所述滚轮沿所述滑槽滚动进行导向,并通过滚轮落入所述的凹部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包括面板和面板上的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部设有沉台,与所述沉台下沿相邻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沉台的上表面;所述滑盖两侧设有导槽,所述沉台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滑盖通过导轨与导槽配合进行滑移开合;所述沉台上设有滚轮,所述滑盖中间纵向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首尾均设有下沉的凹部,所述滑盖滑移时通过所述滚轮沿所述滑槽滚动进行导向,并通过滚轮落入所述的凹部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下沿的一角为倒圆角,所述操作面板上沿与所述滑盖的倒圆角同侧的一角为倒圆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锁的面板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两侧设有枕边,枕边内侧设有第一弧槽,所述滚轮上穿设有转轴,所述面板内侧设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两侧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第二弧槽,所述转轴置于所述第一弧槽与第二弧槽包合形成的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孙发冯叶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巨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