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及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51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及智能门锁,包括把手、固定座、连接轴以及固定块,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到通孔内,所述固定块位于固定座内且插拔连接在连接轴伸入到通孔的一端上,所述固定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对称开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内可滑动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相互配合对固定块进行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将面壳内部结构拆开,就能够快速其实现把手的换向,省时省力,并且限位块的设置能够更好地避免造成误开。

A Switching Structure of Door Lock Handle and Intelligent Doo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及智能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锁
,特别是涉及一种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及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门把手是门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便于人们打开或关闭门而设计的。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同,门的开向有左和右两种,而相应的门把手的方向分别朝向右侧或左侧,因此需要生产两种门把手不同朝向的门锁,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然而企业为了生产这两种门锁需要分别设有两条生产流水线,企业生产的负担加重,并且无法满足将门锁拆下而应用于另一处开向不同的门上的需求,具有局限性。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4563600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锁把手换向装置,包括门把手、面壳和设置在面壳内侧的转动限位结构,转动限位结构包括扭簧,扭簧两个末端的伸出柱部分设置在扭簧定位块两侧,转动限位结构的转动部分内部的凸块a放置在扭簧的两个伸出柱之间;门把手的转轴穿过面壳上的把手孔、转动限位结构上的通孔,末端进行限位连接,使门把手可以自由转动;连接块与转动限位结构的另一侧表面进行固定安装连接,连接块设置与换向条形状对应的换向条通孔,换向条穿过换向条通孔与门把手的转轴内的换向条槽进行连接。上述门锁把手需要换向时,将换向条拔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固定座、连接轴以及固定块,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到通孔内,所述固定块位于固定座内且插拔连接在连接轴伸入到通孔的一端上,所述固定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对称开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内可滑动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相互配合对固定块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固定座、连接轴以及固定块,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到通孔内,所述固定块位于固定座内且插拔连接在连接轴伸入到通孔的一端上,所述固定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对称开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内可滑动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相互配合对固定块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包括固定块本体,所述固定块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套接到连接轴上的圆孔,所述圆孔的上内壁和下内壁上均设有插块,所述连接轴伸入到通孔内的一端上设有与插块相配合的插入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均包括限位块本体,所述限位块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呈L形缺口,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L形缺口相互配合的滑条,所述滑条呈阶梯状且固定在固定座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本体的中部设有腰型孔,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内均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伸入到腰型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与固定块相接触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本川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吉门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