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03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属于棒材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装置和倒棱机构,在支撑装置与倒棱机构之间设有步进机构,步进机构包括步进架、支撑台和支撑块,在步进架上开设有水平的移动槽,移动槽的长度方向与步进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台位于移动槽内,并与步进架滑动连接,支撑块固定在支撑台上,在步进架上设有驱使支撑台沿步进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步进架的底部设有驱使步进架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达到提高棒材倒棱后的转移效率的效果。

An Efficient Transport Device after Bar Chamf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棒材加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棒材包括钢棒、铝棒、铜棒、木棒等等,而钢棒广泛应用与高强的离心管桩、电杆、高架桥墩、铁路轨枕等预应力构件中。钢棒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钢棒进行倒棱,而钢棒倒棱时提高钢棒品质的关键设备。棒材经过倒棱设备倒棱后将钢棒移动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现有的钢棒经过倒棱之后需通过车间内的行车或吊车将钢棒运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这种行车或吊车运走的方式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每次需要人工将钢棒的与吊钩连接,导致转移的效率将会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达到提高棒材倒棱后的转移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倒棱机构,在支撑装置与倒棱机构之间设有步进机构,步进机构包括步进架、支撑台和支撑块,在步进架上开设有水平的移动槽,移动槽的长度方向与步进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台位于移动槽内,并与步进架滑动连接,支撑块固定在支撑台上,在步进架上设有驱使支撑台沿步进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步进架的底部设有驱使步进架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要倒棱的钢棒放在支撑装置上,然后通过倒棱机构对钢棒的端头进行倒棱后,然后控制步进架上的驱动组件,驱使步进架向上移动,使得支撑块与钢棒抵接,并将支撑装置上的钢棒架起,然后控制驱动机构,使得支撑台在步进架上的移动槽内移动,从而使得钢棒从支撑装置的上方移走,移走后,控制驱动组件使得步进架下降,从而使得钢棒落到其他的支撑装置上。整个过程操作操作方便,无需工作人员对钢棒进行转移时,还需要手动去操作,既提高转移的效率,同时在转移的过程中更加安全。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驱动轴水平设置位于步进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与步进架转动连接,驱动轴一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齿轮套在驱动轴上,齿条固定在支撑台的底部,齿轮位于齿条的下方并与齿条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驱动支撑台移动,使得钢棒逐渐与之前的支撑装置脱离,提高转移的效率和便捷性,驱动轴设置在步进架的中间位置时,可使得齿轮能始终与齿条啮合,从而可有效防止齿轮与齿条脱离,提高实用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槽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槽的截面呈U形,且两个移动槽的开口相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槽的截面呈U形时,对支撑台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使得支撑台能在一定的空间内移动,从而提高支撑台对钢棒的转移效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的截面呈工字形,支撑台的顶部与位于移动槽的顶部并与步进架抵接,底部位于移动槽的下方,在支撑台竖直的一段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滚轮与移动槽的底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的顶部位于移动槽的顶部并与步进架抵接时,对支撑台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有效防止支撑台在移动时发生晃动,提高支撑台转移时的稳定性,滚轮的设置,减少支撑台与移动槽之间的磨损,同时滚轮的使用,也能提高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开设有V形的支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形的支撑槽的设置,对钢棒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可有效防止钢棒转移的过程中与支撑块脱离,提高转移的安全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轴、驱动连板和连接电机,连接电机相对地面固定,驱动连板一端套在水平轴上,并与水平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步进架铰接,水平轴的一端与连接电机固定连接,水平轴与地面相对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驱动连板一端与水平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步进架铰接,所以连接电机转动时,可带动驱动连板转动,从而驱使步进架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支撑块对钢棒顶起或放下,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棱机构包括底座、支撑盘和砂轮,支撑盘与底座连接,在支撑盘上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支撑轴,砂轮套在支撑轴上,并与支撑轴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设有驱动支撑轴转动的转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要磨棱的钢棒放到支撑装置上,并使得钢棒的一端与砂轮抵接,启动转动电机,带动砂轮转动,从而对钢棒的一端进行磨棱,无需工人员手动去磨,提高钢棒的磨棱效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座和一组支撑轮,支撑座固定在支撑架上,两个支撑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且两个支撑轮的圆周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支撑座与支撑轮的配合使用,对钢棒起到支撑作用,使得钢棒的高度与砂轮的高度一致,提高磨棱的效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轮上设有驱动支撑轮转动的动力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电机的设置,使得支撑轮转动,由于支撑轮是按对设置且同组的两个支撑轮的圆周面抵接,其中一个支撑轮转动时,另外一个支撑轮也随之转动,从而驱动钢棒转动,使得钢棒端头磨出的棱角均匀一致,提高钢棒磨棱的效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和支撑台沿步进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和支撑台设置有多个时,可同时对不同工位的钢棒进行转移,同时多个支撑台间隔均匀设置时,使得上一个工位的钢棒在转移后能够正好落到下一个工位,提高钢棒转移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步进机构与驱动机构、驱动组件的配合使用,可实现钢棒倒棱后的快速转移,提高钢棒的转移效率;2、支撑装置与倒棱机构的配合使用,提高钢棒倒棱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旨在显示驱动机构时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装置;11、支撑架;12、支撑座;13、支撑轮;131、动力电机;2、倒棱机构;21、底座;22、支撑盘;221、支撑轴;222、转动电机;23、砂轮;3、步进机构;31、步进架;311、移动槽;32、支撑台;321、滚轮;33、支撑块;331、支撑槽;4、驱动机构;41、驱动电机;42、齿轮;43、齿条;5、驱动组件;51、水平轴;52、驱动连板;53、连接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装置1、倒棱机构2、步进机构3、驱动机构4和驱动组件5,支撑装置1与倒棱机构2配合使用,且支撑装置1和倒棱机构2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步进机构3设置在支撑装置1与倒棱机构2之间,驱动机构4与步进机构3连接,驱动组件5与步进机构3的底部连接,同时也与地面连接,驱使整个步进机构3向上移动。将待加工的钢棒放到支撑装置1上,并一端与倒棱机构2抵接,对钢棒进行磨棱,磨棱后钢棒通过步进机构3运到其他位置,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转移效率。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架11、支撑座12和一组支撑轮13,支撑轮13成对设置,支撑座12竖直设置在支撑架11上,两个支撑轮13均与支撑座12转动连接,且两个支撑轮13的圆周面抵接。沿支撑架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支撑座12和支撑轮13,支撑座12与支撑轮13配合使用,在其中一个支撑轮13上固定连接有驱使一个支撑轮13转动的动力电机131。倒棱机构2包括底座21、支撑盘22和砂轮23,支撑盘22与底座21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和倒棱机构(2),在支撑装置(1)与倒棱机构(2)之间设有步进机构(3),步进机构(3)包括步进架(31)、支撑台(32)和支撑块(33),在步进架(31)上开设有水平的移动槽(311),移动槽(311)的长度方向与步进架(31)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台(32)位于移动槽(311)内,并与步进架(31)滑动连接,支撑块(33)固定在支撑台(32)上,在步进架(31)上设有驱使支撑台(32)沿步进架(3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4),步进架(31)的底部设有驱使步进架(31)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和倒棱机构(2),在支撑装置(1)与倒棱机构(2)之间设有步进机构(3),步进机构(3)包括步进架(31)、支撑台(32)和支撑块(33),在步进架(31)上开设有水平的移动槽(311),移动槽(311)的长度方向与步进架(31)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台(32)位于移动槽(311)内,并与步进架(31)滑动连接,支撑块(33)固定在支撑台(32)上,在步进架(31)上设有驱使支撑台(32)沿步进架(3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4),步进架(31)的底部设有驱使步进架(31)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轴、驱动电机(41)、齿轮(42)和齿条(43),驱动轴水平设置位于步进架(3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与步进架(31)转动连接,驱动轴一端与驱动电机(41)固定连接,齿轮(42)套在驱动轴上,齿条(43)固定在支撑台(32)的底部,齿轮(42)位于齿条(43)的下方并与齿条(43)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311)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槽(311)的截面呈U形,且两个移动槽(311)的开口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棒材倒棱后的高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2)的截面呈工字形,支撑台(32)的顶部与位于移动槽(311)的顶部并与步进架(31)抵接,底部位于移动槽(311)的下方,在支撑台(32)竖直的一段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321),滚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瀛精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