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691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属于竹笋加工领域。该自动投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输料组件,所述的进料斗设置在输料组件末端的下方,所述进料斗的底部与密封室相连通,所述密封室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的密封室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堵住第一通孔的密封板以及用于使密封板与密封室底部进行紧密接触的密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输料组件,以及在输料组件的末端下方设置进料斗,便可通过输料组件自动将竹笋输送至进料斗内,并通过进料斗进入到发酵罐或浸泡罐中。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通过将进料斗的底部与密封室相连通,以及在密封室内设置密封组件,便可在不投料且需要对竹笋进行加工时,保证发酵罐或浸泡罐的密封性。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Bamboo Shoo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笋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竹笋在加工时,往往需要将竹笋投入到发酵罐或浸泡罐中进行密封发酵或者密封浸泡处理。然而,传统的发酵罐或浸泡罐的投料口没有设置自动投料装置,在需要往发酵罐或浸泡罐中投入竹笋时,需要手动将竹笋一个一个塞进发酵罐或浸泡罐,其加工效率较为低下。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自动投料装置,譬如中国专利CN205772076U公开了一种竹笋自动投料装置,其通过在喂料斗的上方倾斜设置输送履带可以将竹笋沿着输送履带输送至喂料斗内,并通过喂料斗实现自动投料操作;但是,将该自动投料装置与发酵罐或浸泡罐进行配合使用时,由于该自动投料装置始终处于通路状态,故在投料结束时需要对竹笋进行加工时,其只能通过在喂料斗的上方盖上盖子的方法堵住喂料斗的通孔,从而无法保证发酵罐或浸泡罐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输料组件,所述的进料斗设置在输料组件末端的下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和输料组件,所述的进料斗(1)设置在输料组件末端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的底部与密封室(10)相连通,所述密封室(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通孔(15),且所述的密封室(10)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堵住第一通孔(15)的密封板(11)以及用于使密封板(11)与密封室(10)底部进行紧密接触的密封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和输料组件,所述的进料斗(1)设置在输料组件末端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的底部与密封室(10)相连通,所述密封室(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通孔(15),且所述的密封室(10)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堵住第一通孔(15)的密封板(11)以及用于使密封板(11)与密封室(10)底部进行紧密接触的密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组件包括输送带(3)和两组转动设置的输送辊(4),两组所述的输送辊(4)通过输送带(3)相连,且其中一组所述输送辊(4)与从动轮(6)相连;所述的从动轮(6)通过皮带(8)与主动轮(7)相连,所述的主动轮(7)与电机(9)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室(10)的侧壁上设有与密封板(11)相匹配的第二通孔(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笋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电磁体(13)、密封圈(16)和永磁体(18),所述的密封圈(16)设置在密封室(10)的底部,所述的电磁体(13)设置在密封室(10)的顶部,所述的永磁体(18)设置在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年陈世林郭行梦徐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世林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