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47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包括:电镀废液收集槽出水口连接至初滤装置,初滤装置出水口连接至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出水口与超滤装置相连,所述超滤装置出水口通过高压泵连接至反渗透装置,超滤装置底部连接有浓水外排管道A,所述反渗透装置入口处设有除垢剂管道,所述反渗透装置出口连有浓水外排管道B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连回至电镀废液收集槽;在解析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设有解析液循环管路,解析装置废液口与酸碱回收装置相连;本装置实现电镀废水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大量水资源,提高水体的利用率。

A Recovery Device for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说是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有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普遍存在酸碱废水、重金属废水、氰化物废水含量高等问题,电镀废水具有水质复杂、酸碱性强、重金属含量高、毒性强、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一方面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浪费水资源。即便投加大量药剂也不能解决设备与管道结垢腐蚀的问题,常常因此导致装置停车,外排水质不达标准严重污染环境。在现有技术下该部分废水无法得到合理利用或者达到外排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实现电镀废水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大量水资源,提高水体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包括:电镀废液收集槽、初滤装置、吸附装置、解析装置、酸碱回收装置、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所述电镀废液收集槽出水口连接至初滤装置,初滤装置出水口连接至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出水口与超滤装置相连,所述超滤装置出水口通过高压泵连接至反渗透装置,超滤装置底部连接有浓水外排管道A,所述反渗透装置入口处设有除垢剂管道,所述反渗透装置出口连有浓水外排管道B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连回至电镀废液收集槽;在解析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设有解析液循环管路,解析装置废液口与酸碱回收装置相连;所述吸附装置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循环泵、水质检测器,所述初滤装置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入端相连,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出端通过循环泵连回至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入端,水质检测器位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初滤装置包括相连的PH调节罐、陶瓷膜。进一步的,所述超滤装置包括相连的袋式过滤器与超滤膜。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相连的加药箱和反渗透膜,在加药箱的入口设有增压泵,加药箱上方设有计量泵。进一步的,解析装置与酸碱回收装置之间设有陶瓷膜,在酸碱回收装置中设有纳滤膜。更进一步的,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超滤膜、反渗透膜均为两套。更进一步的,所述初滤装置出口配置一个pH自动控制仪。更进一步的,在吸附装置与超滤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连有出水管。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本装置实现电镀废水回收利用、无排污,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大量水资源,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同时有效降低了各类药剂的用量,可大大减缓运营成本,即使外排也可实现达标状态,解决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电镀废水污染问题。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塔、超滤膜以及反渗透膜均为两套,一套正常使用,一套备用。解析装置进行吸附剂解析,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利用,从而产生解析废液,解析废液进入酸碱回收装置,酸碱可二次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说明:1、电镀废液收集槽,2、初滤装置,3、阳离子交换树脂,4、吸附装置,5、出水管,6、超滤装置,7、除垢剂管道,8、反渗透装置,9、高压泵,10、解析装置,11、酸碱回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以此为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描述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包括:电镀废液收集槽、初滤装置、吸附装置、解析装置、酸碱回收装置、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所述电镀废液收集槽出水口连接至初滤装置,初滤装置出水口连接至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出水口与超滤装置相连,所述超滤装置出水口通过高压泵连接至反渗透装置,超滤装置底部连接有浓水外排管道A,所述反渗透装置入口处设有除垢剂管道,所述反渗透装置出口连有浓水外排管道B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连回至电镀废液收集槽;在解析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设有解析液循环管路,解析装置废液口与酸碱回收装置相连。首先对电镀废水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产生出水,过滤处理后的水进入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出水设有水质检测,检测合格后可直接外排或者回用;不合格则出水进入超滤装置,超滤产生浓水A可外排处理,过滤水再通过加入除垢剂后经过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产生浓水B也可直接外排,出水可直接回用于电镀废液收集槽;另外通过解析装置进行吸附剂解析,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利用,从而产生解析废液,解析废液进入酸碱回收体系,经过处理后酸碱可二次利用。初滤装置为PH调节罐、陶瓷膜等,首先对废水做初步的PH调节,控制稳定的PH值后,出水进入陶瓷膜中,其功能可以去电镀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胶体等,并实现连续工作、连续分离的设备。初滤装置出口配置一套用于控制电镀水pH的pH自动控制仪,可实时监测待排水的酸碱度和PH控制的酸碱加入量。吸附装置主要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循环泵、水质检测器等,初滤装置出水后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收集起来,出口同时设置循环泵与水质检测器,循环泵浆出水打回到阳离子交换树脂入口,保证树脂的充分吸附,快速有效的对水体产生分离作用,另外出口的水质检测器,实时对出水进行监测,如果出水符合电镀废水排放标准,即可外排处理也可循环回用;如出水不合格则进入下一级装置中。吸附装置出水的硬度小于0-50mg/L。超滤装置主要包括袋式过滤器与超滤膜等,上一级不合格废水先经过袋式过滤器除渣,然后进入超滤膜去除其中分子量大于超滤膜截留孔径的大分子物质,截留下来的浓水A,可直接采取外排处理,而滤液可进入下一级处理装置。超滤膜的截留孔径为0.0012~0.05μm。反渗透装置主要包括入口增压泵、加药箱、反渗透膜等,上一级滤液经过增压泵后被打入加药箱内,加药箱上方设有计量泵,不定时加入除垢剂,防止反渗透装置结垢,提高装置使用率;加药后进入反渗透膜中,截留浓水B可直接外排处理,而膜出水直接循环会电镀废液收集槽再利用。所述解析装置采用膜耦合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解析,膜耦合技术采用热法浓缩的优化组合(根据化工工艺性质确定),解析装置产生解析废液,吸附剂解析后恢复吸附能力再利用,而解析后的废液经陶瓷膜处理,经陶瓷膜处理后,截留了解析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及大分子物质,滤液则通过纳滤膜截留可利用酸碱,截留后通过热法提高酸碱浓度,二次利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创造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镀废液收集槽、初滤装置、吸附装置、解析装置、酸碱回收装置、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所述电镀废液收集槽出水口连接至初滤装置,初滤装置出水口连接至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出水口与超滤装置相连,所述超滤装置出水口通过高压泵连接至反渗透装置,超滤装置底部连接有浓水外排管道A,所述反渗透装置入口处设有除垢剂管道,所述反渗透装置出口连有浓水外排管道B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连回至电镀废液收集槽;在解析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设有解析液循环管路,解析装置废液口与酸碱回收装置相连;所述吸附装置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循环泵、水质检测器,所述初滤装置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入端相连,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出端通过循环泵连回至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入端,水质检测器位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镀废液收集槽、初滤装置、吸附装置、解析装置、酸碱回收装置、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所述电镀废液收集槽出水口连接至初滤装置,初滤装置出水口连接至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出水口与超滤装置相连,所述超滤装置出水口通过高压泵连接至反渗透装置,超滤装置底部连接有浓水外排管道A,所述反渗透装置入口处设有除垢剂管道,所述反渗透装置出口连有浓水外排管道B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连回至电镀废液收集槽;在解析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设有解析液循环管路,解析装置废液口与酸碱回收装置相连;所述吸附装置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循环泵、水质检测器,所述初滤装置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入端相连,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出端通过循环泵连回至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入端,水质检测器位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保江姬克瑶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东道尔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