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710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与待散热部件通过散热循环回路连接的散热器、用于为散热循环回路提供循环动力的电子水泵和用于为散热器散热的电子风扇;还包括用于获取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的处理器,处理器与电子风扇连接,用于根据当前温度控制电子风扇的转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系统中为散热器提供散热的电子风扇的转速可调,处理器通过获取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根据当前温度的高低或升降变化控制电子风扇进行转速调整,以便调整电子风扇对散热器散热强度,从而实现精准的散热和节能的目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冷却系统的车辆。

A cooling system and a vehicle with the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却系统。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冷却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柴油车发动机的汽缸盖和汽缸体上都铸有冷却水套,水泵将冷却液从散热器中吸出并加压,冷却液吸收汽缸体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继而流到汽缸盖水套,空气由前向后高速通过散热器,受热后的冷却液在流经散热器的过程后,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使冷却液得到冷却,被冷却的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重又流回到发动机中,由此不断循环,使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不断得到冷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慢慢普及,电机取代了燃油发动机,目前绝大部分纯电动汽车使用的冷却系统是通过电能使电子风扇工作,水泵水路循环以后给驱动电机、控制器等电动部件进行冷却。然而,上述强制冷却散热模式的电子风扇的转速耗能较多,无法做到节能。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节能的冷却系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够在实现稳定的冷却作用的同时实现工作过程的节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冷却系统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系统,包括与待散热部件通过散热循环回路连接的散热器、用于为所述散热循环回路提供循环动力的电子水泵和用于为所述散热器散热的电子风扇;还包括用于获取所述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子风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控制所述电子风扇的转速。优选地,用于控制所述散热器工作的控制器以及所述电子风扇均集成于所述散热器,且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至少四个用于连接车体的缓冲支架。优选地,所述缓冲支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散热器的第一固定件、用于连接所述车体的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具有弹性的连接部件。优选地,所述电子水泵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且所述电子水泵的最高面低于所述散热器的最低液面。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设有与所述散热器连通的进水口、出水口、溢流孔和排气孔,所述膨胀水箱在所述散热循环回路中位置高于待散热部件。优选地,所述散热循环回路中的连接水管包括钢管、胶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钢管和所述胶管的A型蜗杆传动式软管环箍。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待散热部件,以获取所述待散热部件的温度,或者,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待散热部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待散热部件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述当前温度为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机控制器中温度高的一者的温度,或,所述电子风扇的转速为所述电机的当前温度所需对应的转速和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所对应的转速中较高的一者。优选地,所述待散热部件还包括三合一控制器,所述电子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下出水口,所述电子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三合一控制器,所述三合一控制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进水口,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电机的进水口,所述电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上进水口。一种车辆,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本技术提供的冷却系统中为散热器提供散热的电子风扇的转速可调,处理器通过获取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根据当前温度的高低或升降变化控制电子风扇进行转速调整,以便调整电子风扇对散热器散热强度,从而实现精准的散热和节能的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冷却系统的车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冷却系统安装于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1-变速箱、2-电机、3-左车架、4-电机控制器、5-电子水泵、6-智能冷却系统、7-膨胀水箱固定支架、8-膨胀水箱、9-三合一控制器、10-右车架、11-电子水泵支架、12-ATS下左悬置支架、13-ATS上左悬置支架、13-1-ATS上右悬置支架、14-智能冷却系统ECU控制器、15-连接水管、16-电子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够在实现稳定的冷却作用的同时实现工作过程的节能。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冷却系统的车辆。请参考图1至图2,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冷却系统安装于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散热器、电子水泵5、电子风扇16和控制器,其中,散热器与待散热部件通过散热循环回路连接,电子水泵5用于为散热循环回路提供循环动力,电子风扇16用于为散热器散热。还包括用于获取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的处理器,处理器与电子风扇16连接,用于根据当前温度控制电子风扇16的转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散热循环回路中包括待散热部件、散热器和为散热器的水循环提供动力的电子水泵5,以便形成完整的为待散热部件降温的回路,电子风扇16可以为散热器进行降温,由于电子风扇16的占空比是可调的,因此可以通过处理器可调整的控制电子风扇16的转速。具体地,处理器用于获取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并通过当前温度的高低控制电子风扇16的转速。当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处理器控制电子风扇16的转速提升,当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低于预设值时,处理器控制电子风扇16的转速降低。待散热部件通过散热器进行降温,其温度变化通常是连续的,当待散热部件温度升高时,散热器的温度也随即升高,使用强度同时增加。因而需要为其散热的电子风扇16提升转速,以便使散热器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相对应的,当待散热部件的温度降低时,散热器的温度一定程度降低,且强度降低,可以通过降低电子风扇16的转速的方式节省电子风扇16的用电量,用以实现节能的目的。本申请所提供的冷却系统中为散热器提供散热的电子风扇的转速可调,处理器通过获取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根据当前温度的高低或升降变化控制电子风扇16进行转速调整,以便调整电子风扇16对散热器散热强度,从而实现精准的散热和节能的目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用于控制散热器工作的控制器以及电子风扇16均集成于散热器,且散热器上设置有至少四个用于连接车体的缓冲支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散热器可以为智能冷却系统6,即ATS(AutoTemperatureControlSystemOfEngine,智能冷却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电子风扇温控模式对散热部件进行散热,控制散热器工作的控制器可以为智能冷却系统ECU控制器14,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电子风扇16和智能冷却系统控制器14均安装在智能冷却系统6上。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使用电子风扇16进行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待散热部件通过散热循环回路连接的散热器、用于为所述散热循环回路提供循环动力的电子水泵(5)和用于为所述散热器散热的电子风扇(16);还包括用于获取所述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子风扇(16)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控制所述电子风扇(16)的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待散热部件通过散热循环回路连接的散热器、用于为所述散热循环回路提供循环动力的电子水泵(5)和用于为所述散热器散热的电子风扇(16);还包括用于获取所述待散热部件的当前温度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子风扇(16)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控制所述电子风扇(16)的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所述散热器工作的控制器以及所述电子风扇(16)均集成于所述散热器,且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至少四个用于连接车体的缓冲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散热器的第一固定件、用于连接所述车体的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具有弹性的连接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水泵(5)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且所述电子水泵(5)的最高面低于所述散热器的最低液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膨胀水箱(8),所述膨胀水箱(8)设有与所述散热器连通的进水口、出水口、溢流孔和排气孔,所述膨胀水箱在(8)所述散热循环回路中位置高于待散热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峰龚明佳唐国平彭金平胡永柱杨绪付夏晶晶晁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