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863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0
本技术公开一种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包括主驱动电机和辅驱动电机,还包括主减速器、辅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差速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辅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主减速器的输出端及所述辅减速器的输出端形成动力耦合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相连。本技术公开的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能够在提高电机功率和输出扭矩的基础上,尽量缩减尺寸,降低对底盘空间的占用。本技术还公开一种车辆,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1、重型商用车电驱桥存在两种主流的技术构型路线,即分布式驱动和中央驱动。其中,分布式驱动中,左右两个驱动电机通过减速箱集成后动力直接通过半轴连接输出到轮端,或驱动电机与减速箱不通过半轴高度集成至轮边,此种结构取消了机械差速器采用电子差速控制,目前主要应用于军工产品,商用车民品技术不成熟,控制成本高。中央驱动中,驱动电机与amt变速箱或减速箱集成,通过与桥壳固定连接,动力通过差速器至半轴输出到轮端,主要采用机械自适应式机械差速器,结构可靠。

2、目前,现阶段应用较多的多为中央驱动集成电驱桥,主要应用在中型商用车上,应用相对可靠,但在重型商用车上应用存在电驱桥桥功率及扭矩、场景多挡化存在局限性。由于目前高速驱动电机外特性参数受限(功率扭矩等),要满足重型商用车动力和爬坡需求,需变速箱速比做的比较大,相应的变速箱体整体尺寸较大,对现有传统底盘布置空间难度大。并且,重型商用车底盘对簧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轻量化、结构紧凑电驱桥对底盘控制舒适性影响大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包括主驱动电机(1)和辅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减速器(3)、辅减速器(4)、行星齿轮减速器(5)、差速器(6)、第一半轴(7)和第二半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3)与所述辅减速器(4)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半轴(7)或所述第二半轴(8)的前后方位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5)及所述差速器(6)均分布于所述第一半轴(7)或所述第二半轴(8)的内端端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包括主驱动电机(1)和辅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减速器(3)、辅减速器(4)、行星齿轮减速器(5)、差速器(6)、第一半轴(7)和第二半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3)与所述辅减速器(4)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半轴(7)或所述第二半轴(8)的前后方位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5)及所述差速器(6)均分布于所述第一半轴(7)或所述第二半轴(8)的内端端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5)具体为nw型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机单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3)包括主输入轴(31)、主输出轴(32)、第一主动齿轮(33)、第二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毅贤王良林程劲劲罗庆康蓝代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