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设板、左、右夹持装置、二球体、一顶靠体; 所述装设板至少可供一组左、右夹持装置设置在其正面; 所述左、右夹持装置是由二个容置体构成,其内侧皆设有开口,且内部是呈向外倾斜的槽道,使二槽道相向且对称配设,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设置在所述装设板正面; 所述二球体分别被套设在所述二个容置体内,且仅部分球面凸露在开口,而被限制在倾斜的槽道内活动; 所述顶靠体是设置于所述装设板正面,且位于左、右夹持装置之间,使其与所述二球体形成三个方位的夹持面。(*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物品夹持器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品夹持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及故障率皆低的物品夹持器。二、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品是必须被挂在墙面或物体表面上收存或展开;而最传统的方法是在墙面上钉铁钉或挂勾来吊挂物品;然而,有很多的物品并不适合采用铁钉或挂勾来吊挂,况且,用铁钉或挂勾会破坏美观,故,使用上有其局限及缺点。公告第219099号“物品夹持装置”专利,其主要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有:一座体(1),其上设有齿轨(11),齿轨(11)的两侧为滑道(12),该滑道(12)上设有适当的偏压装置(13),以将滑道(12)上的物体推向夹持端;一夹持体(2),其中央设有一凹陷的齿轮(21),可与上述座体(1)的齿轨(11)啮接,而在其上滚动;一壳体(3),可将上述的座体(1)及夹持体(2)包覆于内,其一侧为封闭面(31),另一侧设有一开口(32),使该夹持体(2)可自开口(32)适当露出;借由上述夹持装置的连续组合,即可形成适当夹口用以夹持物品。但,上述专利是利用滚筒型夹持体(2)凹陷的齿轮(21)在座体(1)的齿轨(11)上滚动以夹持物品(G),而齿轮与齿轨的制造及组装较为复杂,不符合经济效益。如图2、3所示,当要取出物品(G)时,由于夹持体(2)只沿着齿轨(11)的方向滚动,该夹持体(2)的夹持点并非圆弧面,受到水平的拉力时,无法在沿着齿轨(11)的方向产生分力,因此必须先将物品(G)向上推顶,让夹持体(2)斜向滚动而内缩,才能够将物品(G)顺利取出。但一般取出物品的习惯动作,是直接将物品(G)向外拉出,不过上述的结构特征,如果将物品(G)用力拉出,则易使夹持体(2)或物品(G)受损,产生故障,所以该案在使用上不够顺手,且使用者若习惯性地直接将-->物品外拉取出,则易使夹持体(2)或物品皆受到损耗。此外,上述专利的可夹持宽度(W)无法调整,因此大于可夹持宽度(W)的物品将无法置入夹挂。又,如图3所示,在夹持物品(G)时,因为夹持体(2)所提供的夹持点(22a)与另一侧的夹持点(22b)形成狭长且小的夹持面积,并使其前后部分腾空而没有顶靠面,如此一来,被夹持的物品(G)会呈现前后偏摆的不稳定状态。故,其无法达到将物品稳固夹持而不晃动的目的。如图4、5所示,为公告第397164号专利的结构示意图,其是针对上述专利案所作的改进。但其改进部分仅是将该案的齿轮(21)及齿轨(11)改为沟槽(20)及导条(10),以达到简化生产成本及方便组装的目的。但,其与上述专利一样,仍然具有夹持不稳固而易晃动,及物品取出不顺手、易损耗及易发生故障等相同的缺点。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夹持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及故障率皆低的优点,且取出物品时具有符合人性化动作的方便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夹持器,其是由三个方位的夹持面形成稳固的夹持力,使被夹挂物品具有能稳固定位的功效。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夹持器,其能够调整可夹持宽度,足以适用多个不同尺寸的物品夹挂,并具有提高使用范围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物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设板、左、右夹持装置、二球体、一顶靠体;所述装设板至少可供一组左、右夹持装置设置在其正面;所述左、右夹持装置是由二个容置体构成,其内侧皆设有开口,且内部是呈向外倾斜的槽道,使二槽道相向且对称配设,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设置在所述装设板正面;所述二球体分别被套设在所述二个容置体内,且仅部分球面凸露在开口,而被限制在倾斜的槽道内活动;所述顶靠体是设置于所述装设板正面,且位于左、右夹持装置之间,使其与所述二球体形成三个方位的夹持面。前述的物品夹持器,其中装设板的上、下端设有滑槽,两容置体加设一具有定位件的背板而嵌设于该滑槽,该顶靠体亦设于该滑槽中。前述的物品夹持器,其中左、右夹持装置的二个容置体的槽道是由下往上向外倾斜设置,使其形成一外倾角。-->前述的物品夹持器,其中定位件是由一可拨动的凸销,搭配一弹簧使直向卡销可在数个设在装设板底部滑槽的定位孔,选择其一插入而定位。本技术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物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设板、一球体、一顶靠体;所述装设板至少可供一组左、右夹持装置设置在其正面;所述左、右夹持装置由一个容置体及一夹持板构成,该容置体内侧皆设有开口,且内部是呈向外倾斜的槽道,夹持板设在容置体的对应边;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设置在所述装设板正面;所述球体是被套设在所述容置体内,且仅部分球面凸露在开口,而被限制在倾斜的槽道内活动;所述顶靠体是设置在所述装设板正面,且位于左右夹持装置之间,使其与所述球体及夹持板形成三个方位的夹持面。前述的物品夹持器,其中夹持板固设于一容置体的背板上。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及故障率皆低的优点,且取出物品时具有符合人性化动作的方便性。由于其具有三个方位的夹持面,故能形成稳固的夹持力,使被夹挂物品具有能稳固定位的功效,且能够调整可夹持宽度,足以适用多个不同尺寸的物品夹挂,并具有提高使用范围的优点。四、附图说明图1是公告第219099号专利物品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公告第219099号专利物品夹持装置的纵剖面图。图3是公告第219099号专利物品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公告第397164号专利物品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公告第397164号专利物品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8-8断面的剖视图。图9是图7所示9-9断面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三点宽距夹持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图14是图11所示14-14断面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三个方位夹持的状态示意图。-->图16是图12所示16~16断面的放大示意图,用以显示定位件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容置体主视图。图19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容置体侧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6~9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包括有:一装设板(4),至少可供一组左、右夹持装置(5)设置在其正面;前述左、右夹持装置(4),是由二个容置体(51)构成,其内侧皆设有开口(511),且内部是呈向外倾斜的槽道(512),使二槽道(512)相向且对称配设,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设置在前述装设板(4)正面;二球体(6),分别被套设在前述二个容置体(51)内,且部分球面凸露在开口(511),而被局限在倾斜的槽道(512)内活动;一顶靠体(7),是设置于前述装设板(4)正面,且位于在右夹持装置(5)之间,使其与前述二球体(6)形成三个方位的夹持面。前述容置体(51),能以筒状体形态呈现,再以封盖(52)将二球体(6)限制于槽道(512)内活动。另,前述顶靠体(7)表面设有横向沟槽或粗糙面,以增加夹持力。又,该装设板(4)的上下端形成有滑槽(41),并令两容置体(51)加设一具有定位件(54)的背板(53)而嵌设于该滑槽(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物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设板、左、右夹持装置、二球体、一顶靠体;所述装设板至少可供一组左、右夹持装置设置在其正面;所述左、右夹持装置是由二个容置体构成,其内侧皆设有开口,且内部是呈向外倾斜的槽道,使二槽道相向且对称配设,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设置在所述装设板正面;所述二球体分别被套设在所述二个容置体内,且仅部分球面凸露在开口,而被限制在倾斜的槽道内活动;所述顶靠体是设置于所述装设板正面,且位于左、右夹持装置之间,使其与所述二球体形成三个方位的夹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设板的上、下端设有滑槽,两容置体加设一具有定位件的背板而嵌设于该滑槽,该顶靠体亦设于该滑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夹持装置的二个容置体的槽道是由下往上向外倾斜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梁,
申请(专利权)人:吴春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