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键式轴孔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848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键式轴孔联接装置,包括轴、轴键以及带孔件,其特征是:所述轴与带孔件分别通过一胀紧套相互联接;所述带孔件的孔为一锥形孔,锥孔上开有一楔形通槽,带孔件通过设置于胀紧套上的孔键与胀紧套相互联接;所述胀紧套的外圆面为一锥形面,其内孔和外圆锥面上分别设有一标准键槽,两键槽在圆周上有一个相位角,其中,内孔键槽为通槽,在其内孔键槽的对面设有一开口缝,胀紧套通过设置于轴上的轴键实现其与轴的相互联接;胀紧套锥形面的大圆一端为一突出式法兰盘,法兰盘上分别设有拆卸螺纹孔和锁紧通孔;所述带孔件锥孔的锥度和孔径与胀紧套外圆面的锥度和直径相匹配;所述胀紧套的轴向长度和内孔直径与同其相联接的轴的长度和直径相匹配。(*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扭矩机械能的传递转换装置,尤其是用于高速、重载旋转扭矩传递中轴孔装配联接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目前高速、重载旋转扭矩传递中,其轴孔装配联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键装配联接方式,此种方式是在马达等动力输出旋转轴上和与其装配联接的带孔件(皮带轮或齿轮)的孔中分别加工一个标准的键槽,在两键槽中装配上一个键,形成轴孔配合,从而实现旋转轴与带孔件的同步旋转,达到扭矩的传递。在设计装配时,轴与孔的配合需有较小的过盈量,以保证在高速传递中,轴与孔必须为过渡紧配合而无间隙,否则在高速启动或停止时,联接键单边受剪切力过大而造成损坏,或造成同步传动失真。二、热装配过盈联接方式,在旋转轴与带孔件装配之前,先将带孔件的孔用油或火焰均匀加热使其膨胀,待孔径增大后立即将轴装配上去,然后再采用人工冷却或自然冷却方式对带孔件进行降温冷却,使带孔件孔径收缩,从而实现轴与孔之间的紧配合联接。在设计此装配联接方式时必须设计较大的过盈量,否则,根本无法实现同步扭矩传递。上述两种联接方式都有一个设计装配要求,就是必须设计一定的过盈量,这就给工厂现场使用中的安装、更换带来了许多困难。在键联接方式中,装配时多采用敲击方式强制装配,零部件易受到损坏。而零部件的拆卸则更加困难,目前大多采用拉模工具,在现场空间有限而无法安装拉模时,就不得不离线操作,造成设备抢修中拆卸时间过长;而热装配过盈联接方式中无论装配或是拆卸,两者都必须离线加热后才能进行处理,不仅工作强度大,耗费时间长,而且带孔件的孔在反复加热冷却的过程中,其机械性能往往会受到破坏,以至于在使用中其零部件经常会出现装配表面破裂或剥落等失效现象。在流水线生产作业中,离线操作势必影响生产。况且,由于反复装配拆卸,轴与孔的配合由原设计为过盈配合逐渐过渡为间隙配合,完全偏离了原有的装配要求,造成零部件的提前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在高速、重载情况下旋转扭矩传递中的两种轴孔装配联接方式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键式轴孔联接装置,利用该套装置,可从根本上解决轴孔装配联接和拆卸过程中存在的工作强度过大、耗费时间过长、装配表面破裂或剥落、零部件过早失效等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键式轴孔联接装置,包括轴、轴键以及带孔件,所述轴与带孔件分别通过一胀紧套相互联接。所述带孔件的孔为一锥形孔,锥孔上开有一楔形通槽,带孔件通过设置于胀紧套上的孔键与胀紧套相互联接。所述胀紧套的外圆面为一锥形面,其内孔和外圆锥面上分别设有一标准键槽,且两键槽在圆周上有一个相位角,其中,内孔键槽为通槽,在其内孔键槽的对面设有一开口缝,通过设置于轴上的轴键实现其与轴的相互联接。胀紧套锥形面的大圆一端为一突出式法兰盘,法兰盘上分别设有拆卸螺纹孔和锁紧通孔。所述带孔件锥孔的锥度和孔径与胀紧套外圆面的锥度和直径相匹配。所述胀紧套的轴向长度和内孔直径与同其相联接的轴的长度和直径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双键式轴孔联接装置,在轴孔装配、拆卸时均无需离线操作,方便简单,大幅度降低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装配、拆卸时间,减少了操作工具对零部件的损坏,避免了原轴孔配合面因磨损而过早失效。本技术适用于任何规格、任何工况下的轴孔装配联接,可满足各种旋转扭矩传递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键式轴孔联接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胀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中,1.传动轴,2.轴键,3.带孔件,4.孔键,5.胀紧套,6.胀紧套的突出法兰式圆盘,7.胀紧套法兰盘上的拆卸螺纹孔,8.胀紧套法兰盘上的锁紧通孔,9.胀紧套外圆锥面上的键槽,10.胀紧套内孔的通槽,11.胀紧套上的开口缝,12.带孔件上的键槽,13.螺栓,14.带孔件上的锁紧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图1、图2中所示的双键式轴孔联接装置,其轴1与带孔件3分别通过一胀紧套5相互联接。所述带孔件3的孔为一锥形孔,锥孔上开有一楔形通槽12,带孔件3通过设置于胀紧套5上的孔键4与胀紧套5相互联接。所述胀紧套5的外圆面为一锥形面,其内孔和外圆锥面上分别设有一标准键槽9、10,且两键槽在圆周上有一个60°~120°相位角,从强度方面考虑,其相位角的最佳值为90°。其中,内孔键槽10为通槽,通过设置于轴1上的轴键2实现胀紧套5与轴1的相互联接。胀紧套5锥形面的大圆一端为一突出式法兰盘6,法兰盘上分别设有拆卸螺纹孔7和锁紧通孔8,且以内孔键槽10为对称基准交叉均布。拆卸螺纹孔7和锁紧通孔8的数量可为均等,且可各为三个。在其内孔键槽10的对面设有一开口缝11,开口缝11的大小应与同其相联接的轴1直径相匹配,可为3mm~5mm。带孔件3锥孔的锥度和孔径应与胀紧套5外圆面的锥度和直径相匹配,胀紧套外圆面的锥度可为1∶5~1∶10;最好为1∶8。所述胀紧套5的轴向长度和内孔直径与同其相联接的轴1的长度和直径相匹配。在装配前,需先依照传动轴1的直径和长度来选择相应规格的胀紧套5,然后依照胀紧套5的锥度和外形尺寸对带孔件3(皮带轮或齿轮)的孔进行加工改造,将带孔件3的孔加工成一个带楔形通槽12的锥孔。为便于拆卸,带孔件3的轴向长度应比胀紧套5的轴向长度短2mm~6mm。此外,还需在其大孔端面沿圆周方向上加工三个均布锁紧螺纹孔14,并与胀紧套5上的三个均布锁紧通孔8一一对应且相匹配。装配时,首先,分别将轴键2安装到传动轴1的键槽中,将孔键4安装到胀紧套5的外圆锥面的键槽9中,然后,将胀紧套5与带孔件3顺着楔形通槽12予安装在一起。最后,再将带有胀紧套5的带孔件3顺着键槽10安装到传动轴1所规定的位置上(此时应是间隙配合)。当将三个螺栓13(此时为锁紧螺栓)沿锁紧通孔8旋入带孔件3上的锁紧螺纹孔14直至旋紧后,即实现了将传动轴1与带孔件3以紧配合形式装配在一起的目的。拆卸时,先将胀紧套5与带孔件3之间的三个(锁紧)螺栓13取出,紧接着将取出的三个螺栓13分别旋入胀紧套5的三个拆卸螺纹孔7中,利用螺纹孔7作“千斤顶”,用力旋拧螺栓13(此时为拆卸螺栓),直至带孔件3与胀紧套5分离,最后再顺着键槽10将胀紧套5从传动轴1上轻松取下,从而实现了轴孔分离,达到了省时、省力,且不损坏各部件彼此之间配合面的拆卸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双键式轴孔联接装置,包括轴、轴键以及带孔件,其特征是所述轴与带孔件分别通过一胀紧套相互联接;所述带孔件的孔为一锥形孔,锥孔上开有一楔形通槽,带孔件通过设置于胀紧套上的孔键与胀紧套相互联接;所述胀紧套的外圆面为一锥形面,其内孔和外圆锥面上分别设有一标准键槽,两键槽在圆周上有一个相位角,其中,内孔键槽为通槽,在其内孔键槽的对面设有一开口缝,胀紧套通过设置于轴上的轴键实现其与轴的相互联接;胀紧套锥形面的大圆一端为一突出式法兰盘,法兰盘上分别设有拆卸螺纹孔和锁紧通孔;所述带孔件锥孔的锥度和孔径与胀紧套外圆面的锥度和直径相匹配;所述胀紧套的轴向长度和内孔直径与同其相联接的轴的长度和直径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键式轴孔联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胀紧套其外圆面的锥度可为1∶5~1∶10;所述带孔件的轴向长度应比胀紧套的轴向长度短2mm~6mm。3.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茂生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