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SSZ-13分子筛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93880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SSZ‑13分子筛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氢氧化钠、铝源,硅源和模板剂溶于水得到混合物1,在混合物1中,水、碱源、铝源,硅源及模板剂的摩尔比为(30~50):(0.1~0.3):(0.02~0.01):1:(0.1~0.3),其中,模板剂为有机胺;(b)向混合物1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得到混合物2;(c)将混合物2进行晶化反应,得到初产物;(d)得到SSZ‑13分子筛原粉;(e)焙烧若干时间,得到SSZ‑13分子筛。优点是,引入聚丙烯酰胺,抑制了SSZ‑13分子筛晶粒的生长速度,小晶粒SSZ‑13分子筛具有更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更低积碳速率,更长的单程反应寿命。

Preparation of SSZ-13 Molecular Sieve and Application of SSZ-13 Molecular Si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SSZ-13分子筛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SSZ-13分子筛的应用。
技术介绍
SSZ-13分子筛在尾气催化、甲醇制烯烃等化工领域具有优越的选择催化性能。传统合成SSZ-13分子筛的方法为水热合成法,该方法合成的SSZ-13分子筛易积碳,导致以SSZ-13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催化甲醇制烯烃反应中单程寿命很短。通过缩小SSZ-13分子筛的晶粒粒径使其达到纳米级时,可以很好解决该分子筛催化剂的扩散问题,以减少SSZ-13分子筛的积碳,达到延长催化剂单程寿命的目的。目前合成纳米SSZ-13分子筛方法主要通过固相研磨或添加晶种。例如专利申请CN104709917A、专利申请CN105197955A及专利申请CN105692647A中公开的方法,这类方法都是二次合成方法,合成步骤繁琐,而且研磨加工过程会破坏晶体原来的骨架结构,降低SSZ-13分子筛的结晶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SSZ-13分子筛的应用,其能够缩短合成工艺的时间和成本,且能够避免催化剂结晶度的降低,由于SSZ-13分子筛晶粒降低到纳米尺度,其在甲醇制烯烃(MTO)过程中,小晶粒SSZ-13分子筛具有更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更低积碳速率,更长的单程反应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碱源、铝源,硅源和模板剂溶于水得到混合物1,在所述混合物1中,所述水、碱源、铝源,硅源及模板剂的摩尔比为(30~50):(0.1~0.3):(0.02~0.01):1:(0.1~0.3),其中,所述模板剂为有机胺;(b)向混合物1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搅拌若干时间,得到混合物2;(c)将所述混合物2进行晶化反应,得到初产物;(d)将所述初产物洗涤干燥得到SSZ-13分子筛原粉;(e)将所述SSZ-13分子筛原粉置于焙烧若干时间,得到SSZ-13分子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铝源选自异丙醇铝、活性氧化铝、异丙醇铝、拟薄水铝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源选自硅溶胶、正硅酸乙酯、硅酸钠、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胺为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酰胺与混合物1的质量比为(0.5~2.5):10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酰胺选自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无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区间为2000到1000万。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搅拌时间为2h~24h。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晶化反应的温度为140℃~190℃,晶化反应的时间为18h~144h。在一实施例中,将步骤(e)得到的SSZ-13分子筛与可溶性铵盐进行离子交换,得到氢离子型的SSZ-13分子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SSZ-13分子筛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一步法制备纳米SSZ-13分子筛,引入聚丙烯酰胺,抑制了SSZ-13分子筛晶粒的生长速度,比现阶段普遍使用研磨法和晶种法合成纳米SSZ-13合成步骤更少,缩短了合成工艺的时间和成本,且避免了催化剂结晶度的降低。由于SSZ-13分子筛晶粒降低到纳米尺度,其在甲醇制烯烃(MTO)过程中,小晶粒SSZ-13分子筛具有更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更低积碳速率,更长的单程反应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SSZ-13分子筛的XRD图谱;图2~图10为采用本专利技术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SSZ-13分子筛的SEM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SSZ-13分子筛的应用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氢氧化钠、铝源,硅源和模板剂溶于水得到混合物1,在所述混合物1中,所述水、氢氧化钠、铝源,硅源及模板剂的摩尔比为(30~50):(0.1~0.3):(0.02~0.01):1:(0.1~0.3)。其中,所述铝源选自异丙醇铝、活性氧化铝、异丙醇铝、拟薄水铝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源选自硅溶胶、正硅酸乙酯、硅酸钠、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模板剂为有机胺,例如,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具体的说,称取预定量的水、铝源,硅源,氢氧化钠及模板剂,将水、铝源,硅源,氢氧化钠及模板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1,其中混合时的温度可以室温,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例如30℃,搅拌时间也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大于2h。步骤(b)、向混合物1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搅拌若干时间,得到混合物2。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的质量大于混合物1的质量的0.5%。优选地,所述聚丙烯酰胺与混合物1的质量比为(0.5~2.5):100。所述聚丙烯酰胺选自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无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区间为2000到1000万。具体的说,在该步骤中,向混合物1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搅拌时间为2h~24h,得到混合物2。步骤(c)、将所述混合物2进行晶化反应,得到初产物。其中,晶化反应的温度为140℃~190℃,晶化反应的时间为18h~144h。具体的说,在步骤(b)后,将混合物2装入水热反应釜,升温至140℃~190℃,水热反应18h~144h,得到初产物。步骤(d)、将所述初产物洗涤干燥得到SSZ-13分子筛原粉。具体的说,将步骤(c)得到的初产物经离心分离,离心后所得固体经水洗、干燥得到SSZ-13分子筛原粉。步骤(e)、将所述SSZ-13分子筛原粉置于焙烧若干时间,得到SSZ-13分子筛。其中,焙烧时间为4h~8h,焙烧温度为500℃~600℃。具体的说,将步骤(d)得到的SSZ-13分子筛原粉置于500℃~600℃马弗炉焙烧4~8h,得到SSZ-13分子筛。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得到氢离子型的SSZ-13分子筛的步骤,具体的说,将步骤(e)得到的SSZ-13分子筛与可溶性铵盐进行离子交换,并进行离心分离、洗涤焙烧的工艺,从而得到氢离子型的SSZ-13分子筛。可溶性铵盐包括但不限于氯化铵及硝酸铵。其中,采用本专利技术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SSZ-13分子筛至少有一维小于500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SSZ-13分子筛的应用。具体的说,采用本专利技术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SSZ-13分子筛能够应用于烃类的转化、分离和吸附,尤其适用于MTO反应,也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或活性组分的形式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原料配比、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及类型、水热反应的温度可以改变SSZ-13分子筛的晶粒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采用一步法制备纳米SSZ-13分子筛,引入聚丙烯酰胺,抑制了SSZ-13分子筛晶粒的生长速度,比现阶段普遍使用研磨法和晶种法合成纳米SSZ-13合成步骤更少,缩短了合成工艺的时间和成本,且避免了催化剂结晶度的降低。由于SSZ-13分子筛晶粒降低到纳米尺度,其在甲醇制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氢氧化钠、铝源,硅源和模板剂溶于水得到混合物1,在所述混合物1中,所述水、碱源、铝源,硅源及模板剂的摩尔比为(30~50):(0.1~0.3):(0.02~0.01):1:(0.1~0.3),其中,所述模板剂为有机胺;(b)向混合物1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搅拌若干时间,得到混合物2;(c)将所述混合物2进行晶化反应,得到初产物;(d)将所述初产物洗涤干燥得到SSZ‑13分子筛原粉;(e)将所述SSZ‑13分子筛原粉焙烧若干时间,得到SSZ‑13分子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氢氧化钠、铝源,硅源和模板剂溶于水得到混合物1,在所述混合物1中,所述水、碱源、铝源,硅源及模板剂的摩尔比为(30~50):(0.1~0.3):(0.02~0.01):1:(0.1~0.3),其中,所述模板剂为有机胺;(b)向混合物1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搅拌若干时间,得到混合物2;(c)将所述混合物2进行晶化反应,得到初产物;(d)将所述初产物洗涤干燥得到SSZ-13分子筛原粉;(e)将所述SSZ-13分子筛原粉焙烧若干时间,得到SSZ-13分子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源选自异丙醇铝、活性氧化铝、异丙醇铝、拟薄水铝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源选自硅溶胶、正硅酸乙酯、硅酸钠、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为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SZ-13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卫勇马宏方徐志强钱炜鑫张海涛吕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