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69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其包括轴管和安装在轴管上的轮毂,还包括弹性隔套;轮毂包括柱状本体,该柱状本体内沿轴向开设有供轴管穿过的轴孔;轴孔的内侧端设置有内限位孔,内限位孔内设置有内轴承;轴孔的外侧端设置有外限位孔,外限位孔内设置有外轴承;柱状本体通过内轴承和外轴承与轴管旋转连接;弹性隔套套装在轴管上且位于内轴承和外轴承之间,该弹性隔套的中部具有隆起的回力部,且弹性隔套的两端分别抵持于内轴承和外轴承。

A Maintenance-Free Rear Wheel End Assembly Structure for Commercial Vehicle Oil Lubr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来讲是一种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油润滑免维护轮毂单元不能与国内市场主流10T级桥壳配装的,需要开发新的专用桥壳及轴管本体,而桥壳是车桥上最大的载体,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包括轴管和安装在轴管上的轮毂,还包括弹性隔套;所述轮毂包括柱状本体,该柱状本体内沿轴向开设有供轴管穿过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内侧端设置有内限位孔,内限位孔内设置有内轴承;轴孔的外侧端设置有外限位孔,外限位孔内设置有外轴承;所述柱状本体通过内轴承和外轴承与轴管旋转连接;所述弹性隔套套装在轴管上且位于内轴承和外轴承之间,该弹性隔套的中部具有隆起的回力部,且弹性隔套的两端分别抵持于内轴承和外轴承。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隔套由低碳钢材料制成。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柱状本体外侧壁靠近内侧端的位置设置有法兰盘,该法兰盘的盘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拆装孔。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轴承的外侧面设置有锁紧螺母。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轴承的内侧面设置有座圈和油封,所述油封的密封面设置有两个刃口部;所述座圈与所述轴管过盈配合,且座圈内孔与轴管外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结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座圈与轴管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轮毂与油封外圈之间是静态密封,油封内孔与座圈之间是转动动态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可以直接配装传统的10T级桥壳本体,不改变任何桥壳及轴管结构尺寸,不但装配新桥可用,而且在传统的旧车桥上也可以直接换装HD油润滑免维护轮端,产品系列广,适应性强,成本低,有利于免维护轮毂单元技术的推广。2、本技术轮端内两个轴承之间游隙调整采用S形的弹性隔套,由特殊设计的材质、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制造而成,通过锁紧螺母用400N.m压力压紧外轴承,使S形弹性隔套沿轴向压缩变形,当轴承等零件因磨损游隙变大时,S形弹性隔套自动回弹,始终保证油润滑免维护轮毂单元内轴承和外轴承之间的游隙值处于最佳设计范围内,自动调整两轴承之间的间隙,从而始终保证两个轴承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大大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形弹性隔套较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圆柱形弹性隔套弹性变形和游隙调整更精准,寿命更长。3、本技术轮毂与座圈之间通过油封密封,轮毂与油封外圈之间是静态密封,油封内孔与座圈之间是转动动态密封,为了确保油封长寿命免维护,采用耐油耐热耐腐蚀的优质氟橡胶,同时增加油封的宽度尺寸,宽度由传统的13mm增加到18mm,有效增大了密封面积,同时油封内孔与座圈之间设计成不同公差的双仞结构,双仞密封可靠,寿命长。4、本技术座圈采用优质钢材,与油封配合的外圆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4,硬度为HRC28-32,保证油封与座圈相对转动时既密封又不损坏油封仞口;座圈与桥壳轴管采用过盈配合,同时保证座圈与油封、内轴承和桥壳轴管各配合面的形位公差,使相关零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座圈内孔与桥壳轴管外径配合出设计有大倒角,以实现内轴承、轴管和座圈相互挤压O形密封圈密封时又不损坏O形密封圈。5、本技术O形密封圈采用优质的氟橡胶,经过精密计算内轴承、轴管和座圈之间的空隙,最终确定O形密封圈的粗度和内径尺寸,通过内轴承、轴管和座圈相互挤压O形密封圈并使之变形来实现空隙密封的,密封安全可靠。6、本技术内轴承和外轴承采用优质轴承单元,优化设计滚子及滚道轮廓,提高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水平;准确选择内外轴承内径公差等级,确保装配时与桥壳轴管之间是小间隙配合,相互蠕动,加注在轮毂内腔的齿轮油会在轴承内圈和轴管之间形成一层油膜,承压能力强,润滑充分,具有在常用转速下绝对的低摩擦优势和高的承载能力。7、本技术轮毂采用优质球墨铸铁QT500-7,内外轴承位之间的距离严格控制在±0.05mm,确保轴承工作游隙在合理范围内;在轮毂法兰盘上设计有对称的两个Φ38的工艺孔,通过工艺孔来实现不拆卸轮毂总成的前提下,只需简单拆掉制动鼓就可更换制动器摩擦片等零件,装调非常方便,省时省力。8、本技术通过采取多种油润滑免维护方案,能满足整车40至50万公里长效免维护,节省大量的维护保养费用和时间,真正实现多拉快跑。通常只需要一年或10万公里进行简单例行的检查,定期通过透明窗观察轮毂内润滑油的油量和是否被污染,油量不足是可适当补充;推动轮毂总成检查轴承是否晃动。由于采用油润滑,车辆滚动阻力大大下降,具有可观的燃油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轮毂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轮毂的部分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隔套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油封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座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轴管;2-O形密封圈;3-座圈;31-刃口部;4-油封;41-倒角结构;5-内轴承;6-轮毂;61-柱状本体;62-法兰盘;63-轴孔;64-内限位孔;65-外限位孔;66-拆装孔;7-弹性隔套;71-回力部;8-外轴承;9-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包括轴管1和安装在轴管1上的轮毂6,还包括弹性隔套7;参见图2和图3所示,轮毂6包括柱状本体61,该柱状本体61内沿轴向开设有供轴管1穿过的轴孔63;轴孔63的内侧端设置有内限位孔64,内限位孔64内设置有内轴承5;轴孔63的外侧端设置有外限位孔65,外限位孔65内设置有外轴承8;柱状本体61通过内轴承5和外轴承8与轴管1旋转连接;具体的,柱状本体61外侧壁靠近内侧端的位置设置有法兰盘62,该法兰盘62的盘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拆装孔66。外轴承8的外侧面设置有锁紧螺母9。参见图4所示,弹性隔套7套装在轴管1上且位于内轴承5和外轴承8之间,该弹性隔套7的中部具有隆起的回力部71,且弹性隔套7的两端分别抵持于内轴承5和外轴承8。具体的,弹性隔套7由低碳钢材料制成,具体的,可以为20号钢或者20,GB/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包括轴管(1)和安装在轴管(1)上的轮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隔套(7);所述轮毂(6)包括柱状本体(61),该柱状本体(61)内沿轴向开设有供轴管(1)穿过的轴孔(63);所述轴孔(63)的内侧端设置有内限位孔(64),内限位孔(64)内设置有内轴承(5);轴孔(63)的外侧端设置有外限位孔(65),外限位孔(65)内设置有外轴承(8);所述柱状本体(61)通过内轴承(5)和外轴承(8)与轴管(1)旋转连接;所述弹性隔套(7)套装在轴管(1)上且位于内轴承(5)和外轴承(8)之间,该弹性隔套(7)的中部具有隆起的回力部(71),且弹性隔套(7)的两端分别抵持于内轴承(5)和外轴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包括轴管(1)和安装在轴管(1)上的轮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隔套(7);所述轮毂(6)包括柱状本体(61),该柱状本体(61)内沿轴向开设有供轴管(1)穿过的轴孔(63);所述轴孔(63)的内侧端设置有内限位孔(64),内限位孔(64)内设置有内轴承(5);轴孔(63)的外侧端设置有外限位孔(65),外限位孔(65)内设置有外轴承(8);所述柱状本体(61)通过内轴承(5)和外轴承(8)与轴管(1)旋转连接;所述弹性隔套(7)套装在轴管(1)上且位于内轴承(5)和外轴承(8)之间,该弹性隔套(7)的中部具有隆起的回力部(71),且弹性隔套(7)的两端分别抵持于内轴承(5)和外轴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隔套(7)由低碳钢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油润滑免维护后轮端总成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能富纪光社严卫东王创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和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