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密封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69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密封盖。本申请包括压盖和壳体,在压盖和壳体之间形成腔体,在腔内设置有封堵件、透视窗,所述透视窗由圆柱体和位于圆柱体一端的圆环面组成,所述圆柱体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在开口的位置沿开口向外形成同轴的圆环面,所述封堵件通过圆柱体开口扣压在透视窗上。在进行装配后,可以有效的杜绝轮毂润滑油泄露的问题,同时防止轮毂进水。

A hub sealing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密封盖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密封盖。
技术介绍
轮毂密封盖是安装在汽车车桥轮毂外的盖体,通过轮毂密封盖对轮毂密封。可以目测到轮毂内的齿轮润滑油状况,也能在轮毂高温时,将产生的高温气体排出,使轮毂内温度下降,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轮毂密封盖为铝材质,安装在轮毂上,通过设置在橡胶塞上的透气孔进行排气。当车辆在左右倾斜状态下,轮毂油面超过透气孔的位置,会发生漏油现象。车辆在涉水或洗车时,由于透气孔的存在,水就会顺着透气孔进入到轮毂内部,导致润滑油品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毂密封盖,在进行装配后,可以有效的杜绝轮毂润滑油泄露的问题,同时防止轮毂进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毂密封盖,包括压盖1和壳体2,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压盖1和壳体2之间形成腔体,在腔内设置有封堵件3、透视窗4,所述透视窗4由圆柱体和位于圆柱体一端的圆环面组成,所述圆柱体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在开口的位置沿开口向外形成同轴的圆环面,所述封堵件3通过圆柱体开口扣压在透视窗4上。进一步的,所述透视窗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圆柱体侧壁的导油孔10。进一步的,多个导油孔10均等分布在沿圆柱体侧壁与圆柱体中轴线同轴的同一圆形面上。进一步的,所述透视窗4的圆环面上设置有与圆环面同轴的油位下线11、油位上线12,所述油位下线11位于油位上线12的外围。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件3一端为圆形面,另一端在圆形面的一侧形成与透视窗4圆柱体内部扣合的扣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件3的圆形面中心为十字形透气孔8,在圆形面上设置有迷宫通道9,所述迷宫通道9以圆形面中心向四周辐射。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件3为橡胶件。进一步的,所述压盖1外表面上设置有内圈14和外圈15,所述内圈14和外圈15之间通过多个加强筋13连接,多个加强筋13均等分布在内圈14和外圈15之间。进一步的,在透视窗4和压盖1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一,在透视窗4和壳体2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二,所述壳体2远离压盖1的一端设置有垫片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解决了轮毂渗水,车辆左右倾斜,透气孔向外渗油的情况,通过在橡胶封堵件上设置迷宫通道,在车辆涉水或洗车时,水进入轮毂前至车轮离开水域后这段时间内,车轮在运转过程中,水以流体的形式经过迷宫通道缓冲,延缓水进入轮毂轴承内部的时间,当车辆离开后,不再处于有水的环境中,进入封堵件表面的水自动跟随车轮的转动排出密封盖。透视窗的引入使车辆在左右倾斜的状态下,渗出的润滑油经过透视窗和封堵件之间的空腔,再经由透视窗上的导油孔回到轮毂轴承内,而不会通过封堵件中心的透气孔渗出。本申请仍然具备通过透视窗观察油的用量,油的纯净度,便于及时掌握油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封堵件3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封堵件3沿中轴线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透视窗4沿中轴线的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压盖1的主视图。标记说明:1、压盖,2、壳体,3、封堵件,4、透视窗,5、密封垫一,6、密封垫二,7、垫片,8、透气孔,9、迷宫通道,10、导油孔,11、油位下线,12、油位上线,13、加强筋,14、内圈,15、外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轮毂密封盖安装在车辆的轮毂上,以地面为水平面,车辆停放在地面上,密封盖沿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剖开,如图1所示,由左向右依次为壳体2、透视窗4、封堵件3、压盖1,在本申请中封堵件3为橡胶件,也称为橡胶堵,压盖1安装在壳体2外部侧面轮廓上,压盖1和壳体2之间形成空腔,壳体2内部侧面轮廓上设置有垫片7,该垫片7位于待安装的轮毂和壳体2之间。在空腔内,安装有透视窗4和橡胶堵形成的扣合件,根据图1,该扣合件左侧为透视窗4,扣合件右侧为橡胶堵,其中透视窗4的左侧面向空腔,右侧侧面部分与压盖1接触,在接触面设置有密封件一,左侧侧面部分与壳体2接触,在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二。本实施例中,透视窗4的两端为同轴的圆柱体和圆环面,圆柱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圆柱体内部中空,圆环面与圆柱体开口端一体成型,此时,圆柱体连接圆环面的一端向圆柱体密封端内形成凹陷空间。对于橡胶堵的两侧面,在图1中,左侧为柱状体,结构外形与透视窗4的凹陷空间形状相吻合,橡胶堵左侧通过透视窗4的圆柱体开口端向内扣压在透视窗4的凹陷空间内,右侧为圆形面,圆形面密封柱状体左侧端口,并且圆环面和柱状体同轴,橡胶堵扣合进入透视窗4内的部分与透视窗4圆柱体密封端之间形成腔体。在透视窗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圆柱体侧壁的导油孔10,多个导油孔10均等分布在腔体所在区域的圆柱体侧壁上,并且多个导油孔10位于同一圆形面上,橡胶堵的柱状体直径大于透视窗圆柱体的直径,将橡胶堵挤入透视窗的凹陷空间内,使得橡胶堵和透视窗之间紧密扣合,确保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导油孔10在圆柱体上设置有四个,每两个之间都是90度夹角,对于橡胶堵的柱状体长度小于透视窗圆柱体的长度,确保每个导油孔不被扣合进入透视窗的橡胶堵遮挡,导油孔可以顺利的实现防漏油现象。封堵件3的圆形面中心为十字形透气孔8,通过透气孔8将轮毂内部的油和气体向外排出,本申请的十字型透气孔中,十字型之间的间隙尺寸满足气体的流通即可,比如透气孔呈十字型的线状结构。在圆形面上设置有迷宫通道9,所述迷宫通道9以圆形面中心向四周辐射,当有水进入迷宫状的橡胶堵表面,使得在橡胶堵表面的水流动速度减缓,延长水进入十字型透气孔8的时间,有效防止水进入轮毂内,而轮毂内的气体通过透气孔8排出,也沿着迷宫通道9向外排出。压盖1外表面上设置有内圈14和外圈15,所述内圈14和外圈15之间通过多个加强筋13连接,多个加强筋13均等分布在内圈14和外圈15之间,可以通过加强筋13之间的区域观察透视窗4的情况,透视窗4的圆环面上设置有与圆环面同轴的油位下线11、油位上线12,所述油位下线11位于油位上线12的外围。在使用本申请的密封盖时,将密封盖按照本申请的结构组装后,压盖1和壳体2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车辆在行驶时,轮胎处于水域中,在水进入密封盖内至车辆离开水域这段时间,进入密封盖的水在橡胶堵上的迷宫状表面受阻,不会很快进入橡胶堵中心的十字型透气孔8处,同时轮毂转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也会被甩出密封盖,本申请的密封盖不适用于长时间位于水中的状态,大部分日常行驶遇到水,或越野、户外水坑,小范围水域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轮毂内的气体也通过十字型透气孔8排出,进而沿着迷宫通道9向外排出。对于透气窗上的导油孔10,在车辆倾斜时,轮毂会出现漏油情况,轮毂内的润滑油通过导油孔10渗出时,进入透视窗4和橡胶堵之间的空隙内,在轮毂运转状态下,当有导油孔10位于最低端时,进入空隙内的润滑油通过最低端的导油孔10回到轮毂内,有效杜绝润滑油通过橡胶堵漏油的情况。通过观察润滑油位于油位上线12和油位下线11情况,确保润滑油在适量范围,减少润滑油的损耗;还可以通过透视窗4观察油的颜色,便于及时掌握油的情况。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密封盖,包括压盖(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在压盖(1)和壳体(2)之间形成腔体,在腔内设置有封堵件(3)、透视窗(4),所述透视窗(4)由圆柱体和位于圆柱体一端的圆环面组成,所述圆柱体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在开口的位置沿开口向外形成同轴的圆环面,所述封堵件(3)通过圆柱体开口扣压在透视窗(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密封盖,包括压盖(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在压盖(1)和壳体(2)之间形成腔体,在腔内设置有封堵件(3)、透视窗(4),所述透视窗(4)由圆柱体和位于圆柱体一端的圆环面组成,所述圆柱体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在开口的位置沿开口向外形成同轴的圆环面,所述封堵件(3)通过圆柱体开口扣压在透视窗(4)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窗(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圆柱体侧壁的导油孔(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密封盖,其特征在于:多个导油孔(10)均等分布在沿圆柱体侧壁与圆柱体中轴线同轴的同一圆形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毂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窗(4)的圆环面上设置有与圆环面同轴的油位下线(11)、油位上线(12),所述油位下线(11)位于油位上线(12)的外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德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市飞轮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