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619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的前模包括热流道系统、定位圈、前模底板、前模方铁、前模上/下顶针板、前模顶出油缸、前模板、前模仁和导柱,所述的后模包括顶针、后模仁、导套、后模板、后模方铁、后模上/下顶针板和后模底板。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适用于含有多端子金属埋入件的塑胶射出成型模具,能够解决多端子金属埋入件定位困难、铁件埋入较慢、成品合格率低、易压伤模具等问题,保持注塑成型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良率,节约了成型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有效的优化模具结构,提升注塑成型周期及产量,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Integrated Multi-terminal Embedded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热塑性塑料产品生产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型方法,所用模具为塑料注射模,简称注塑模。注塑模对应的加工设备是塑料注射机(又称注塑机)。注射成型就是将塑胶(一般为粒料)在注塑机的料筒内加热熔化,当呈流动状态时,在柱塞或螺杆加压下,熔融塑胶被压缩并向前移动,进而通过料筒前段的喷嘴以很快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在型腔内成型、冷却、固化,脱模后得到制品。注塑的特点是成型速度快,成型周期短,尺寸容易控制,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密、带有嵌件的塑料制品。对各种塑料的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用注塑成型工艺生产的塑料制品十分广泛,从生活日用品到各类复杂的机械、电器、交通工具零件等都可以用注塑模具成型,它是塑料制品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加工方法。带金属埋入件的塑料产品在工业应用中比较常见,如何保证金属埋入件可靠、高效地定位和稳定地生产,一直是这类模具设计的难点。定位准确和稳定是为了保证塑件的制造精度,定位高效旨在提高注射成型的生产效率。在设计模具结构时,要使金属埋入件易于实现准确、可靠地定位,不能出现金属埋入件松动或安装错误状态,否则在合模时会损伤模具或金属埋入件。由于金属埋入件通常采用手动安装,一般较难实现自动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适用于含有多端子金属埋入件的塑胶射出成型模具,能够解决多端子金属埋入件定位困难、铁件埋入较慢、成品合格率低、易压伤模具等问题,保持注塑成型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良率,节约了成型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有效的优化模具结构,提升注塑成型周期及产量,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的前模包括热流道系统、定位圈、前模底板、前模方铁、前模上/下顶针板、前模顶出油缸、前模板、前模仁和导柱,所述的后模包括顶针、后模仁、导套、后模板、后模方铁、后模上/下顶针板和后模底板,所述的前模板通过前模方铁设置在前模底板的下端,所述的前模上/下顶针板设置在前模方铁内部并与前模顶出油缸相连接,所述的前模顶出油缸分别设置在前模板的两侧边,所述的前模仁设置在前模板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导柱分别设置在前模板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的定位圈设置在前模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流道系统通过定位圈竖向设置在前模底板的顶部并向下延伸至前模仁内,所述的后模板通过后模方铁设置在后模底板的上端,所述的后模上/下顶针板设置在后模方铁内并与后模板相连接,所述的顶针分别设置在后模板并与后模上/下顶针板相连接,所述的后模仁设置在后模板上端的中间位置并与前模仁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导套分别设置在后模板内的四个角上并与导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前模和后模通过相配合的导柱和导套连接在一起。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热流道系统采用一点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模方铁和后模方铁的数量均为2个,分别竖向设置在前模底板底部的两侧边和后模底板顶部的两侧边。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模上还设置有铲机和斜导柱,所述的铲机和斜导柱设置在前模板的底部并位于前模仁的两侧边。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后模上还设置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分别设置在后模仁的两侧边并与铲机和斜导柱配合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模仁和后模仁内设置有多个镶件。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后模仁中放置一体式多端子埋入件。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一体式多端子埋入件采用筋位连接的六个端子插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适用于含有多端子金属埋入件的塑胶射出成型模具,能够解决多端子金属埋入件定位困难、铁件埋入较慢、成品合格率低、易压伤模具等问题,保持注塑成型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良率,节约了成型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有效的优化模具结构,提升注塑成型周期及产量,增加产品的竞争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体式多端子埋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前模,2、后模,3、一体式多端子埋入件,101、热流道系统,102、定位圈,103、前模底板,104、前模方铁,105、前模上/下顶针板,106、前模顶出油缸,107、前模板,108、导柱,109、铲机,110、斜导柱,201、顶针,202、后模仁,203、导套,204、后模板,205、后模方铁,206、后模上/下顶针板,207、后模底板,208、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包括前模1和后模2,所述的前模1包括热流道系统101、定位圈102、前模底板103、前模方铁104、前模上/下顶针板105、前模顶出油缸106、前模板107、前模仁(图未视)和导柱108,所述的后模2包括顶针201、后模仁202、导套203、后模板204、后模方铁205、后模上/下顶针板206和后模底板207,所述的前模板107通过前模方铁104设置在前模底板103的下端,所述的前模上/下顶针板105设置在前模方铁104内部并与前模顶出油缸106相连接,所述的前模顶出油缸106分别设置在前模板107的两侧边,所述的前模仁设置在前模板107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导柱108分别设置在前模板107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的定位圈102设置在前模底板103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流道系统101通过定位圈102竖向设置在前模底板103的顶部并向下延伸至前模仁内,所述的后模板204通过后模方铁205设置在后模底板207的上端,所述的后模上/下顶针板206设置在后模方铁205内并与后模板204相连接,所述的顶针201分别设置在后模板204并与后模上/下顶针板206相连接,所述的后模仁202设置在后模板204上端的中间位置并与前模仁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导套203分别设置在后模板204内的四个角上并与导柱10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前模1和后模2通过相配合的导柱108和导套203连接在一起。上述中,所述的热流道系统101采用一点针阀式热流道系统。该热流道系统101内的塑料始终处于熔融状态,故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浇注系统凝料。热流道模具无熔体在流道中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的损失,所以它既提高了模具的成型质量,又缩短了模具的成型周期,是注塑模浇注系统技术的重大革新。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的前模包括热流道系统、定位圈、前模底板、前模方铁、前模上/下顶针板、前模顶出油缸、前模板、前模仁和导柱,所述的后模包括顶针、后模仁、导套、后模板、后模方铁、后模上/下顶针板和后模底板,所述的前模板通过前模方铁设置在前模底板的下端,所述的前模上/下顶针板设置在前模方铁内部并与前模顶出油缸相连接,所述的前模顶出油缸分别设置在前模板的两侧边,所述的前模仁设置在前模板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导柱分别设置在前模板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的定位圈设置在前模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流道系统通过定位圈竖向设置在前模底板的顶部并向下延伸至前模仁内,所述的后模板通过后模方铁设置在后模底板的上端,所述的后模上/下顶针板设置在后模方铁内并与后模板相连接,所述的顶针分别设置在后模板并与后模上/下顶针板相连接,所述的后模仁设置在后模板上端的中间位置并与前模仁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导套分别设置在后模板内的四个角上并与导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前模和后模通过相配合的导柱和导套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多端子埋入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的前模包括热流道系统、定位圈、前模底板、前模方铁、前模上/下顶针板、前模顶出油缸、前模板、前模仁和导柱,所述的后模包括顶针、后模仁、导套、后模板、后模方铁、后模上/下顶针板和后模底板,所述的前模板通过前模方铁设置在前模底板的下端,所述的前模上/下顶针板设置在前模方铁内部并与前模顶出油缸相连接,所述的前模顶出油缸分别设置在前模板的两侧边,所述的前模仁设置在前模板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导柱分别设置在前模板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的定位圈设置在前模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流道系统通过定位圈竖向设置在前模底板的顶部并向下延伸至前模仁内,所述的后模板通过后模方铁设置在后模底板的上端,所述的后模上/下顶针板设置在后模方铁内并与后模板相连接,所述的顶针分别设置在后模板并与后模上/下顶针板相连接,所述的后模仁设置在后模板上端的中间位置并与前模仁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导套分别设置在后模板内的四个角上并与导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前模和后模通过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爱明许克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鑫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