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边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5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色边定位器,包括,机架壳体、工作电机、电机轮、皮带、转轴、转轴轮、转轴轴承、胚体工作台、电源组件、控制开关、滑动支架、滑块、可旋转铰链、激光发射器,其中,电源组件设置于机架壳体内底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工作电机设置于机架壳体侧面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人工手工对陶瓷坯体进行边线上釉打色边时所存在的上釉色边边线不标准,上釉色边边线不规整进而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的问题。

A Color Edge Lo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边定位器
本技术涉及陶瓷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色边定位器。
技术介绍
陶瓷,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专利技术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对陶瓷的色彩要求也越来越多,一般陶瓷所呈现的色彩是由人工前期对陶瓷胚体进行上釉后进行烧制所产生的,上述上釉工序由于是人工手工进行操作,因此,往往存在人工上釉色边边线不标准,上釉色边边线不规整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人工手工对陶瓷坯体进行边线上釉打色边时所存在的上釉色边边线不标准,上釉色边边线不规整进而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色边定位器,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色边定位器,包括,机架壳体、工作电机、电机轮、皮带、转轴、转轴轮、转轴轴承、胚体工作台、电源组件、控制开关、滑动支架、滑块、可旋转铰链、激光发射器,其中,电源组件设置于机架壳体内底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工作电机设置于机架壳体侧面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电机轮设置于工作电机上且与工作电机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轴承设置于机架壳体内侧上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设置于转轴轴承上且与转轴轴承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轮设置于转轴下部位置且与转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胚体工作台设置于转轴上部位置且与转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开关设置于机架壳体外部侧面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滑动支架设置于机架壳体外侧顶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垂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滑块设置于滑动支架上且与滑动支架滑动相连接,所述的激光发射器设置于滑块上且通过可旋转铰链与滑块相连接;所述的电机轮通过皮带与转轴轮相连接;所述的机架壳体外侧上部还设置有工人手臂支撑平台,所述的工人手臂支撑平台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电源组件通过导线分别与工作电机及激光发射器相连接,所述的工作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利用本技术解决了目前人工手工对陶瓷坯体进行边线上釉打色边时所存在的上釉色边边线不标准,上釉色边边线不规整进而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的问题,而且,本技术使用操作简单,能够在对陶瓷坯体进行打色边时进行准确定位,满足了企业的生产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机架壳体、2-工作电机、3-电机轮、4-皮带、5-转轴、6-转轴轮、7-转轴轴承、8-胚体工作台、9-电源组件、10-控制开关、11-滑动支架、12-滑块、13-可旋转铰链、14-激光发射器、15-工人手臂支撑平台、16-陶瓷胚体。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为了解决目前人工手工对陶瓷坯体进行边线上釉打色边时所存在的上釉色边边线不标准,上釉色边边线不规整进而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色边定位器,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色边定位器,包括,机架壳体1、工作电机2、电机轮3、皮带4、转轴5、转轴轮6、转轴轴承7、胚体工作台8、电源组件9、控制开关10、滑动支架11、滑块12、可旋转铰链13、激光发射器14,其中,电源组件9设置于机架壳体1内底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1固定相连接,工作电机2设置于机架壳体1侧面位置且与机架壳体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电机轮3设置于工作电机2上且与工作电机2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轴承7设置于机架壳体1内侧上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转轴5设置于转轴轴承7上且与转轴轴承7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轮6设置于转轴5下部位置且与转轴5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胚体工作台8设置于转轴5上部位置且与转轴5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开关10设置于机架壳体1外部侧面位置且与机架壳体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滑动支架11设置于机架壳体1外侧顶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1垂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滑块12设置于滑动支架11上且与滑动支架11滑动相连接,所述的激光发射器14设置于滑块12上且通过可旋转铰链13与滑块12相连接;所述的电机轮3通过皮带4与转轴轮6相连接;所述的机架壳体1外侧上部还设置有工人手臂支撑平台15,所述的工人手臂支撑平台15与机架壳体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电源组件9通过导线分别与工作电机2及激光发射器14相连接,所述的工作电机2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10相连接。本技术在具体工作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首先,将陶瓷胚体16放置于胚体工作台8上,此时,打开控制开关10,此时,工作电机2带动电机轮3转动,电机轮3通过皮带带动转轴轮6转动,转轴轮6带动转轴5及胚体工作台8转动,此时,将滑块12在滑动支架11上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具体根据需要来决定滑块12在滑动支架11上的高度位置),滑块12的高度位置固定后,调节激光发射器14,使其在滑块12绕着可旋转铰链13转动,以调节最佳的激光发射器14打向陶瓷胚体16的光线角度,当上述工作完成后,生产工人根据激光发射器14打向陶瓷胚体16的光线位置即可准确无误地对陶瓷胚体进行打色边作业。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利用本技术解决了目前人工手工对陶瓷坯体进行边线上釉打色边时所存在的上釉色边边线不标准,上釉色边边线不规整进而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的问题,而且,本技术使用操作简单,能够在对陶瓷坯体进行打色边时进行准确定位,满足了企业的生产使用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边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壳体、工作电机、电机轮、皮带、转轴、转轴轮、转轴轴承、胚体工作台、电源组件、控制开关、滑动支架、滑块、可旋转铰链、激光发射器,其中,电源组件设置于机架壳体内底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工作电机设置于机架壳体侧面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电机轮设置于工作电机上且与工作电机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轴承设置于机架壳体内侧上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设置于转轴轴承上且与转轴轴承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轮设置于转轴下部位置且与转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胚体工作台设置于转轴上部位置且与转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开关设置于机架壳体外部侧面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滑动支架设置于机架壳体外侧顶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垂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滑块设置于滑动支架上且与滑动支架滑动相连接,所述的激光发射器设置于滑块上且通过可旋转铰链与滑块相连接;所述的电机轮通过皮带与转轴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边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壳体、工作电机、电机轮、皮带、转轴、转轴轮、转轴轴承、胚体工作台、电源组件、控制开关、滑动支架、滑块、可旋转铰链、激光发射器,其中,电源组件设置于机架壳体内底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工作电机设置于机架壳体侧面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电机轮设置于工作电机上且与工作电机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轴承设置于机架壳体内侧上部位置且与机架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设置于转轴轴承上且与转轴轴承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轮设置于转轴下部位置且与转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胚体工作台设置于转轴上部位置且与转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阳
申请(专利权)人:宜阳红星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