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太宪锡专利>正文

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54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杆体,杆体尾端安装用于夹取物体的夹具,机械手还包括夹具控制组件,组件具有传动连接的把手部、联动部,所述把手部活动配置于所述杆体头端以便操作,所述联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夹具连接,以将把手部的活动传递至夹具实现对所述夹具的控制。优选将杆体设置为伸缩杆,可灵活调整长度满足在取物中的实际所需,机械手可以应用在农业采摘、工业生产、日常缴费、晾晒衣物等场景中,弥补取物时距离的不足,也能避免人体直接与物品接触,提高安全系数。

Manip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用于取物的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生活或是工作场景中,在取物时常会因手臂距离不足而无法够到,又或因为所取之物不适合直接与人体接触,此时会借用机械手来达到取物的目的。现有机械手较为常见的有粘贴式取物,虽然使用方便,但使用效果的稳定较差,也有如停车场收费口采用木杆带网兜进行取物的方式,虽然简单易实现,但其只能被动的接纳物品,适用的场景较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杆体,具有一定长度;夹具,安装于杆体尾端用于夹取物体;夹具控制组件,包括传动连接的把手部、联动部,所述把手部活动配置于所述杆体头端以便操作,所述联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夹具连接,以将把手部的活动传递至夹具实现对所述夹具的控制。如前所述的机械手,所述杆体为伸缩杆以实现长度的调整。如前所述的机械手,所述杆体包括轴向套合的固定杆、活动杆,所述固定杆配置有直线驱动组件,所述直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杆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杆相较于所述固定杆轴向运动实现杆体的伸缩,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活动杆尾端。如前所述的机械手,所述直线驱动组件为丝杠传动组件,丝杠传动组件中的电机件、控制开关安装于所述固定杆,其丝杠一端与所述电机件连接以实现正反转动,其另一端适配于所述杆体轴向延伸,与所述丝杠配合的传动块与所述活动杆连接固定,以将丝杠的旋转转化为活动杆的轴向运动。如前所述的机械手,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夹板、活动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杆,所述活动夹板与所述固定夹板交叉铰接,所述活动夹板的受力端与所述联动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活动夹板配置有第一复位件以在联动部闲时将所述活动夹板复位。如前所述的机械手,所述联动部包括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把手部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具的活动夹板连接;所述把手部可轴向活动的安装于所述固定杆以供操作拉动所述拉线,所述把手部配置有第二复位件,以在把手部闲时将其复位。如前所述的机械手,一隔板将所述固定杆杆身内部轴向隔离为第一腔、第二腔,沿所述隔板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以将第一腔、第二腔连通,所述固定杆杆身的头端配置有柄部以安装所述电机件、控制开关以及把手部,所述固定杆杆身的尾端为开放端以供活动杆伸缩;所述活动杆套合于所述固定杆杆身内,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腔、第二腔适配的第一杆身、第二杆身,所述第一杆身、第二杆身之间通过适配于轴向槽内的滑筋连接为整体;所述第一杆身、第二杆身的尾端设有公用封盖以安装所述夹具;所述第一杆身、第二杆身的头端安装有所述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包括分别适配于所述第一杆身、第二杆身的第一块体、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第二块体之间设有穿设于所述轴向槽内的连接筋以将两者连为整体;其中,所述第一块体与所述丝杠传动组件适配,所述丝杠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块体;所述第二块体与所述夹具控制组件适配,所述拉线贯穿通过所述第二块体。如前所述的机械手,所述拉线包括芯线、包线,所述包线套设于所述芯线外围,所述芯线长度大于所述包线,所述芯线一端与所述活动夹板连接,所述芯线另一端与所述把手部连接,所述包线的一端限定于所述活动夹板下方,所述包线另一端限定于所述把手部前端;所述芯线可被把手部带动相较于所述包线发生长度方向的位移。如前所述的机械手,所述拉线包括靠近把手部的螺旋伸缩段、靠近夹具的直线段,所述螺旋伸缩段、直线段两者分隔处的包线部分凸起形成卡位部,所述卡位部与所述第二块体的贯穿处形成卡位配合,以将所述螺旋伸缩段、直线段隔离。如前所述的机械手,所述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均为压缩弹簧。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通过夹具进行取物,夹持效果稳定,夹具的控制组件配置杆体头端,操作便利。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收缩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伸展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收缩状态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伸展状态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直线驱动组件、把手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固定杆杆身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活动杆、夹具等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如下:1、杆体;100、固定杆;1001、柄部;1002、隔板;1003、滑槽;1004、第一腔;1005、第二腔;101、活动杆;1011、公用封盖;2、夹具;200、固定夹板;201、活动夹板;202、第一复位件;3、夹具控制组件;300、把手部;301、拉线;3011、螺旋伸缩段;3012、直线段;3013、卡位部;302、第二复位件;4、直线驱动组件;400、电机;401、丝杠;402、传动块;4021、第一块体;4022、第二块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参阅图1-7,机械手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杆体1,杆体1短可以是几厘米,如5厘米以上,长可以是一两米或更长,以弥补手臂的长度,可进入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取物。在杆体1上安装夹具2以及夹具控制组件3,夹具2设置在杆体1尾端,夹具控制组件3中的把手部300则配置在杆件头端,与手掌持的位置对应以便于操作,联动部则连接在把手部300和夹具2之间,将手对把手部300的操作传递至夹具2,从而实现在杆体1头端就可以操作在尾端的夹具2。通过夹具2对物品进行夹持,效果较稳定,可以通过对夹具2的控制实现主动施力,例如用于踩摘水果等农产品,于工厂等工业环境中代替人手以增加效率和提高安全指数,于高速公路、停车场等收费时方便收费员与交费者的缴费交接,于残疾人或病人可方便的拿到较远或轮椅难以接近的物品,于清洁工可以方便的拾捡垃圾,甚至可以用于晾晒衣服等等。杆体1优选设置为伸缩杆,其伸缩可以通过手动调节实现(如常见的自拍杆原理),也可以通过驱动结构来实现,通过伸缩调整杆体1呈现不同长度,更加适应实际的使用需求,也便于收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杆体,具有一定长度;夹具,安装于杆体尾端用于夹取物体;夹具控制组件,包括传动连接的把手部、联动部,所述把手部活动配置于所述杆体头端以便操作,所述联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夹具连接,以将把手部的活动传递至夹具实现对所述夹具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杆体,具有一定长度;夹具,安装于杆体尾端用于夹取物体;夹具控制组件,包括传动连接的把手部、联动部,所述把手部活动配置于所述杆体头端以便操作,所述联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夹具连接,以将把手部的活动传递至夹具实现对所述夹具的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为伸缩杆以实现长度的调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轴向套合的固定杆、活动杆,所述固定杆配置有直线驱动组件,所述直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杆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杆相较于所述固定杆轴向运动实现杆体的伸缩,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活动杆尾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为丝杠传动组件,丝杠传动组件中的电机件、控制开关安装于所述固定杆,其丝杠一端与所述电机件连接以实现正反转动,其另一端适配于所述杆体轴向延伸,与所述丝杠配合的传动块与所述活动杆连接固定,以将丝杠的旋转转化为活动杆的轴向运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夹板、活动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杆,所述活动夹板与所述固定夹板交叉铰接,所述活动夹板的受力端与所述联动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活动夹板配置有第一复位件以在联动部闲时将所述活动夹板复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包括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把手部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具的活动夹板连接;所述把手部可轴向活动的安装于所述固定杆以供操作拉动所述拉线,所述把手部配置有第二复位件,以在把手部闲时将其复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手,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宪锡
申请(专利权)人:太宪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