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太宪锡专利>正文

伞柄按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56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伞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按钮包括一底座及一顶盖,所述底座具有一顶部面及一底部面;所述顶盖是由透明材料制成,并固设于所述底座之顶部面上,所述顶盖具有一上部面及一下部面。(*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钮,特别是指一种具较佳视觉、宣传效果及具较长使用寿命的用于伞柄处的按钮。
技术介绍
目前,装设于雨伞伞柄上的按钮均是采用如图1至图6所示之按钮(10)的结构;该按钮(10)包括一底座(11)及一滴胶层(12),其中,该底座(11)具有一顶部面(111)及一底部面(112),且该顶部面(111)上印刷有一图案(113),又自该底部面(112)向上凹设有一连接槽(114),而该滴胶层(12)是由半透明胶体材料制成,且粘设于该底座(11)之顶部面(111)上,届时籍由,该滴胶层(12)的半透明特性及该底座(11)之顶部面(111)上的该图案(113)的结构设计,使该按钮(10)具美观及宣传的特性;而以上介绍之习用按钮(10)在设计上仍存在以下的缺失一、如图4所示,由于上述该底座(11)与该滴胶层(12)是粘设在一起的,所以当该按钮(10)安装于伞柄上,且经常有手指对其顶部面施加作用力后,天长日久,该底座(11)与该滴胶层(12)之间由于该作用力的作用必定会产生相对的滑移,从而出现该滴胶层(12)从该底座(11)上脱离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该按钮(10)的使用寿命;二、如图5所示,由于该滴胶层(12)的平板式结构设计及其与该底座(11)是通过黏合剂而连接在一起的原因,所以当该滴胶层(12)装设于该底座(11)上时,由于光线的折射及黏合剂的影响,往往导致印刷于该底座(11)之顶部面(111)上的该图案(113)并不能被使用者所注意的现象,从而使该按钮(10)丧失其应具有的视觉效果好的特性;三、由于上述该按钮(10)第二点的缺失,进一步,如遇印刷于该底座(11)之顶部面(111)上的该图案(113)为具宣传性图案的情况时,由于该按钮(10)已丧失了其应具有的,视觉效果好的特性,所以使用者往往不能注意到具宣传性的该图案(113),从而使该按钮(10)进一步丧失其应具有的宣传性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伞柄按钮上述之诸多缺失,本技术提供一种伞柄按钮。本技术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伞柄按钮,籍由此种改良方式,达到改善该伞柄按钮各个部分连接方式,从而大大延长该伞柄按钮的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之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伞柄按钮,籍由此种改良方式,达到提高该伞柄按钮的视觉效果的目的;本技术之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伞柄按钮,籍由此种改良方式,达到改善该伞柄按钮的宣传效果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伞柄按钮,包括一底座及一顶盖,其中,该底座具有一顶部面及一底部面,而该顶部面上设有一涂层及数个连接柱,又自该底部面向上凹设有一连接槽,该顶盖是自中央向周围渐薄,且是由透明材料亚克力制成,并固设于该底座之顶部面上,其具有一上部面及一下部面,其中,相对于该底座之数个连接柱于该下部面上设有数个连接孔。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伞柄按钮的主视图。图2为习用伞柄按钮的后视图。图3为习用伞柄按钮的右视图。图4为习用伞柄按钮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5为习用伞柄按钮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习用伞柄按钮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之伞柄按钮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之伞柄按钮的后视图。图9为本技术之伞柄按钮的右视图。图10为本技术之伞柄按钮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之伞柄按钮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本技术之伞柄按钮的第二立体分解图。图13为本技术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0.按钮,11.底座,12.滴胶层,111.顶部面,112底部面,113.图案,114.连接槽20.伞柄按钮,21.底座,22.顶盖,23.衬板,211.顶部面,212.底部面,213.涂层图案,214.连接柱,215.连接槽,221.上部面,222.下部面,223.凸镜,,224.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7至图12所示,一种伞柄按钮(20),包括一底座(21)及一顶盖(22),其中,该底座(21)具有一顶部面(211)及一底部面(212),而该顶部面(211)上设有一涂层图案(213)及三个连接柱(214),又自该底部面(212)向上凹设有一个连接槽(215),该顶盖(22)是自中央向周围渐薄,且是由透明材料亚克力制成,并固设于该底座(21)之顶部面(211)上,其具有一上部面(221)及一下部面(222),其中,相对于该底座(21)之三个连接柱(214)于该下部面(222)上设有三个连接孔(224);本技术使用时,可先将该顶盖(22)盖设于该底座(21)上,即是,将该底座(21)之三个连接柱(214)分别固定于该顶盖(22)之三个连接孔(224)中,且籍由上述之连接关系,达到将涂层图案(213)夹固于该底座(21)及该顶盖(22)之间的目的,后,籍由该底座(21)之底部面(212)上该连接槽(215)的结构设计,而将本技术之伞柄按钮(20)固设于一雨伞伞柄上之状态;又,该涂层图案(213)可设于该伞柄按钮(20)之顶盖(22)的下部面(222)上,是为本技术之又一具体实施例;又,该涂层图案(213)可设于一衬板之上,且该衬板是夹固于该底座(21)与该顶盖(22)之间,是为本技术之再一具体实施例;再如第13图所示,该伞柄按钮(20)之顶盖(22)的上部面(221)上,可增设一凸镜(223),是为本技术之又一具体实施例;因此,本技术之伞柄按钮(20)的底座(21)之三个连接柱(214)及该顶盖(22)之三个连接孔(224)的枢接关系,可完全革除因外部作用力作用于该顶盖(22)上,而使该底座(21)与该顶盖(22)发生相对滑移之现象,从而达到大大延长本技术之伞柄按钮(20)使用寿命的目的,又,籍由本技术之伞柄按钮(20)之顶盖(22)之透明特性及其上部面(221)上该透镜(223)的结构设计,可使夹固于该底座(21)及该顶盖(22)之间的该涂层图案(213)更具层次感及动感,进而使本技术之伞柄按钮(20)具更佳的视觉效果及宣传效果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伞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按钮包括一底座及一顶盖,所述底座具有一顶部面及一底部面;所述顶盖是由透明材料制成,并固设于所述底座之顶部面上,所述顶盖具有一上部面及一下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伞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之顶部面向上凸设有数个连接柱,又自其底部面向上凹设有一连接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伞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是由透明材料亚克力制成。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之伞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相对于所述底座之数个连接柱,于其下部面上设有数个连接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伞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自中央向周围渐薄。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伞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之间可增设一衬板。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伞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之上部面上可增设一凸镜。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更长使用寿命、更佳视觉效果的伞柄按钮,包括一底座及一顶盖,该底座具有一顶部面及一底部面,而该顶盖是由透明材料制成,并固设于该底座之顶部面上,顶盖具有一上部面及一下部面。本伞柄按钮技术解决了以往技术使用寿命短,不够美观的问题。文档编号A45B25/00GK2746794SQ200320117380公开日2005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宪锡
申请(专利权)人:太宪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